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

2020-06-16 02:23杨怿斌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重建术残端关节镜

杨怿斌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损伤是膝关节最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以运动性损伤为主。ACL为膝关节的重要组成结构,当发生损伤后会直接影响膝关节功能,常见于篮球、足球等剧烈体育运动的损伤。ACL损伤后,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膝关节功能退化,关节软骨老化甚至失去正常生理功能,从而导致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缺失,甚至使膝关节软骨过早老化[1]。为尽快恢复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时治疗ACL损伤十分关键。有研究表明,关节镜下保留ACL残端的治疗效果不及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单纯双束双隧道在治疗膝关节功能稳定性方面尚存有争议[2]。本研究主要探讨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于关节镜下确诊为膝关节ACL损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运动损伤34例,交通事故损伤4例,高空坠落损伤3例,其他损伤7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对照组男18例,女6例;年龄17~55岁,平均(31.59±2.78)岁。试验组男17例,女7例;年龄20~56岁,平均(33.67±3.1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排除医患之间沟通不佳、患有后交叉韧带或其他韧带损伤、合并其他疾病、精神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给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取平卧位;术者站立于患者损伤的膝关节前外侧,将关节镜置入损伤关节内,观察韧带受损情况,在关节镜下清理膝关节内的损伤组织和韧带,注意保留ACL残端的完整性;然后将需要移植的肌腱经股骨、胫骨骨道穿入ACL前端,残端应完整包裹新肌腱,术后撤出关节镜并以绷带包扎固定。

试验组采用关节镜下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在关节镜下清理膝关节周围损伤,采用单纯双束双隧道技术行ACL重建,按双束双定位分别钻股骨与胫骨内外侧双隧道,嘱患者屈膝30°将编织好的肌腱置入,然后固定股骨端,于胫骨出口处用导引线栓桩固定。

以上手术均由同一名主刀医师完成。两组在术后均进行康复治疗,并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术后6个月方可慢跑,1年后可参与体育运动。

1.3 临床评价

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nternational KneeDocumentationCommittee,IKDC)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IKDC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IKD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IKDC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IKDC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24 56.23±4.72 80.54±3.11 24 55.69±3.86 91.46±4.27试验组 t 0.048 9.437 P >0.05 <0.05

2.2 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24 60.15±3.56 82.39±4.52 24 59.89±3.19 94.71±4.65试验组 t 0.054 8.539 P >0.05 <0.05

3 讨论

ACL损伤后早期表现往往不明显,患者一般会出现膝盖肿痛、膝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会表现为膝关节活动不稳、跑步和跳跃等功能降低,时间越长膝关节损伤越严重[3]。ACL损伤后若不积极治疗,会继续损伤膝关节软骨及半月板,造成不可逆性损伤,有膝关节软骨提前老化或发生骨性关节炎的可能[4],因此,在ACL损伤后需积极施行重建术,且ACL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可取得良好效果。关节镜下保留ACL残端,在移植腱体和隧道重建过程中有利于进入关节腔,并与其进行缠绕,能够封闭骨隧道与关节腔的相通,进而能够减少关节液对移植体的侵袭,促进移植肌腱再血管化,还能建立和维护膝关节的本体感觉,从而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但多数学者认为,其治疗效果不及双束双隧道重建术。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关节镜下保留ACL残端重建术是利用残端与膝关节周围结构的共同作用维持膝关节向前的稳定性,但容易造成错位,从而导致治疗损伤的效果并不显著。双束双隧道重建术则是根据ACL各束的生物力学特性,在膝关节不同屈曲角度建立不同位点固定一束的方法解决ACL损伤的问题,通过模拟ACL生理状态的生物力学特质,使患者膝关节在活动中处于松弛和紧张交替状态,可有效避免移植物产生疲惫劳累,从而获得更持久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单纯双束双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猜你喜欢
重建术残端关节镜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的脐带怎么护理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延迟断脐法对新生儿脐部感染、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渗血情况的影响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