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2020-06-29 11:25田常青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形结合应用分析初中数学

田常青

【摘 要】 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下,在展开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自身的发展,更无法跟进新改革的新课教育内容。新时期的教育中,“数形结合”的思想已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因此,本文针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教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使其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数形结合”;初中数学;应用分析

数学对中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若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化发展。在当今社会的现代化环境中,单纯具备某方面的专业知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老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份优良的学习环境,借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一、“数形结合”在中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学方法来进行应用,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数学问题,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可以在数形结合思想的影响下不断提高。数学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它是需要长期的数学过程,在老师帮助下,同学们去认识数学和理解数学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完善,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几何价值观。几何是数形结合思想中应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解题图形,在数学的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去理解数学概念,解决计算类的数学难题。解决数学问题离不开有效的数学方法,数学的方法要和数学问题相结合来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让学生对初中的数学学习更感兴趣,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去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思维。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积极性和趣味性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多去关注学生数学解题水平的提高,忽略了学生自身数学思维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内容过于枯燥,教师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是一味地传授课本内容,学生机械化地进行学习,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不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过于宽泛,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会把数学课程的目标当成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教学目标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对教课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程度有一个具体的范围,但教学目标不应该是抽象的,而是要有具體的可操作性。在数学教学中,仅仅只是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数学教学目标片面化,使学生在课堂上得不到提高。

3.初中数学教师综合素质较低

初中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总体质量和水平。由于目前数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使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教学工作没有合理的规划。学校也缺乏重视,很少组织数学教师进行素质教育培训,教师的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提升。大多数数学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创新数学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数形结合”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1.将缥缈的有理数具象化

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开始的主要方向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在中学教学课堂中,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进和深入,初中数学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比如,教材例题中的一些已知条件不再仅用传统的文字来表达,而是将其隐藏在题目中变成隐性条件,让学生自己从题目当中去探索、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例如,当初中生接触对称点这个词语的时候,会觉得特别迷茫和难以理解。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从学生日常生活能经常接触到的窗花知识入手,并且将其概念引入数学当中,可以让学生尝试剪窗花,找到图中的对称点。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2.将抽象的函数概念直观地教授给学生

初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的过程中,很难理解那些较抽象的数学知识与概念。在实际运用数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难度,通常无法有效地调动有关知识。在课堂上,老师通过函数图形的展示为学生创设一些情境问题,组织同学形成讨论小组共同分析函数问题,以此保证学生能有效理解数学的概念,进而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函数问题的时候,就能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来优化数学教学方法。传统函数教学中学生多是代入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得出答案的效率比较低。因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函数图像在坐标系上画出,函数的单调性就能直观地展现在图像中,让学生对函数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便是“数形结合”在函数中的实际应用,老师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达到逐渐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目的。

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

对高中数学能够有更深入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采取数形结合的思维去解题。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普遍存在畏惧心理,认为数学比较难,不容易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解题思路,能够将数学中的难题简单化,使学生能够从中找到简易的解题方法。但是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解题思路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能够将自己的传统解题方法扩展成简易的数学解题思路,慢慢培养出数形结合的思维。

在中学这个阶段,老师利用“数形结合”的教育方法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转换能力和解决数学应用分析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教育思想,加强锻炼中学生的形与数的转换能力,才会使学生直观地去解决数学问题,还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为学生日后学习更加深奥的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增廷.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分析[J].考试周刊,2019(40):95.

[2]陈振杰.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19(20):94.

猜你喜欢
数形结合应用分析初中数学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解析几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妙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中职数学解题思维探讨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