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理痰方治疗痰热夹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研究

2020-06-24 06:20文继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血气阻塞性实验组

文继军

(湖南省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南 湘潭 411100)

0 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肺部疾患之一,主要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退化、环境污染、长期吸烟等有关[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难治愈等特点,目前临床针对其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炎症反应、扩张支气管、预防并发症以及恢复肺功能[2]。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采用中医手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渐得到重视,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探究清热理痰方在痰热夹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共对我院收治的50 例痰热夹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区别治疗,并比较两组有无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入院时间的不同,将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痰热夹瘀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17 例,女8 例,年龄51-76 岁,平均(62.43±16.15)岁;对照组男19 例,女6 例,年龄53-77 岁,平均(63.23±14.23)岁。参与本次试验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且急性加重5 天以内,患者伴有咳嗽咳痰、喘息、发热、大便秘结、舌苔黄、脉数等症状,无药物过敏,且自愿参与本次试验,清楚试验流程,已签署知情责任书。对于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胸部肿瘤、外伤、造血功能障碍、妊娠或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本次试验的患者应排除在外。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完成全部诊疗过程、未按照要求配合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不耐入最后统计。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主要包括低流量吸氧2L/min,茶碱缓释片0.4g/d,分两次服用,盐酸氨溴索90mg/d,分三次服用,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静滴250 mL/d,异丙托溴安7.5 mL/d,分三次雾化吸入。对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肺理痰方进行治疗[3],水煎取汁400 mL/d,于饭后服用,早晚各1 次,治疗2 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无差异。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包括症候积分的变化(包括咳嗽次数、咳嗽剧烈程度、有无哮鸣音、痰量、痰的性状、喘息情况、是否发热、是否便秘等)、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情况。如果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完全消失,肺部无哮鸣音,无喘息,体温正常,肺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氧分压升高则为完全治愈;如果患者的咳嗽咳痰明显好转,肺部无哮鸣音,体温略有升高,肺功能明显好转,氧分压升高则为显效;如果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有所缓解,但是仍有哮鸣音,伴发热,肺功能无明显缓解,血气分析无明显变化则为有效;如果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无缓解或有加重倾向,有哮鸣音,高热,肺功能障碍,血气分析无缓解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人数+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治疗满意度进行统计,百分制,得分越高,患者满意度越好,≥90 分为非常满意,80-90 分为比较满意,60-80 为一般满意,<60 分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共有9 人完全治愈,6人显效,8 人有效,2 人无效,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共有3 人完全治愈,6 人显效,9 人有效,7 人无效,总有效率为7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候积分有明显差异,均有明显降低,但是实验组降低幅度更大。此外,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气分析结果来看,实验组治疗效果更好,见表1-4。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咳嗽 2.02±0.23 0.54±0.12 2.11±0.29 0.65±0.19咳痰 2.42±0.56 0.52±0.16 2.46±0.54 0.87±0.24喘息 1.82±0.44 0.47±0.27 1.83±0.54 0.65±0.26发热 1.46±0.23 0.26±0.19 1.47±0.38 0.45±0.12哮鸣音 0.52±0.28 0.48±0.16 0.56±0.22 0.59±0.14便秘 0.87±0.36 0.35±0.14 0.86±0.18 0.48±0.23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FCV(L) 2.01±0.35 2.54±0.67 1.99±0.28 2.18±0.37 FEV1%(%) 67.42±4.56 78.47±5.98 67.46±5.54 77.25±6.24 FEV1/FVC(%) 65.12±5.44 76.28±6.27 67.57±6.13 69.63±5.32

表4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

表4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比较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pH 7.34±0.02 7.36±0.03 7.35±0.67 7.36±0.65 p(O2)(mmHg) 68.62±9.53 82.46±5.37 69.45±8.32 77.23±6.17 p(CO2)(mmHg) 63.12±6.24 45.28±6.32 63.27±6.27 51.43±5.31

2.2 患者满意度调查。在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中,实验组共有7 人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2 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为92%,对照组仅有3 人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9 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仅64%,可见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见表5。

表5 患者满意度情况统计[n(%)]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是指患者在发病期间出现咳嗽咳痰加重、喘息、痰液增多、发热等症状,多是由于合并肺部感染导致的[4]。在患者发病期间,每加重一次都会引起患者肺部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呼吸功能进一步减退,患者肺部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如不能及时控制可能因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5]。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药物多种多样,但是并未解决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渐受到重视[6]。本研究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理痰方治疗。清热理痰方具有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的功效,主要包括石膏(清热止咳、解肌止渴)、青天葵(退热清肺、散淤解毒)、瓜蒌皮(宽胸理气、润肺化痰)、黄岑(清热燥湿)、浙贝母(清热化痰、消淤散结)、鱼腥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杏仁(祛痰平喘)。

通过为期两周的治疗,我们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是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患者的咳嗽咳痰症状以及发热症状能够基本得到控制,自主呼吸良好,氧分压增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气道阻塞情况明显缓解,患者满意度更高。

猜你喜欢
血气阻塞性实验组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