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应用效果

2020-06-29 06:2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投诉率镜检查胃肠

卓 傲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胃肠镜检查中,患者多伴有不适感,且常于检查期间发生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风险,护理安全性差,患者满意度低。有研究指出,实施PDCA模式,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降低投诉率,确保检查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42)性别:男/女=30/12,年龄(54.11±21.13)岁,检查方式:胃镜检查25例、肠镜检查17例。对照组(n=42)性别:男/女=29/13,年龄(55.00±20.45)岁,检查方式:胃镜检查26例、肠镜检查16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方法

(1)符合胃肠镜检查适应症。(2)无禁忌症。(3)无意识异常。(4)自愿参与研究。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PDCA模式,方法如下:(1)P(计划):胃肠镜检查期间的常见护理风险,以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护患纠纷、护理文书书写不全等为主。需从以上角度出发,制定风险预防计划。(2)D(实施):①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减轻其恐惧感,使其认识到,术中麻醉的应用可减轻疼痛,提升舒适度,确保患者能够依从进行检查,并实现对应激反应的预防。此外,检查前,同样应嘱患者保持空腹。②检查期间,护理人员应轻柔操作,以免对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加重患者的痛苦。③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正确呼吸、屏气,缩短检查时间,减轻痛苦,减少不良反应。④针对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应重点给予干预。检查期间,应嘱患者于发生不适时采用手势表示,确保能够立即终止检查给予处理。⑤肠镜检查期间,应严密保护患者的隐私,充分表现对患者的尊重。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需耐心回答,预防护患纠纷。⑥检查中,护理人员应严格落实无菌操作,预防感染。⑦检查后,应嘱患者于2 h内避免进食,以免诱发呛咳等不良反应。2 h后,可适当食用流质食物。

2 结 果

2.1 护理风险发生率

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2.4%、投诉率2.4%,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护理风险发生率[n(%)]

2.2 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检查前、中、后满意度,分别为(93.2±3.4)分、(94.5±3.7)分及(97.8±2.1)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胃肠镜检查中,常见的护理风险控制方案缺乏灵活性,具有一定的固定性,风险预防效果欠佳[1]。本组患者经护理后,护理缺陷率11.9%、护患纠纷率4.8%、投诉率7.1%。进一步观察发现,患者检查前、中、后满意度,分别为(78.6±2.5)分、(75.4±4.0)分及(74.1±3.9)分。为进一步减少护理风险,本院实施了PDCA模式。与常规护理风险控制模式相比,该模式具有灵活性强的优势。护理人员可每月检查一次护理风险,发现风险后,可立即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因此,风险控制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合理性往往更高,风险预防效果更佳[2]。本文研究发现,实施PDCA模式后,本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2.4%、投诉率2.4%,与常规护理相比,风险明显减少。本组患者检查前、中、后满意度,分别为(93.2±3.4)分、(94.5±3.7)分及(97.8±2.1)分,与常规护理相比,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本文的研究成果,证实了PDCA模式在胃肠镜检查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PDCA模式应用到胃肠镜检查的护理风险控制中,可有效预防护患纠纷等风险,且可降低投诉率,提高护理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投诉率镜检查胃肠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