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实践难题与改进策略

2020-06-29 12:34魏泽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改进策略初中

魏泽康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初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阶段,学生个体差异性逐渐显著,并且由于初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对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同时,农村初中留守儿童问题也逐渐凸显。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加强班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狠抓班风建设,增强学生班集体意识;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而不断提升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初中;实践难题;改进策略

班主任担负着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责,在初中阶段,班主任管理理念对学生身心塑造都具有重要影响。农村初中教育水平与城市初中教育存在现实差距,农村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也面临着一定的阻碍与挑战。与此同时,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驱动下,要求农村初中班主任重视管理工作,以维护农村初中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因此,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当针对问题探究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实践难题

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受学生个体及现实因素影响,仍旧存在一定的实践难题,制约着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个体差异逐渐显著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关键阶段,个体独特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观念与思维模式的影响不断增强,学生性格个性逐渐鲜明化。同时,初中阶段学生身体更加强壮、思维更加活跃,个体发展差异化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这一时期的学生往往不喜欢被管束,而班主任一个人需要管理几十个性格迥异、习惯千差万别的学生,要让所有学生都服从管理,达到班主任管理目的,则是一项复杂繁琐且十分耗费精力的工作。班主任的精力是有限的,与活力满满、个性突出的初中生相比处于劣势一方,导致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影响班级管理效率。

(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由于初中生人生阅历不足,社会实践较少,其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较弱,自我能力发展不足,在面对班主任管理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并且这种心理情绪会在班级中广泛传播,导致班集体成员受到消极思想的影响,产生众多不和谐行为,不配合班主任管理工作,使得管理工作举步维艰。同时,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缺乏学习自主性,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遇到问题不善于思考解决方法,依赖心理严重。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会造成班级风气较差,而这不仅对班主任管理工作造成极大的阻碍,对学生发展也造成严重影响。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特有的问题。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乏父母的参与,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班级的学困生、后进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且自卑敏感,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仍旧有待提升,对其心理与安全辅导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发展。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班主任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引导者,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改进,应当针对目前其在工作中的实践问题,充分立足于学生,不断优化管理策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营造良好班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组建执行力强的班干部队伍,实现班级的高效管理

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中,以一己之力与全班学生斗智斗勇,无疑是一件辛苦万分的事情。因此,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結合实际学情,转变管理理念,采取有效手段,组建一支高执行力、高民意的班干部队伍协助管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班干部队伍组建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候选人提名,然后让候选名单上的学生进行就职竞演,通过民主投票方式,由学生选出呼声高、能力强、品行端、有威信的学生,组成班干部队伍。这样组成的班干部队伍不仅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同时也是班集体的“民心所向”。班级在民主选举后,开始实施“民管”,以班主任为指导,班长带头领导班委组织学生自主执行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及日常行为规范,实现班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这样一来,能够大大降低班主任管理工作难度,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二)狠抓班风建设,增强学生班集体意识

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管理策略。针对初中学生好动叛逆、个性突出,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的问题,则需要从班级环境建设出发,狠抓班风建设,并且引导学生树立班集体意识,调动其主动参与到班级建设中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自身发展。在班风建设中,以“团结”与“纪律”为核心,制定班级制度与奖惩制度,并要求师生严格执行。通过奖励,增强学生遵守规章制度的获得感和荣誉感,使其主动团结同学、遵守纪律,进而带动班级整体风气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探究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通过建立班级帮扶小组,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加深学生之间的感情,建立团结友爱的班级关系,增强学生集体认同感。

(三)注重人文关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不仅要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更要注重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与学生建立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和谐关系。具体来说,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使命与责任,关注每一位学生身心成长状况。针对留守儿童,需要班主任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不仅要在学习上给予其有效帮助,使其建立学习自信,更重要的是关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从学生实际心理需求出发,做好倾听者、引导者的角色,使其克服心理障碍,感受关爱,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深化推进,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管理职责,要求教师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切实维护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福亮.新时期初中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方法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4):163.

[2]张军乾.以生为本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141.

[3]王娟.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177-178.

猜你喜欢
班主任管理改进策略初中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结合
探究班主任管理中对轻与重的把握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