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和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0-06-16 02:23翟云桂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助产初产妇体位

翟云桂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天津 300170)

分娩是育龄期女性必经的自然生理过程,大部分初产妇缺乏对分娩知识的了解,分娩过程中容易出现恐惧、紧张心理,加重了分娩阵痛[1]。虽然近年来剖宫产技术日趋进步,但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仍是限制其应用的关键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初产妇产痛、促进人性化分娩、改善妊娠结局是目前产科研究的重点内容[2]。分娩球是指配有靠背的大型橡皮球,柔软且弹性大,产妇坐于分娩球上会感到舒适,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则能够让产妇以更好的体位和姿势分娩,让胎儿顺利下降或旋转,从而缓解产痛,提高妊娠质量[3]。本研究主要探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产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接收的86名初产妇,以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名。对照组年龄22~33岁,平均(25.17±2.33)岁;孕周38~41周,平均(37.24±2.56)周。观察组年龄23~32岁,平均(25.19±2.21)岁;孕周37~40周,平均(37.19±2.71)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单胎足月妊娠且未采取缩宫素、人工破膜、镇痛药等干预措施的初产妇。排除标准:胎膜早破、肢体自主活动障碍、高危妊娠、静脉注射缩宫素及使用分娩镇痛的产妇。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仰卧位或半卧位分娩:待产妇宫口开至3cm将其送入产房,由助产人员全程陪伴,并协助产妇将体位调整为膀胱截石位,在产程期间做好安抚,指导产妇以拉玛泽生产呼吸法转移疼痛,向下屏气增加腹压,同时密切关注产妇的宫缩频率和强度。

观察组采取分娩球配合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助产:待产妇宫口开至3cm时送入临产室,由一位助产士全程陪伴,期间可让家属协同配合助产士工作,帮助产妇变换体位,先向产妇简单介绍分娩球的作用、使用方法以及自由体位助产的优势和注意事项,根据产妇个人体征和产程进展选择合适的自由体位(坐位,协助产妇在分娩球上保持上下弹坐,同时左右轻微晃动盆骨;站立位,将分娩球放置在床上,协助产妇站立在床旁,身体保持前倾,双手环抱分娩球,头部靠近分娩球;蹲位,将分娩球紧贴墙壁,协助产妇蹲在墙边,背靠分娩球,顶端与产妇肩胛骨保持水平;跪位,协助产妇跪在软垫上,双手环抱分娩球,头部靠近球体,身体前倾并前后左右晃动;趴位,将分娩球放在床上,产妇上身趴在分娩球上,用腰部力量前后左右摇晃);分娩球每次至少使用30min,随后休息30min或变换体位30min后再次使用分娩球,依次循环,分娩球直径根据产妇体重、身高而定;产程中若宫口扩张和胎头下降缓慢、胎位异常,需协助产妇采取对应体位纠正异常状况;若产妇宫缩过强或感觉疲乏,可让产妇稍作休息,少量补水以缓解宫缩;第二产程宫口开全胎头拨露2~3cm时消毒会阴,可让产妇选择侧卧位、半卧位或俯卧位,注意保护会阴,协助娩出胎儿[4]。

1.3 临床评价

(1)产痛程度:以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定,0分为无痛,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痛,分值越高表示产痛程度越强烈。(2)分娩控制感:采取分娩控制感量表(LAS)评定,共29道自我陈述题,包括15道反向计分题、14道正向计分题,总分29~203分,分值越高表示产妇分娩控制感越好。(3)妊娠结局:包括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会阴裂伤率、产后2h出血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产痛程度、分娩控制感

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L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痛程度、分娩控制感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产痛程度、分娩控制感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人数NRS LAS对照组43 7.16±0.24 134.53±16.32观察组 43 4.90±0.21 170.48±19.84 t 46.471 9.176 P 0.000 0.000

2.2 妊娠结局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会阴裂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会阴裂伤率比较[例(%)]

表3 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s)

组别 人数 产后2h出血量(ml)第一产程(min)第二产程(min)新生儿Apgar评分(分)77±0.32观察组 43 196.74±39.75 440.22±85.65 35.34±13.36 9.78±0.12 t对照组 43 216.54±37.10 506.39±87.17 46.28±16.46 9.2.388 3.551 3.384 0.192 P 0.019 0.001 0.001 0.848

3 讨论

初产妇在第一产程采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分娩虽然便于接生、监测胎位胎心、产程进展及阴道检查,但这两种体位会导致产妇骨盆趋于狭窄,可塑性受限,胎儿下降的阻力较大,随着产妇疼痛和不适感增加,会导致产程延长。为了保证自然分娩成功,必须有多种因素的有效配合,包括产力、产道、胎儿、心理状况等,但实际分娩中胎儿和产道两个因素相对不变,更多的是要从产力和心理状况两个因素入手,提高产妇的舒适度,缓解产痛,缩短产程,尽可能保证顺利分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L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会阴裂伤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由体位包括坐、立、蹲、趴、靠等多个姿势,初产妇更换体位时能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在运动中促进宫缩,且在宫缩间歇期更换坐位、趴位能让产妇体力得到恢复,劳逸结合,让全身肌肉保持舒适和松弛状态,从而加强分娩控制感,让宫缩更为规律协调。杨萍和田瑞华[5]研究认为,坐位、站立位能利用重力促进耻骨弓上抬,增大骨盆出口径线,扩张宫口,此时母体和胎儿纵轴一致,胎先露紧贴宫颈,在反射作用下促进宫缩,从而让初产妇合理运用腹压加快第一、第二产程进展。廉清颖和贾显静[6]研究认为,自由体位能避免传统仰卧位导致的子宫压迫髂动脉和下腔静脉而致使回心血量减少,更换自由体位有利于产妇屏气用力,避免体力过度消耗,并能缓解下肢麻木感和腰骶部疼痛,不仅能提高分娩过程中的舒适度和减少产后出血量,而且能让胎头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降低剖宫产率和产钳助产率,结果显示,自由体位助产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为(198.65±41.33)ml,剖宫产率为3.47%,本研究结果与其研究结果相似。分娩球类似于橡胶瑜伽球,是产科常用的助产器械,内部充进80% ~90%的气体,有较强的弹性和承重性,且表面柔软。在初产妇第一产程,借助分娩球能协调骨盆底肌肉韧带,缓解会阴部神经紧张,提高产妇自身柔韧性和主观能动性。与自由体位配合时,助产人员协助产妇坐在分娩球上做上下起伏、左右摇摆等动作,可起到缓解宫缩疼痛和腰骶部疼痛的作用。采取蹲位、站立位、趴位时能让产妇躯体感觉准确反射至神经元投射区,分娩球柔软的表面则能起到持续支撑和按摩效果,提高产妇对宫缩和分娩行为的控制能力,有利于降低会阴裂伤风险。

综上所述,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能够缓解初产妇的产痛,提高分娩控制感,改善妊娠结局。

猜你喜欢
助产初产妇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