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16 02:23王健
医疗装备 2020年8期
关键词:消化道胃镜内科

王健

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 (天津 300452)

消化内科的疾病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是胃炎、消化性溃疡、肠道疾病及慢性腹泻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均发生了变化,导致消化内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检查过程中,往往因为患者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而不能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无痛胃镜相对舒适度好,检查过程顺利,患者接受度高。本研究旨在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7月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收治的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12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19~62岁,平均(42.25±4.35)岁。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0~61岁,平均(43.35±3.87)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接受无痛胃镜诊治:诊治前,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于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平复心情;向患者讲解整个诊治过程,让患者对诊治过程有明确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治疗信心,增强治疗依从性;胃镜检查前的8h内应禁食禁水,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确保胃镜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行左侧卧位屈膝,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患者接受吸氧呼氧的速率为2.5L/min,还应准备好必要的急救器械和药物等;选择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203054)作为麻醉剂进行静脉注射,剂量为0.5~1.0μg/kg,选择丙泊酚(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15)作为维持麻醉药物进行静脉推注,剂量为1~2mg/kg;然后让患者含口垫,放松身体并保持鼻部深呼吸,将胃镜经由口垫插入患者的口腔,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注意胃镜经过患者的咽喉等部位时,要让患者通过吞咽的方式将胃镜缓慢送至食管和胃部;在检查完成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对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送回病房观察。

对照组接受普通胃镜诊治: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普通胃镜诊治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对于有不良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平复患者心情;胃镜检查前的8h内应禁食禁水,保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确保胃镜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在检查过程中,患者行左侧屈膝,通过口服利多卡因胶浆接受咽喉部位麻醉;医护人员让患者含口垫,患者身体放松且保持鼻部深呼吸,然后将胃镜经由口垫插入患者的口腔,经过患者的咽喉等部位时,应让患者通过吞咽的方式将胃镜缓慢送至食管和胃部;在检查完成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1.3 临床评价

(1)诊治效果:显效,患者接受胃镜诊治前后心率等指标未发生变化,诊治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未出现不适,准确地检查出患者的消化道疾病类型;有效,患者接受胃镜诊治前后心率等指标的变化较小,诊治过程中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无效,患者接受胃镜诊治前后心率等指标变化较大,诊治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未能准确地检查出具体的消化道疾病;诊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治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显效3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诊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9例,诊治有效率为85.0%;试验组诊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4,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诊治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患者在胃镜检查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而出现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影响胃镜检查的诊治结果[1]。胃镜检查是消化道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可靠的手段[2],主要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患者的胃中,医护人员可以直接观察患者的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情况,对于微小的病变检查更为有效,胃镜检查时间一般为10min,如果患者还需要进行切片检查,则需要20~30min[3]。患者在胃镜检查前,应禁食禁水,空腹进行检查,口服去泡剂,使依附于黏膜上的泡沫裂解消失,让视野更加清晰,方便进行检查。为了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胃镜检查的疼痛,无痛胃镜技术随之出现和应用。

传统的胃镜检查主要缺点:(1)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的痛苦;(2)由于患者处于相对紧张的状态中,会严重影响胃镜检查效果;(3)年龄较大的患者对胃镜诊治的耐受程度较低,导致检查结果无法准确反映患者的病情,容易误诊,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无痛胃镜技术是在传统胃镜检查的基础上,先给予患者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剂,让患者处于镇静、睡眠的状态,在毫无知觉的状态下完成检查工作,待检查流程结束后患者可以快速苏醒,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影响[4]。无痛胃镜检查可以保证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毫无痛苦,减少在痛苦状态下不自觉躁动引起的机械损伤,对于一些情绪紧张和胆怯的患者有很大的适用性。无痛胃镜检查可以准确、科学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医师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做出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析诊断,有效降低误诊率,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命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诊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在于,在无痛胃镜检查前,医护人员和患者通过交流沟通,让患者对无痛胃镜检查的流程有一定的认识,彼此间建立了足够的信任,患者也消除了不安、焦虑等情绪,可以更好的方式进行身体检查;检查过程中通过芬太尼与丙泊酚两种麻醉药物,让患者处于睡眠的状态,胃肠的蠕动活动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为胃镜检查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了诊断的准确度。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一项微创性质的诊治技术[5],在诊治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极小,让患者可以在正常的接受范围内进行消化道疾病的检查,患者在检查后出现头晕和呕吐的现象也会显著减少,消化道出血现象也更加少见。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疾病患者诊治中,无痛胃镜的应用效果优于普通胃镜,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消化道胃镜内科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