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0-06-29 12:34赵海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71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赵海萍

【摘要】随着英语核心素养学习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课堂的研究理念也有了极大的改进。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提高。从简单的词汇到句子教学,慢慢深入到学生的阅读的篇章教学层面,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重词汇、轻篇章的做法。在本篇文章中,本人试图利用语篇分析理论,运用于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希望能为以后的阅读教学理清主要任务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以及《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程惠云,2018)。然而,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注重的是阅读中词汇、句意等的碎片化教学,而忽略了在阅读篇章的整体语篇上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但是根据近几年的广州市英语中考阅读理解问题类型的分析,即使词汇量赶上来了,但没有从篇章结构和作者的篇章意图上得到准确的分析,阅读理解的解题成效也是事倍功半的。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进行语篇分析理论的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研究,希望能给我们带来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概念和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到20世纪60年代,语篇分析才作为学科真正发展起来,并逐步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给今后的英语教学和英语语言研究提供基础(吴昊,2018 ),它打破了以往的以语法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法,提倡以语篇方式让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从构成角度进行分析,语篇分析包含语篇主题分析、文本分析、结构分析等诸多要素(吴昊,2018)。把语篇分析理论运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将会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带来不一样的教学策略和效果,会大大提高学生们对篇章的总体思想、结构和作者意图的理解,学生思维的條理性和完整性也将得到提升。

二、当前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

首先,我们结合近三年广州市中考的英语阅读理解内容进行分析:

阅读理解的考点方式统计如下:

从近三年的阅读理解题型上看,文章体裁、题材多样化,强化阅读的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引领作用,包括了人物传记或故事,生活故事,科普性的应用文,关于历史、环境、社会方面的说明文。本人拿2018年中考阅读理解文章内容作为例子。A篇是记叙文,以父母尊重孩子的兴趣选择与发展为主题;B篇是描述“餐馆”这一词的缘由与世界餐馆发展的历史的说明文;C篇是以环保为主题的新闻报道;D篇是图表应用文。这几篇文章的题材说明了需要我们的学生除了词汇量要充足以外,必须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从考点上分析,即使是考细节题,它也会用同义词来代替原文词语,或者用另外的一种表达代替。例如2018年26题Why didnt Lin choose to study photography?,是一道细节题,正确答案是A( It was too expensive), 它主要考察的是考生捕抓细节信息、推断句子含义的能力。 从第三段第二、三行“Although Lins family werent poor, they werent rich either, and a camera cost a lot of money. ”可知Lin没有选择摄影作为兴趣课的原因是摄影课要求每位同学要有一台照相机。虽然Lin的家庭算不上穷,但是也不太富裕,毕竟一台相机的价格不菲(2018,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以为能把词汇,句子搞懂了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没有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揣摩不到作者的思想和意图,对文章的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解决不了问题。

三、语篇分析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一)利用语篇分析中的语境分析技巧进行阅读教学

英语阅读中的语境包括文章内容所包含的情景和环境。语境分析着眼于对文章内容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所营造情境等诸多情况的研究,促使学生从更深层角度出发挖掘英语语篇中心内容、思想情感、写作目的、交际价值方面的内容(吴昊,2018)。

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语篇的文化背景。我们应该给学生做好阅读前的背景的介绍,做好铺垫。例如,上教牛津版教材的九年级上册U7里的Reading文章“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 的学习之前,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关于Mark Twin 的生平资料以及他的写作风格和作品。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课件,利用课前的几分钟分享其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然后再进行文章的阅读。想必学生在学习文章时就有了预知性和期待感。与此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更能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语篇所处的情景。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它的中心思想和特定的情景。我们要让学生感受文章中学者的意图和想法以及里面体会到的情景。例如同样的课文“Tom Sawyer paints the fence”,我们可以在学习文章以后,让学生对文中的对话进行表演,甚至可以进行一场别开新面的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感受到文章和作者的风趣幽默之处,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读后的续写,达到阅读的有效输出,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利用语篇分析中的宏观分析技巧进行阅读教学

每篇文章,特别是课文的文章都会有它为主题而展开的结构,学生能通过文中的要点和结构,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意思。如果学生只为了解决文章后面的几道问题而拼命地在文中找关键词或者关键句,往往只能是得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

例如,在上教牛津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的U8里的Reading文章 the gift ,我们要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那我们该从何下手呢?我们不能从文中的一个两个单词或句子就能总结出文章的主要思想,而是应该把文章细细的阅读,把文章分割成三部分。第一部分: Th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of the story. 第二部分:Della sold her hair and bought her husband a watch chain. 第三部分:Jim sold his watch and bought a set of combs for Della. 从中我们可以分析到,虽然这对夫妻家庭贫寒,但是仍然愿意为对方付出自己身上最贵重的物品。原因何在呢?原因就在于他们深深的爱着对方,这比什么都重要。这就是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思想。学生通过分段,了解每一段的中心思想,最后总结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找准机会,多给学生进行相关的训练,相信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能力将会与日俱增。

(三)利用语篇分析中的微观分析技巧进行阅读教学

在学习文章中,学生们不难发现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词汇或句子,一个词汇可能有很多的意思,一个句子可能放在不同的语篇中,它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宏观分析技巧是从文章的总体上整篇文章略读来掌握文章的主旨,而微观分析技巧则是从词汇、语句的关系进行分析,按照上下文的关联进行微观上的紧扣着文章大意而开展的深入学习,以便更好地掌握文章作者的意图。

例如,九年级上册U8 More Practice :the last leaf故事中对What was Johnsys  only hope?的理解,文章没有明显能找到精准的句子解释。但从文章的主旨和总体思路来看,还是能找出部分的蛛丝马迹的。例如: “Six,” said Johnsy. “There goes another one. There are only five left now.”“Leaves. On the ivy vine. I want to see the last one fall. Then Ill die.”同時应从全文的角度来看,Johnsy一心寻死,他的唯一寄托就是在外面的几片还没有凋零的树叶上面,树叶全部掉光的一天,就是他离开人世的那天。文章中到处充满了伤感和一丝丝的希望。如果我们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意和作者文章中话语的表达方式和用意。我们很难对文章有一个更准确更深入的把握。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地深入,要求我们加大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力度。如果我们坚持不懈的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假以时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素养一定会有长足的提高。

语篇分析法,不仅仅有利于课堂的阅读教学,它更加应该是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阅读素养的奠基石。我们应该给学生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以书本阅读为根据,引导学生广泛的阅读各类与初中阶段各话题有关的书籍或文章。只有大量的阅读摄入,学生们才能找到他们的阅读兴趣所在。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爱上英语阅读!

【参考文献】

[1]程惠云.英语阅读教学“碎片化”问题的案例分析及对策[J].英语学习, 2018(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吴昊.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

[5]2018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年报.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教育出版社.

[6]201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指导书.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