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留白,让小学数学课堂异彩纷呈

2020-06-29 11:25赖建华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留白课堂导入

赖建华

【摘 要】 课堂留白是一门教学艺术,可以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知识内化的空间,亦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巧妙地运用留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异彩纷呈。

【关键词】 留白;课堂导入;探究新知;认知冲突

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授课时,常常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预设课堂生成,有意地将某些知识留下不讲,给学生留下暂时性知识空白,再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体验、感受和顿悟,以此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下面笔者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课堂中巧妙运用课堂留白。

一、在课堂导入处留白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课堂导入有利于营造活跃氛围,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增添课堂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为创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利用好新课铺垫孕育最佳教学时刻,在学生情绪兴奋、思维活跃时,提出问题,让学生直面难点,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这样既能加深理解、记忆深刻,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面积》一课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揭示课题之后,并不做任何复习铺垫,直接给每个学生分发一个组合图形卡片,让学生计算它的面积。在学生新旧知识的断层处,教师没有铺路搭桥,学生拿到学具顿时陷入迷惘:怎样计算它的面积?从哪里入手?当学生看到这个不完整的组合图形时,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美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

二、在探究新知处留白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他们经历发现空白,填补空白,探究未知,发现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事半功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切莫急于讲解,直白给出答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努力为学生提供尽情操作的空间,让他们在观察分析、动手实践中把抽象的、静止的知识变为形象的、动态的,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把知识内化,在实践中体验、感受,解决问题。

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半时》这个知识点时,教师用钟面向学生展示7:30这个时刻,让学生先观察,再说一说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几分?有学生说是7时半,有学生说是8时半……此时,教师没有急于给出正确答案,也不急于讲解问题,而是根据答案把学生分成两个队,让他们展开辩论,引导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钟,动手拨一拨(从7时始拨动至7时30分,让学生直观认识半时)。通过动手实践拨时刻,学生在获取丰富的经验后豁然开朗,疑惑一下被解开。学生不仅知道这个时刻是7时半,而且还能振振有词地表述7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着7和8的中间。如果是8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着8和9的中间。有的学生还小结出:看清楚分针是不是指向6,再看时针过了几,就能确定是几时半。

在探究过程中留出空白,让学生利用学具钟面进行观察、思考、实践、讨论,学生不仅能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会交流,倾听不同意见,主动接纳正确结果,明白问题实质,还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机会,学生才能自主探索,思考、交流、讨论,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发展,提升探究问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在重点难点处留白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不能簡单地传授给学生知识,要提倡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生成,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思考,自主建构知识模块。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读法》的教学中,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先出示一组数据:918、600、2000、9250、72、1006、7019、4、508、4907、3900、2861,让学生根据“有没有零”“中间有零的”或“末尾有零的”把这12个数分成三类,再分别指导这三类数字的读法。经过两三分钟的读数之后,有一位小女孩举起小手问:“老师,‘5090属于‘中间有零的还是属于‘末尾有零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炸开了锅,很多学生对5090的分类产生了疑问:“是呀是呀!老师,5090是属于哪一类数字呢?”教师借此课堂生成,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一致认为5090属于中间有零的也属于末尾有零的。接着引导学生归类,再教学几千零几十数字的读法。

课堂上没有直接将中间末尾有零的数参与分类,在教学重点难点处留白,让学生自主发现,引导学生主动探探究学习几千零几十数字的读法,不仅使学习印象深刻,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类思想的启蒙教育,水到渠成。

四、在认知冲突处留白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即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问题发生冲突。它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促使他们去寻找协调、解决问题的途径,让学生的思维在跌宕中升华。

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利用割补法让他们明白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变小,直观地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练习延伸时,教师设计一道与新授知识冲突的练习题: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会怎样变化,它的面积呢?学生纷纷举起手来回答,答案却各不相同,有说周长和面积都不变,有说周长和面积都变化,有说周长变,面积会不变,也有说周长不变,面积会变……听到他们回答,教师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拿出可活动的平行四边形学具,分小组研究探索,拉伸平行四边形的高度,观察图形面积的变化,最后汇报各自的研究结果。学生在实践研究后,统一认识到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一个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会变大。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认知冲突,把握好学生的认识规律,灵活地运用学生思维的冲突点,巧妙地设置留白,让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与问题情境中所提供的信息经过思考、进行对比之后,达成共识,使课堂学习气氛高涨。

【参考文献】

[1]许彬.留白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效应[J].数学教学通讯,2017(01).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留白课堂导入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让语言思维向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