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镇痛药在癌痛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效果观察

2020-06-24 06:20胡戌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镇痛药癌痛程度

胡戌英

(恩施州优抚医院 住院部电休克室,湖北 恩施 445000)

0 引言

癌痛是癌症患者在病程中的重点症状,主要是患者疼痛部位产生的需要调节或者是修复的信息传递到神经中枢以后而生成的一种感觉,是癌晚期患者感受到痛苦的重要原因[1]。麻醉镇痛药是癌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常应用药物,但在不合理用药下,使患者对于药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提升了患者的痛苦程度,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主要以癌痛患者为中心,就合理应用麻醉镇痛药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74 例癌痛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8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按照有无实行麻醉镇痛药物合理应用措施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37 例。其中参照组男20 例,女17 例,平均(60.28±6.75)岁;研究组男19 例,女18 例,平均(60.78±6.34)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①用药时间合理化:癌痛一般情况下反应剧烈,并且患者一旦发生癌痛现象以后其病情恶化速度会提升,患者抵抗力会变弱,对后续的治疗工作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此,当患者一旦表现出癌痛的征象时应立即给予麻醉镇痛药物治疗,以患者的实际癌痛程度为基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给药。②用药途径合理化:麻醉镇痛药用药途径一般分为注射给药、口服给药和外贴给药三种方式,其中注射给药一般应用于镇痛效果比较显著的药物之中,例如哌替啶等,通过小剂量肌肉注射能够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注射给药方式容易致使患者出现注射局部炎症、硬化等现象,不适宜长期应用;口服给药方式比较灵活和方便,例如阿片类镇痛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精神依赖度;在患者口服不方便的情况下,可通过外贴方式对患者进行给药,以最大程度提升药物服用的安全性[2]。③用药剂量合理化:长期使用麻醉镇痛药物会提升患者的耐受性,并且提升的程度随患者身体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在麻醉镇痛药物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所用剂量进行确定,比如说对于晚期癌痛患者可给予大剂量用药,以此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由于晚期癌痛患者的生存年限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患者通常情况难以出现耐受性提升的情况[3]。④用药强度合理化:一般情况下在患者出现癌痛时,可直接对患者进行盐酸哌替啶、吗啡等镇痛药物治疗,但受其耐药性影响,在实际进行给药时需严格遵循三阶梯止痛方案。针对于癌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给予阿司匹林、消炎痛、布洛芬以及扑热息痛等药物,针对于中度癌痛患者,可给予布桂嗪、曲马多、可待因等药物,针对于癌痛程度较重的患者,可给予吗啡、哌替啶等强阿片类药物等[4]。

1.3 观察指标。通过VAS 视觉模糊评分法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VAS)评分,VAS 评分越低代表疼痛程度越低;通过QOL-BREF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分为心理智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三项评分满分均为100 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处理应用SPSS 18.0 软件,采取t 检验,计量资料通过均数±标准差代表,当组间差异性体现为(P<0.05)时,证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基本一致且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对比

组别 例数 VAS(分)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7 8.03±0.69 3.13±0.49参照组 37 8.04±0.61 5.48±0.55 t - 0.066 19.406 P-0.948 0.000

2.2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组患者的心理智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生活质量对比

表2 两组患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例数 心理智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研究组 37 65.38±5.47 58.67±6.42 62.45±5.39参照组 37 47.65±4.36 43.28±5.87 45.16±6.32 t - 15.418 10.761 12.662 P -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麻醉镇痛药治疗是癌痛患者临床治疗中最常见方式,应用效果显著,但近些年来随着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加重,给麻醉镇痛药物的实际临床疗效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实行麻醉镇痛药物合理应用措施,对用药时间、方式、剂量和强度等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性的规范,以此来保证麻醉镇痛药物应用的合理性[5-7]。在患者发生癌痛时及时对患者进行麻醉镇痛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口服、外贴、注射等给药方式进行选择,明确用药的剂量,严格执行三阶梯止痛标准。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智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麻醉镇痛药物合理应用措施的利用有利于优化癌痛患者的治疗过程,有利于促进麻醉镇痛药物发挥出更显著的临床疗效[8-10]。

综上所述,在癌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实行麻醉镇痛药物合理应用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镇痛药癌痛程度
疼痛专职护士综合评定对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影响研究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医院的实践与成效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四川省40所医院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护理现状及影响因素
吃镇痛药还是要听医生的
服镇痛药六误区
服用镇痛药的六大误区
救心丸加三七粉可缓癌痛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