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低段数学有效课堂评价的策略

2020-06-24 12:51周美林
考试周刊 2020年50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课堂评价方法策略

摘 要:数学是一门应用特别广泛的学科,小学低段数学是启蒙亦是奠基,课堂是学习的主渠道,课堂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门艺术。课堂评价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对于如何令课堂评价更有效,各地各年级段的教师也在进行着诸多探索和实践。本文将从教师意识、评价主体等多角度试析小学低段数学有效课堂评价的策略,以期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中可以有更多的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惠及莘莘学子。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教学;课堂评价;方法策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低年级阶段的教学启蒙更被看重,小学低段即1~3年级是学子们培养好奇心、建立自信心的关键时期,是教育中的重点所在。《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强化有效课堂评价意识,在实践中探索和提高,评价将越来越行之有效。

一、 强化意识,课前预设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课堂的展现形式也在越来越多元化,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输出,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授课是否精彩,与课堂评价是否运用得当密切相关,教师必须增强合理运用课堂评价的意识。课程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是单一的,主要的就是看能不能培养学生和激发学生的新思维,能不能以学生为中心,能不能形成知识的共鸣,使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更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学生学会了、会学了是主要的。因此,有效的课堂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信心,能保护学生求知欲和创造欲。

以往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的课堂评价方面,教师运用略显青涩,方式方法和策略上都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比如说对学生在课堂活动上的评价语言单调,总是几句耳熟能详的言辞,或者泛泛评价,无针对性。无效、机械的课堂评价不能调动小学低段学生的参与意识,更无从谈及因材施教、循序诱导。教师先强化了使用有效课堂评价的意识,再进一步通过课前预设做到优化课堂评价用语,是有效课堂评价的策略之一,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教师课前做好充分评价准备,做好评价预设,在课堂上将会避免太过被动。

故而,教师在备课时,仅仅对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是不够的,还应对课堂评价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设,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反应,精心设计评价言辞。小学低段数学知识网络明确,结合自己的或借鉴他人丰富的课堂经验,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针对某一知识点或其他引导性教学内容,学生会提出怎样的问题,不同的问题教师应进行怎样有效的评价引导。还要就自己即将提出的问题,思考学生将会怎样回答,不同的回答怎样进行差异评价等。只有教师进行了精准、到位的预设,课堂评价才会变得更加精彩。

二、 承认差异,平等对待

千人千模样,万人万思想。《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创造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众多的学生在发展上必然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每一名学子,在评价时平等对待。所谓平等对待并不是说统一评价,而应是用心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同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升学习的能力和素养,应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区别使用即时评价和延迟评价。即时评价能第一时间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但是不能忽略有学生表达不清晰、理解不正确或不完善的情况,教师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达到目标。针对不到位的回答,教师也不能完全予以否定,可采用延迟评价的策略,面向学生再进行补充设问,通过点拨引起其深入思考,最后明确认识,再予以评价,让学生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学习过程。故而在进行课堂评价时,教师要理论结合实际,灵活把握时机,区别使用即时评价和延迟评价,令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

其次,结合使用智力与非智力评价。对于课堂中的问答,学生的回答或解决方式不可否认是智力因素的直接反映,但智力并不是能否学好数学的全部因素,如若教师在课堂上仅作智力性评价,而不关注其背后的非智力因素,将无法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比如当教师问及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是否注意到了涉及单位换算的情况,其中的换算规则是什么?”如果学生回答得很条理,并以生活中的1小时是60分钟等案例作例证,此时,若教师仅评价:“你回答的很条理,果然头脑聪明!”那么其他学生怕是可能只羡慕他的天资聪颖。但若教师这样评价:“老师发现你很注重将所学联系生活實际,并细心地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回答时又很有逻辑性地分条作答,真棒!”这样,令其他同学看到的就不仅只有天资,更学到了优秀离不开自身努力的道理。智力与非智力评价有效结合,能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素养。

三、 主体多元,共同参与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改革,教师也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众所周知,新课程标准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和最高的发展。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的优秀作风,在小学低段严谨的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开展可以令学生广泛参与的课堂评价。就以往长久而言,评价的主体一直是教师,殊不知不可忽略的是在课堂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相对而言,学生也应成为课堂评价的主体。

学生参与进课堂评价中,首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能力;其次,参与课堂评价亦是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有利于促进数学知识体系的形成,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牢固掌握知识;最后,课堂上不再仅是教师点评,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倾听和思考,提高辨析能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学阶段学生认识水平还比较低,所以课堂评价不能全然放手于学生,还必须注重教师的参与和引领,进而做到课堂评价主体多元,师生共同参与。

学生参与课堂评价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互评,此时教师的评价任务也并未减轻,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方式和内容,站在更高梯度作二次评价。学生在自评时发现问题,老师也应予以表扬和鼓励,令其在此后的学习中更加自觉地自我检查,并及时解决问题;同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后,教师的适度评价可以引导学生择其贤者而从之,其不贤而内自省也,善于去发现同伴的闪光点,并加以学习,并避免出现类似错误。课堂评价主体多元、共同参与的策略可以使教师在学生面前更具有亲和力,使同学们之间形成互相学习的氛圍,也可充分体现课堂的民主性。通过多元的课堂评价,一方面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使得教师获得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 褒贬有度,营造氛围

课堂评价时做到褒贬有度不仅是令课堂评价行之有效的策略,更是课堂评价的原则。小学低段学生正是树立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还有待增强,故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做出评价时必须注意褒贬有度,表扬时不可随便敷衍,批评时也应把握分寸。

首先,在给予学生表扬性评价时,一定要真诚且具有针对性,切忌仅泛泛评论“真好”“真棒”等,应该更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情感,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表现予以激励性评价。如:“你的想法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请再说一遍好吗?”“啊!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都可以成为班级的小老师了!”“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你的回答真是与众不同啊,很有创造性,老师特别欣赏你这点!”“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因此,激励性评价可以是对正面的反馈信息的肯定,也可以是对进步的激励。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学生具体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使他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进步,并坚定正确的努力方向,通过不懈坚持更进一步。

其次,课堂上并不是只需要表扬和激励,过度的夸奖容易令学生盲目自大,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失去面对挫折的勇气。因此,对出现的问题也不应进行过分地回避和粉饰,面对不同的问题,给学生适当的批评和建议,也能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为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做好中正的引导。但也要注意批评不能是简单粗暴或者全面否定的,可以注意采用建议性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并告诉其应该怎样做或怎样做更好,以引导学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 结语

课堂评价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促进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另一方面是令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各方面素养。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合理利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有效课堂评价的策略,才能进一步促进数学教学,令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获得更多收获。

参考文献:

[1]李春.小学数学有效课堂评价的策略[N].科学导报,2019(2).

[2]刘海英.关注即时评价 支起有效课堂: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策略[J].学周刊,2018(21):85-86.

[3]李晓敏.浅谈小学数学低段课堂激励性评价用语策略[J].明日,2019(7):363.

[4]黄水洋.充分发挥课堂评价功能,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的运用[J].新作文:教研,2018(10):190.

[5]段新平.小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93.

[6]唐黔梅.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练习的策略[N].科学导报,2019(2).

[7]滕云.课堂评价需做到四个结合[N].江苏教育报,2019(3).

[8]刘昌华.有效评价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N].黄冈日报,2019(4).

作者简介:周美林,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新源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课堂评价方法策略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