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

2020-06-24 12:51杨宝全
考试周刊 2020年50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更新,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学校教师的重要教具,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当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学校老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并不强,很难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教师们信息技术的能力成为了当务之急。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课堂效率

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师们要转变教学方式,要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具体情况,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灵活的教学方法,首当其冲的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设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能够将音视频、多媒体、计算机等各种手段联合起来,为学生打造气氛活跃的课堂,给予学生最良好的教学体验。但美中不足的是,现如今的教师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还不够充分,需要深度学习并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一、 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原因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就以往而言,教师在课堂上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传统教学的表现方式往往就是老师单方面地讲解,学生被动地听从。而这种教师坚持“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课堂,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用死气沉沉来形容也不为过。在这种沉闷课堂的氛围中,学生很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转移等情况,最终导致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低下。不仅如此,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也与当前我国新课标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适应新课标改革的模式,转变教学的方式,成为当下教师们的迫切需求。

互联网时代则给予了教师们转变教学方式的灵感,教师们可以依托互联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个不一样的课堂,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虽然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但它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难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能够对多媒体的使用驾轻就熟。很显然,这对从事教育行业多年,习惯了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的老教师们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单纯由教师们自己摸索学习信息技术,将消耗教师们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种情况无论是对教师而言,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因此,系统化地深度学习必须提上日程,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显然能够帮助教师们快速掌握信息技术,为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打开方便之门。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在我国,学生传统的学习模式都是在同一个场所,也就是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并且在听同一位教师讲课,用的也是同一本教材,学的也是别无二致的内容。但是,这种学习模式往往忽略了一点,学生都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这种一模一样的学习模式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信息技术的背景,则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各种新型课堂层出不穷。比如说微课视频,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场所,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对于已经熟悉了解的内容可以跳过去或者快进,而没看懂的可以多看几遍。如果学生有自己没搞清楚或者无法理解的问题,可以在线请教老师,也可以与其他同学线上交流讨论。所以说,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一刀切学习方式的弊端也将得到剔除。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改变,那么相应地,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有所变化。教师们也要适应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与学生同步,避免出现学校要求网上授课,但是老师们却没有网上授课经验的尴尬局面。所以,深度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不仅可以加强教师教学的硬实力,还能与学生的学习方式接轨,实现高效教学。

二、 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晦涩难懂,存在理解困难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着大量的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这些名词术语的定义有时晦涩难懂,不仅如此,信息技术教学的学科理论知识也是十分枯燥乏味的,这些内容就如同难啃的骨头一般,让人无从下嘴。就目前来说,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有迫切需求的往往是一些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老教师,他们可能会受到年龄等的限制,对于信息技术等这些新事物,存在着理解、接受困难的问题,再加上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晦涩难懂,更是让老教师们一脸为难,无从学起。

(二)信息技术教学重知识,不重实践

教师们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快速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激发课堂的活跃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们需要的是实践,是动手参悟信息技术的能力。然而目前大多数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仍旧是以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相当于“纸上谈兵”,他们只是单纯地告知教师们如何做,如何使用多媒体等,却没有给教师们留出亲手操作的空间。要知道,理论与实践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即使教师们能够把理论知识记得滚瓜烂熟,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旧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问题,这些问题,单单凭借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是无法解决的。

(三)不重视教学差异,采用“一刀切”式教学

个体差异问题,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信息技術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说,一个老教师和一个年纪较轻的教师用相同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信息技术,年纪轻的老师相对来说会比老教师学得快一点。这里存在着一个接受程度难易的问题,信息技术等对老教师们来说是新事物,是不怎么接触的东西,所以他们需要较多的时间去理解消化;而年纪轻的教师们,能够很快接受新事物,因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很容易的。然而现如今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通常会忽视这种个体差异的存在,采用“一刀切”的统一教学方式,不管老教师还是新教师,学到的都是相同的内容,但是学习的效果却有了巨大的差异。

三、 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化繁为简

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是十分晦涩且难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往往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结果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短时记忆,根本不能长久。而创设情境的方法则可以帮助教师们理解这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在理解中记忆,才能走得更加长久。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家中的房间”作为主题进行情境导入。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在这样的场景设置中,教师们会发现,每个人的家都会根据不同的生活需要分割成卧室、客厅、厨房等空间。每个房间都有其相应的生活用途,同时每个房间还会有一些柜子,存放着相关的一些物品。比如,当人们买回一件新衣服时,就会考虑把它放在衣橱里,这样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够很容易地找到。那么,为什么要把家分割成不同的房间?为什么每个房间中都要设置具有不同用途的柜子?实际上,文件夹就等同于家中的房间,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不同的文件夹。计算机中保存着很多文件,为了便于管理与查找,就需要将这些文件按照文件夹的类别分门别类地存放。每个文件夹下还可以建立子文件夹,就像房间中的柜子一样,同样可以存放不同的文件。所以说,从熟悉的家入手,教师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从而理解加深记忆。

(二)精讲多练,加强实践

信息技术课本质上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信息技术课大多数的都是如何使用各种办公软件,如何操作计算机,如何使用多媒体等等,如此看来,信息技术课讲究的就是动手操作与实践。所以,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完全可以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精讲书本内容,给动手操作预留出更多的时间,让教师们亲自上机动手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与单纯地听和看比起来,整体效果要好得多。

(三)综合差异,合作帮带

一般来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采用的通常是大班级授课形式,这种授课形式的最大弊端就是课堂效率难以提高,学习效果参差不齐。举个例子来说,信息技术上机操作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而信息技术授课的老师却只有一个,难免分身乏术,顾及不到所有的学生;不仅如此,深度学习信息技术的教师们的年龄差异也比较大,高年龄层的教师理解信息技术的速度比较慢,而年轻的教师们,学习速度较快。面对这样的情况,分组合作、互帮互助教学方式堪称完美。分组学习宜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也就是将学习较好与学习略差的教师们均匀分布在不同的小组之间,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既能解决信息技术教学分身乏术的问题,也能通过合作帮带的方法,解决学习差异的问题。

(四)游走课堂,重视问题反馈

之前提到,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采纳学生自主实践、合作学习等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技术老师已经完全脱离了课堂,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与参与者。信息技术老师仍然是整个课堂的核心,是支柱一般的存在。虽然信息技术课堂倡导实践与合作,但是信息技术老师也并不是无事可做,他需要游走在课堂之上,及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学会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了什么。不仅如此,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提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及时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不断调整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是信息技术老师所必须做到的事情。

四、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课堂教学中原有的学习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规律,弊端日益显现,在此背景下,不少教师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新式课堂。但由于教师们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限,需要进行信息技术的深度学习,而为教师们量身打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该努力创设情境,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让教师进行实践,为教师以后的信息技术课堂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张英凯.浅议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数码设计,2019(11):42.

[2]梁生武.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116-117.

[3]肖琴.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J].江西教育,2018(30):10.

作者简介:杨宝全,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市满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