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化之力,攻小学数学之“难”

2020-06-29 12:34刘伯良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刘伯良

【摘要】数学教育源于日常生活,开展生活化的数学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提高小学数学中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应利用数学游戏和故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策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营造一个生活化工作环境策略;练习生活化,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策略;实践生活化,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学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改革

随着新基础课程的教育改革,数学的基础学习已不仅只是局限于书本上那些厚厚的基础教学概论理念和死记硬背的数学公式计算理论,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更需要把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通过开展生活数学教育,才能真正使课堂数学的生活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起来,才能真正使广大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印象更加深刻,提高广大学生自己学习生活数学的主动性和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综合能力。在此背景下,在进行新课程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积极充分利用这些关键因素,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小学学生日常生活活动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存在生活实践中的数学题材知识,引入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广大学生的学习求知兴趣。

一、利用数学游戏和故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爱玩好动是每个孩子的自然天性,我们应该丰富数学知识于教育游戏和数学故事的情境中。学生在玩耍中将知识印入脑海,在本来枯燥的学习中享受快乐。比如,在第4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大多少》的教学中,教师重在引导学生们进入“小猫咪咪开生日聚会”的故事情境中,通过积极与学生们互动,让孩子们自主参与到课堂中。孩子们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激发更多使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参与提问、解答,把每个问题的道理说完整,使其在师生互动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沉浸在探究数学知识的海洋中,充满对数学学习期待,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数学知识,并且受用终生。

二、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营造一个生活化工作环境

色彩鲜艳的活动容易引起少年儿童的强烈兴趣。现代电教的多媒体教室都是利用先进的高科技技术,使得课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并且能把各个知识点结合在多媒体课程当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也能具体表现出来,让孩子们更容易掌握教学知识。如果在初中数学、体育教学中,能做到充分利用现代电教的多媒体技术,来进行真实课程模拟或生动再呈现出现实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营造教学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和唤起广大学生初中学习的劳动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加深广大学生对初中所学基础知识的基本认识和实践体验。如在课堂教学《6和7的认识》第一章第二节课时中,教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机播放《五指歌》的教学视频。在这堂课中,孩子们通过以课本结合歌声,进一步巩固了对1-5知识点的基本认识。随后老师又以此为基点,引导孩子们进入当天的新教学内容6和7的学习。孩子们的思维就像是一张白纸,需要老师们一步一步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去引导。当学生脑海中的“兴趣”起来了,他们的思维自然而然就会跟随着老师的步调,只要他们跟上课堂教学进度,就会更便于他们的理解,他们自然就会有成就感,就会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这将会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过程。

三、练习生活化,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数学

学会把数学实例融入生活中,数学实际问题就能够回归现实生活,做生活工作中的数学有心人。用课堂上专业的数学知识,能够有效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与数学相关的问题。透过生活现象看到数学问题,用贴近生活的各种数学应用方式来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学习新数学,从而对新的数学生活产生一种亲切感。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生活实际运用以及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思考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广大学生的一种自主学习创新思维潜力和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创造潜力的基础,让广大学生真正从数学中看到生活,从生活中应用数学。其实学习相关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去服务日常生活,真正将数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一个学生成功完成一门新课学习之后,我经常会拿出一些实际综合应用的教学题目鼓励每个学生积极进行练习,培养每一个学生如何运用新课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讲完《克与千克的认识》之后,将数学教材的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与生活相对应结合,在教室里放置一些用于称重的物体,而且让孩子们从家里各自带一些他们想要知道重量的小东西,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从家里带的这些实物重量轻重来选择自己需要的称重工具。活动课程结束后还将进行一次集体交流活动,让每位学生具体说说自己的心理体会。

四、实践生活化,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学习

为了能够让广大学生在深入学习应用数学的过程中能深刻体会和看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性和应用,就必须努力让广大学生真正走出知识课堂,深入参与社会实践。因为学生对周围的各种自然事物以及现象都具有很强的数学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广大学生的这份强烈好奇心,引领广大学生从小小的課堂世界走向大数学世界,这样不仅仅可以有效拓展学生课堂教学的发展空间,使广大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多去接触日常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数学物理问题,而且它还可以有效帮助广大学生尽快建立学习自信,彰显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拓展到校园。例如,在学习正方体表面积这一课程后,在课堂下教师指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实际,尝试能不能将课堂上的知识充分利用起来,并布置了一道课后思考题:“算一算学校要重新粉刷教室的墙壁,大家可以动手测一测粉刷的面积有多少?”学生们因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自然的组成了小组,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及测量门窗和小黑板的长和宽。通过细心的引导,学生们收集到了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综合加以分析,找出各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整个教学过程更像是一个学生通过学习测量长方体和地表面积的相关知识后的真实活动体验。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数学实践课堂的生活化数学实践理论教学模式需要长时间的探索,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意识。有效构建数学课堂教学生动灵活的学习情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己动手理论实践、创造方法应用、思考问题学习的综合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自身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维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问题生活化”的几点做法[J].学周刊,2016(27):162-163.

[2]姜庆喜.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问题及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20-121.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