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0-06-16 02:23刘帅张学衔刘昶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消化溃疡内镜

刘帅,张学衔,刘昶

1国药大连机车医院消化内科 (辽宁大连 116021);2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综合科 (辽宁大连 116021);3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科 (辽宁大连 116021)

胃十二指肠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病,其是由病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等引起[1];由于胃十二指肠壁缺损以及胃黏膜受损,故出血后患者会发生腹痛症状。资料显示,胃十二指肠出血好发于生活不规律、饮食习惯不良等患者中[2];此外,情绪波动也有可能导致胃肠功能改变,进而诱发此病。临床发现,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关键在于确定病因、快速有效止血及预防再出血。目前,临床采取的止血方法较多,其中药物治疗能够抑酸、止血和保护胃黏膜,但不良反应较多,且无法达到根治的目的。有研究指出,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准确判定病变性质,显示微小病灶,还可在治疗前了解出血情况,进而进行对症治疗[3]。本研究旨在探讨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接收的92例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试验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36~68岁,平均(53.58±5.79)岁;病程1个月至3年,平均(1.02±0.63)年;疾病类型,十二指肠溃疡24例,胃溃疡22例。对照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35~67岁,平均(53.55±5.96)岁;病程28d至2.5年,平均(1.00±0.51)年;疾病类型,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溃疡2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胃镜检查后证实为胃十二指肠出血,与《胃十二指肠诊疗标准》[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改良Forrest分级为Ⅰa~Ⅰb级;满足治疗适应证;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食管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全身过敏或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胃癌出血;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均行禁食、胃肠减压、输血补充血量、洗胃、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基础治疗,并对患者的血压、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此外,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108,规格为:20mg)口服治疗,2次/d,40mg/次;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云南白药(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0798,规格:4g/瓶)口服治疗,4次/d,0.5g/次,以温水调和。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化内镜治疗:先通过消化内镜对患者行局部用药治疗,采用去甲肾上腺素与0.9%氯化钠注射液,即将100ml0.9%氯化钠注射液加入到8mg去甲肾上腺素中,对病灶进行喷洒,使病灶充分暴露,然后将内镜抵至病灶部位,将病灶出血点作为中心,同时向周围点状注射肾上腺素0.9%氯化钠注射液,待确定病灶出血停止后,将针头拔出,最后取出内镜。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初次止血率、急诊手术率及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判定:显效,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胃管内抽出澄清液体,且无血性胃液,24h内完全止血,未出现再出血及并发症,血象接近稳定,大便潜血试验显阴;有效,治疗3d后止血,患者未出现再出血及并发症;无效,治疗5d后依旧未止血,或者止血后仍再出血[5];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初次止血率及急诊手术率

试验组初次止血率高于对照组,急诊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初次止血率及急诊手术率比较[例(%)]

2.3 并发症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出血为临床急危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心悸、黑便及呕血等,可合并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等体征。该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多种消化道疾病均有可能诱发此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为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祖明立[6]研究指出,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病理机制为:十二指肠球部和胃溃疡等溃疡部位潜在的动脉血管扩张,产生假性动脉瘤,破裂后引起出血,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溃疡侵蚀动脉而引起出血。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胃十二指肠出血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谢秀明和崔冉冉[7]研究发现,患有胃十二指肠出血的患者会出现血管破裂出血的情况,且此种情况的出现与大量吸烟、不洁食物摄入以及不良饮食习惯等关系密切。

目前,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方法较多,传统治疗以药物止血为主,尽管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整体疗效有限,止血效果不理想,且再出血发生率高。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镜技术得到了良好发展,并且已成为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消化内镜治疗能够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目前,内镜下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方法有病灶局部喷洒或注射药物、高频电凝、激光照射、放置止血夹以及微波凝固法等,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也各不相同。内镜下药物治疗简单易行,止血快速且不良反应少;而热探头、激光、微波及高频电凝等治疗方法无法有效控制深度,且肠道穿孔、胃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内镜下止血药包括云南白药、鱼肝油酸钠、凝血酶和肾上腺素等,能够通过直接注射到出血血管内,或对出血部位进行浸润注射,起到止血作用。吕宝琴[8]研究中对44例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联合消化内镜局部药物注射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7.73%,本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类似。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初次止血率高于对照组,急诊手术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作用显著,能够增强止血效果,降低急诊手术率。肾上腺素0.9%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正性肌力药与血管收缩药,血管收缩作用显著,能够使局部静脉与动脉收缩,从而减少局部出血量,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消化内镜治疗的安全性更高,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进而提升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消化溃疡内镜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都是“溃疡”惹的祸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