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2020-06-29 06:22宋玲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心律极差满意率

黄 彩,宋玲丽

(遂宁市民康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抑郁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心境失落,并且认知功能存在一定障碍,被归类为精神疾病。该疾病主要在国外较为常见,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虽然我国抑郁症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不可小觑。相关药物的研制也取得显著进展,但总体而言尚未达到完美,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势在必行。本文就优质护理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如下为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6月~2019年1月,对我院64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1.7±4.02)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32.1±3.91)岁。一般资料可以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环境清洁、体征、并发症护理等。

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为:住院期间为患者介绍到医院内部环境设施,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饮食,多餐少食。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更多的勇气和鼓励,必要时也可以邀请恢复程度良好的患者来医院进行沟通,引导其的压抑心理。在保持病房整洁的同时,也可以在病房里播放舒缓的旋律。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内容包括心力衰竭和心律紊乱。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优秀,良好,极差。优秀:恢复程度极佳,可以出院;良好:病情基本恢复,但仍需观察;极差:护理前后无变化。护理满意率=优秀+良好/32*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以SPSS 2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百分数表示;P<0.05时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优秀2 4 例,良好6 例,极差2例,护理满意率93.75%;对照组优秀17例,良好5例,极差10例,护理满意率68.75%。对比数据存在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的心力衰竭2例,心律紊乱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93.75%;对照组的心力衰竭5例,心律紊乱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8.75%;数据有可比性,P<0.05。(x2=5.851,P=0.015)。

3 讨 论

目前的医学环境,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方式有限,因此需要对护理工作进行改善和革新,如果护理与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抑郁症康复效果,无论对于当前亦或未来的治疗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1]。而优质护理正是在此前提下进行开展,旨在为今后临床提供建议和帮助。

通过此次研究,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P<0.05;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程度较之于对照组高,P<0.05。具体分析为,护理人员与患者初次见面及时环境介绍,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在日常生活中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营养食谱,保证其日常休息,为患者营造出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同时对于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给予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病魔的勇气,及时做沟通,设身处地的站在病人角度考虑,为其提供最全面优质的护理[2]。

综上,优质护理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较高,并且护理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心律极差满意率
厘清概念 领悟意义
房性自主心律连续夺获窦性心律的散点图特征分析
心电散点图技术在诊断室性并行心律中的应用价值
二次函数极差的规律与应用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乙胺碘呋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41例疗效观察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
方差中亟待澄清的两个错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