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6-24 06:20李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44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实验组

李翠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 武汉市普仁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湖北 武汉 430081)

0 引言

我国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较多,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为常规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途径,也是延续生命最重要的治疗手段[1-3]。在维持性透析期间,可能引发多种多样的并发症,究其原因,多因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营养指标过低代谢失衡,造成的抵抗力下降[4]。直接影响患者血液透析质量,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护理干预多关注患者疾病本身,而营养护理针对这一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获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5]:透析前肌酐>707mmol/L 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10 mL/min;血液透析≥3 个月;知情同意。排除标准[6]:近2周内有急性感染;伴严重肝病、结核、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重症感染;沟通或精神障碍不能配合者。将在我院近期(2017年01 月至2017 年12 月时期)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总计73 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男39 例,女34 例,病程1.1-10.3 年,平均(4.6±0.5)年,规律透析(3.1±0.3)年,年龄41-79 岁,平均(58.3±5.9)岁。2018 年01 月,我科开展营养护理干预,针对(2018 年01 月至2018 年12 月时期)收治另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5 例,设置为实验组,男43 例(,女32 例,病程1.0-10.9 年,平均(4.8±0.6)年,规律透析(3.4±0.3)年,年龄40-76 岁,平均(57.6±5.5)岁。一般资料相对照(P>0.05)可比。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予常规干预,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等饮食指导。实验组采取针对性饮食干预:①组建营养干预团队:选取我院营养师1 名,透析科5 年以上工作经验护理人员2 名,对患者进行营养指标MIS 评分,评估其营养状态。制定相应干预方法。②使用三日饮食记录,了解饮食结构和习惯,计算热量、蛋白质、水摄入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磷管理、低蛋白等管理。③运用肾病食品交换份法,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制定个体化食谱,合理分配每餐食材。④个体饮食方案,保证每天热量在30-35 kcal/(kg·d),以优质蛋白为主,蛋白总量1-1.2 g/(kg·d),每日进食新鲜蔬菜水果。⑤在院内外加强宣教,使用食物交换份方法科学合理膳食,经过3 个月膳食指导,采用自身对照,根据结果,及时调整。

1.3 评价标准[7-8]。对照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营养指标MIS评分、干预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MIS 是在改良的SGA 基础上增加体质量指数、血清清蛋白和转铁蛋白3 项客观指标。评分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BMI 和实验室检查4 个部分共10 项内容。1-10 分为轻度;ll-19 分为中度;20-30 分为重度。分值越高,营养不良和炎症的程度越重,其对营养状况的评价更客观。

1.4 统计学分析。SPSS 17.0 软件分析,计量数据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t 检验;计数%表现,数据相比χ2校验,以P<0.05 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IS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MI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两组患者护理后MIS 评分均明显减少,其中实验组患者MIS 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IS 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IS 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实验组 75 20.01±2.06 11.32±1.16 31.833 0.000对照组 73 19.96±2.05 14.25±1.42 19.563 0.000 t - 0.148 13.764 - -P - 0.883 0.000 -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ESRD 患者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明显延长生存时间,而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生活质量[9-10]。纠其原因为营养较差,抵抗力较低造成。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营养不良[11]。用药护理干预通过对透析患者科学的饮食指导,采取的食物交换份法,先归类,计算营养素值和食物质量,然后列出表格,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合理分配比例根据个体能量需要,改善营养状况[12]。两组患者护理后MIS 评分均明显减少,验组患者MIS 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干预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2.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营养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干预后的营养指标,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维持性血液实验组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BiPAP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