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七巧板,育学生素养

2020-06-29 12:34朱煜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朱煜运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巧用七巧板数学游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创造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育”,在“育”中“得”,学生也就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实现“玩游戏、学数学、育素养”的主张。

【关键词】小学数学;七巧板游戏;育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巧用小学生七巧板数学游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育”,在“育”中“得”,学生也就在数学游戏中不知不觉实现“玩游戏、学数学、育素养”的主张。下面笔者以曾执教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页《玩七巧板游戏,认识平行四边形》为例一一阐述。

一、巧用七巧板,育学生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体验。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易分散,但是对参与感兴趣的东西又有很强的欲望,所以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要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兴趣成为注意力的凝聚剂,通过在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页《认识平行四边形》时巧设七巧板游戏,采用让学生在做中学,直观体验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深切的体会平行四边形特征,将抽象的知识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东西。让孩子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从而让学生爱上数学,爱上学习。

教学片段:《玩七巧板游戏,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一开始,教师就动画播放七巧板拼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大大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一下子就进入学习的状态,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牢固的基础。

不让学生只是停留在感受层面,接着教师又顺势进入“选择两块拼一个正方形,选择三块拼一个长方形”拼图形这种游戏体验层面,不僅进一步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而且还激发了他们要探究下去的浓厚兴趣。

二、巧用七巧板,育学生参与度

常规教学中,常见老师滔滔不绝而学生低头玩自己的事不参与课堂,常见老师苦口婆心而学生目光呆滞不参与学习,常见老师声嘶力竭而学生有气无力不参与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小学生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度。要想让学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去,就要想办法解放学生的手、眼、口、耳、脑等。

教学片段:《玩七巧板游戏,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教师创设教学活动,让学生看一看,拼一拼,猜一猜,推一推,量一量,说一说,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体验过程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学生参与进来时,教师会及时激励、鼓励,让他们将这种参与热情保持下去。

三、巧用七巧板,育学生创造力

从当前的国际形势分析,我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我们的民族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掌握新技术,从美国遏制我们国家的5G技术、高科技公司中兴就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是多少的重要。邓小平说:“掌握新技术,要善于领悟,更要善于创新。”教学大纲也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则,是使每个学生的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

教学片段:《玩七巧板游戏,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用七巧板拼一拼,选择其中的两块拼一个平行四边形、选择其中的三块拼一个平行四边形、选择其中的四块或五块或六块或七块拼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投影出学生的作品展示。在他们迫不及待想试一试的眼神里都能看出许许多多有创造力的作品出来。

在他们欢声雀跃时,教师抛出:“小组内试着说一说,为什么你拼出来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呢?道理在哪?你还能找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吗?”难不到大家,利用本节课的知识就可以回答,教师心中窃喜,这时还听到一个响亮的声音:“老师,这条直角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他还拿着一块大大的三角形七巧板用手沿着直角边描了一次。此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和解答,引起大家的共鸣,大家的创新意识再一次被加深,创造力就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巧用七巧板的数学游戏课有别于常规数学课,不仅能突出游戏的特点,还能更好地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体验过程,还具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价值;不仅能让学生动起来,还能加强学生学习的热情;不仅能让学生玩起来,还能让学生玩出创造力。数学的世界里还有许多奥秘要去探索和发现,只有对数学保持持久的兴趣、热情和创造力,才能更好地育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健辉,黄继和.开展区域性数学游戏活动的初步研究与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17(05):1-3+28+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