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法治教育滋润心灵净土

2020-06-22 07:48廖源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法治法律素养

廖源

2014年,我国提出了在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目标,“法治教育”这一工作正式在教育领域全面开花。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学段教学内容、实施途径等对学校法治教育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促使学校法治教育实现了系统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然而,在具體的实践中,学校的法治教育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对法治教育不够重视,法治教育课程开设不足,更多是流于形式;二是教学浮于表面,不少学校过于注重法律知识的机械化记忆,忽略了培养学生了解、认识法律内涵并自觉运用法律的观念,教学方式也比较死板;三是教师法治素养不高,教师本身不具备丰盈的法律知识储备,在教授具体内容时只能照本宣科,且欠缺法律意识,不能对学生言传身教;四是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没能形成“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系统。

要想解决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校法治教育的育人效果,就要摸清学校法治教育的“病症”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首先,学校要重视法治教育,并不断完善和丰富法治教育课程。对中小学生而言,实践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途径。法治,是一个抽象且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观念,如果只是简单地向学生讲授法律知识,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学校除了要开设专门的法治课,为学生讲解基础的法治知识,还应该让其他学科教师在本学科教学中适度渗透。学校要积极开发与法治教育有关的活动,如法律知识抢答竞赛、“我是小小执法者”等校园法治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理解法治知识,逐渐使之内化为学生的意识需求。学校也可以在校内开设“法律诊所”“法律咨询室”等,对全体师生开放,及时解答师生的各种法律疑问。或者主动与法院、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庭审,在校内组建模拟法庭,邀请相关人员到学校作专题讲座、上课等。

其次,要全面提升教师的法治素养。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教师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法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教师都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法治教育方面的培训,不过这些培训多限于知识的讲解,且比较零散,教师没能获得系统、长期的培训,法治素养尚待提高。很多学校缺少专门的法治教育教师队伍,法治教育多数是由学科教师兼任。但由于学科教师本身教学工作繁重,分身乏术、难以兼顾也在情理之中。这就需要学校组建一支较为专业化的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如让教学任务较轻的学科教师,或是有意向、乐于开展法治教育的教师兼任法治教师;要结合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平台,或是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到校为教师做讲座、组织相关研讨,对法治教师进行长期、全面的培训。教师只有认真学习各方面的法律知识,充盈自身的法治素养,并将之自觉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最后,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学校法治教育的深入实施,离不开家庭的配合与支持,学校可以利用家长会、家长委员会,或是组织家长法治论坛、家长法治教育讲座等,不断提高家长的法治意识。另外,学校还可以班级为单位,将家长法治教育的任务分解到各班级、各教师身上,构建长效的家长法治教育机制。

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也是实现国家依法治国的后备力量,其法治素质的高低最终影响到国家能否实现法治。学校要在学生心中播下认识法律、相信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种子,让学生自小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具有法律知识、法律行为和法治意识。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法治法律素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