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

2020-06-29 12:34邓永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邓永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急需要进行创新和变革,帮助学生养成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根本目的,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中不断养成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标准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思维

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促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满足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课程,也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成为教育的重点。根据国家规定,信息技术课程要在内容、目标和时间安排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而且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究信息技术的奥秘,成为促进信息技术发展的人才。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为了保证教师能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了解该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让学生机械性的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某些方面得到提升和发展。同时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课堂主动权,让其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对学生思维发展和创造能力的重视程度,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另外,优秀的教师并不是完成一节课教学,而是采用更多的教学手段、方式等,能够无缝衔接的将知识、技能、思维等传递给学生,实现学生思维开发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创新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课本上内容之后,先让学生自行进行计算机操作,将让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和操作,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而教师再对学生进行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通过这种方式的应用,对传统教育灌输式和教师满堂指导观念进行转变,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价值,从而为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二、创造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在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教师要了解该年级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特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知识的学习难度加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假如学生思维没有跟上或者和教师的设计和预期相脱节,切忌刻意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自己思维上,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并提出质疑。这样一來,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问题创新环境,给每一位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并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为学生构建相一致的创新教育环境,提高对计算机方面新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在教学中融入新知识和新内容,实现学生思维扩展。另外,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能力进行创新,针对创新项目良好的学生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并对其创新行为进行正确引导,这样促使学生在良好创新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能够大大提升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自选图形的使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相关使用方式教授给学生,进而鼓励学生自行利用所学知识制作电子贺卡、海报、板报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对学生的设计进行展示,及时表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创新思维。

三、重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要想提升学习效果,必须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及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将积极主动性发挥出来,实现思维转变,促使学生的知识水平转变为创新能力。中学信息技术课堂通常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有助于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应重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明确教学目标

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目标的引导,只有确定学习目标,才能在目标的驱动下各项工作。因此,对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而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目标。通常教学目标分为两种形式,分别是现实目标和长期目标。现实目标主要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明确目标,并开展目标教学,将学生的进取心激发出来。长期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明白社会在不断的变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要了解信息技术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在学习中提升学习积极性。

(二)实现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属于主体,教师属于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在现代化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其创新思维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要应该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思想交流之后,碰撞出思维火花,这时需要教师摆脱自身定位和角色的束缚,深入到学生学习中,从学生自身角度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理解和思考,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教学方式和流程等进行优化和调整,和学生进行有效衔接。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提供自助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使其增加知识学习的深度和宽度,并通过各种有效交流活动,比如辩论赛、合作设计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通过交流让学生提升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学习和交流中得到成长。

(三)开展实践教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通常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升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程度,适当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创新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推动学生收获知识,实现思维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不同学习能力、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欲望,教师应该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并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且对于教师来说,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更多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促进学生从多角度入手解决问题。另外,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先鼓励学生自行思考和解决,通过多途径查询资料,还可以和同学们一同讨论等,通过思考和讨论获取问题的解决方式。假如学生没有找到解决方式,这时就可以向教师请教,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学生思维拓展,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将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价值发挥出来,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造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开展实践教学,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等,达到学生创新思维激发的效果,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硕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9(31):90-91.

[2]樊小刚.浅析初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19(26):114.

[3]焦锦峰.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167.

猜你喜欢
中学信息技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娱教技术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及建议
谈谈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