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小学班级管理变革

2020-06-22 07:48苏碧霞
家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创新措施网络环境

苏碧霞

摘要:随着互联网深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教育领域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发展越来越快。信息化教学具有极强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能力,应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具有极强的辅助作用,也能满足新课改下的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随着我国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教育模式得到了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教师必须重视班级管理,传统的班级管理手段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德育作用,帮助小学班级构建和谐的班集体,提高全班同学之间的凝聚力。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班级管理;创新措施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小学班级管理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带来了机会,也有助于开展特色小学班级特色管理。不仅能够让学生服从教师的管理,也能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和身心健康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小学班级管理变革策略,探讨其在教育范畴中的意义。

一、传统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任务烦琐

小学教师要重点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针对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及分析,教师一般采用手写纸质记录管理方案,虽然能够对学生的信息和成绩实施管理,但是却很难在需要的时候调取需要的信息,教学针对性较差,从而限制了班级管理的效果。

(二)德育管理缺乏理性

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汇总,要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分析目前的班级管理情况。虽然也加强了德育,但是在德育评分的时候也体现出了比较强的主观性,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导致德育不够理性,学生的接受度较低,德育的意义无法体现出来。

(三)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传统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大多数教师仍然实施讲解式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会变得枯燥、无趣,不利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班级管理的难度也自然会提升。

(四)家校合作方式比较落后

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家校之间也有合作的意识,但是合作方式比较传统单一,家长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会来到学校询问教师,教师为了了解学生课后的学习状态也会选择进行家访。这种合作方式过于传统也因此会浪费很多时间,沟通的时效性也不强,从而会导致家校合作效率提升受到限制。

二、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变革的对策

(一)建立信息电子档案

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管理内容非常复杂烦琐,将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班级管理中,不仅能够让管理过程变得简单便捷,还能提高管理的效率。例如:针对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建立电子档案,根据学生不同学期的表现定期实施信息更改,这就是实施班级管理的依据。电子档案中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考试成绩、参与活动、得奖情况等,即学生的成长记录手册,将这些信息储存在电脑中,教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调出来查看,对比学生过去和现在的变化,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行为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建立电子档案能够让教师有效地实施学生集体管理和个体管理,为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依据。

(二)针对性地实施德育

德育是班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和意义。在传统班级管理的德育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对学生实施主观的德育评估,让学生无法接受这样的形式。以网络环境为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分析功能,分析学生日常的表现,如卫生打扫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将这些行为作为评估学生特定时间段表现的依据,输入到电脑中记录,计算机可实施自动的信息汇总和分析,获得最终的德育评分。客观评价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德育方面欠缺的问题进行重点教育,学生也能通过评分看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德育的效果。同时,对于展示出来的德育分数,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同学一起来分析提高思想品质的措施,可以通过举办辩论会等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德育质量。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乐趣

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小学班级管理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必须改革教学思维,采用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主动权。通过微课、电子白板、教育软件等实施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家校加强合作

小学班级管理中,需要教師从传统的家校合作模式中不断创新,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和教师之间交流的时效性。教师可以与家长建立微信群,每天在群内发送一些关于学习方面的内容,让家长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有所了解。如,班级中有学生总是上课睡觉、说话等,教师就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分析学生不爱学习的原因。家长和教师要多关心学生,积极与其沟通交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不良情绪,还能让学生学会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

三、结语

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小学班级管理措施的结合,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教育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简化班级管理的流程,促进更加和谐的师生、家校之间的关系,为学生营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潇.浅谈德育教育与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J].北方文学(下旬),2019(9).

[2]麦丽兴.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1).

[3]邬仲海.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班级管理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9).

[4]陈晓燕.基于互联网+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研究[J].魅力中国,2017(29).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小学班级管理创新措施网络环境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关于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心得体会
情感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