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联合药线点灸治疗产后急性单纯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07-03 02:22应德美杨太敏赵朝庭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6期
关键词:单纯性乳腺炎乳房

应德美 李 婷 何 舟 杨太敏 赵朝庭△

(1.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重庆 400037;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重庆 400015;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产后急性单纯性乳腺炎是产褥期乳腺疾病,是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原因,可直接导致化脓性乳腺等严重后果[1-3]。常规采用药物外敷和电磁谱理疗仪治疗临床疗效不佳。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和药线点灸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参考《乳腺疾病诊治》和《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急性单纯性乳腺炎诊断标准[4-5];患者及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产后伴有严重抑郁和焦虑者;急性乳腺炎已经进入化脓和脓溃阶段者;产后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和其他不适合接受针刺的其他病症者;乳房曾做假体植入手术者;可疑乳腺肿瘤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到新桥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医院针灸门诊、妇产科门诊及病房确诊为产后急性单纯性乳腺炎患者58例,年龄≥20岁,产后≤2个月。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7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病变症状评分及初产/经产妇构成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包括中药外敷、电磁红外理疗、乳房保健的综合策略[6-7]。1)药物外敷:按照1∶1∶1比例将制大黄、生大黄及芒硝碾成细粉后,用白醋调节均匀后,敷于乳房硬结处,每天调敷时间不少于4 h。2)电磁红外理疗:重庆仙鹤牌特定电磁波理疗仪CQ-29N对乳腺进行理疗,加速调敷药物治疗功效。照射温度调节至41℃左右,以患者感受舒适为宜,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患者皮肤被灼伤。每次治疗30 min,每日2次。3)乳房保健策略:包括产后乳房保健、母乳喂养指导以及乳房按摩。乳房按摩规范:患者取坐位,左手托起患侧乳房,先通过右手大拇指由肿块外缘向乳头方向逐步推挤至乳晕下方乳窦处,再用右手拇指及食指相对放置在乳晕外缘,向胸壁方向轻压,采用一定节律的挤压、舒张交替的方式将淤堵乳汁从乳头排出。每次操作15 min,每日2次,若肿胀包块开始变软有波动感,须停止乳房按摩。治疗组则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增加针刺+药线点灸,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针刺治疗:患者仰卧位,正面取内关、少泽、足三里、丰隆、太冲及膻中穴,背侧取厥阴俞、肝胃俞和肩井穴。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25 mm一次性针灸针进针后除少泽穴外均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期间每10分钟行针1次。药线点灸:针刺后在针刺取穴处进行药线点灸3壮,并将乳腺包块边界按照梅花形进行点灸。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4 观察指标 参照乳腺疼痛评估常用方法[8-9],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产后急性单纯性乳腺炎疼痛程度,乳房无疼痛为0分,疼痛无法忍受为10分。对乳腺质地状态采用Ⅲ度分级法进行评估[8-9],Ⅰ度为乳房质地如触及嘴唇或有轻微疼痛;Ⅱ度为乳腺硬度如触及鼻头,且伴有中等程度疼痛;Ⅲ度为乳腺硬度如按压额头,并伴有严重疼痛。

1.5 疗效标准 根据《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5]拟定。痊愈:排乳通畅,胀痛及红肿硬结消失。显效:乳汁通畅,胀痛消失,乳腺硬结包块缩小超过1/2,皮温正常。有效:排乳基本通畅,胀痛减轻,硬结缩小不足1/2,皮温正常。无效:排乳不畅,胀痛无减轻,硬结无缩小甚至增大或脓肿,皮温或体温升高。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乳腺疼痛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组在针刺第1次后较治疗前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治疗3 d后才出现同样的变化,提示治疗组对疼痛的控制起效更迅速。治疗组在治疗3 d后较对照组对疼痛的控制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乳腺疼痛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乳腺疼痛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31 27针刺前6.08±1.38 6.00±1.35针刺1 d 4.13±1.36*5.00±2.27针刺3 d 2.88±1.13*△4.25±1.49*针刺5 d 1.38±0.59*△3.50±0.50

2.3 两组乳腺质感分级比较 见表3。治疗5次后治疗组与对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乳腺质感分级比较(n)

2.4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见表4。治疗组对于急性乳腺炎的炎症状态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s)

组别观察组(n=31)对照组(n=2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C反应蛋白(mg/L)63.44±15.93 29.36±11.56△57.29±12.46 41.17±9.09白细胞(×109/L)15.43±3.21 9.18±2.81△14.78±3.42 13.29±2.99

2.5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5。治疗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5 两组疗效总体情况比较(n)

3 讨论

产后急性单纯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2~6周,主要由于乳汁淤积和细菌侵入导致乳腺管内部及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患者多是处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以初产妇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感觉乳房胀痛、局部红肿、发热,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炎症发展,患者可能出现寒战、高热、脉搏加快、淋巴结肿大、压痛、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10]。在临床诊治中,产后女性因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应,在病症控制中口服药物治疗的意愿较低,患者更倾向于中药、硫酸镁等外敷结合手法按摩等物理治疗,但疗效不明确。

产后急性单纯性乳腺炎是急性乳腺炎的早期症状,属于中医学“妒乳”“乳痈”范畴。该病多因产后气血亏虚,情志失调、肥甘厚味致使胃经气血运行不畅与乳汁互结,阻塞乳络,热盛肉腐而成乳痈[4]。少泽穴是通乳经验要穴,配合乳房病症效穴肩井,可以起到疏通乳络的效果。内关、足三里及太冲则针对乳病经络气血阻滞而设。丰隆有化痰祛瘀之功效,有助于预防乳痈的形成。膻中气会,局部取穴可行胸中之气,具有改善乳房气机阻滞的功效,也是改善情绪、治疗一切气病最常用穴位。背部俞穴是针对乳痈形成的脏腑病机对应选穴,同时根据“病在阴取之阳”的取穴配穴思路[11-12]。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药线点灸能提高CD3+、CD4+及CD4+/CD8+的比值水平,对T细胞免疫有调节作用[13];能增加白细胞介素-10的分泌,减少神经损伤部位的疼痛[14];能调控应激活化蛋白激酶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15];能调控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达到止痛的作用[16]。故药线点灸具有抗炎、调节免疫、止痛的作用,这与急性产后急性单纯性乳腺炎的发病机制契合,故而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药物敷贴和热疗基础上增加针灸加药线点灸对治疗单纯性乳腺炎疼痛和包块,具有起效更快、疗效更佳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因治疗时间较短、缺乏随访等因素,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且针刺少泽和药线点灸有一定疼痛,可能使产妇感受到精神压力,因此需进一步优化方案、减少针灸疼痛。

猜你喜欢
单纯性乳腺炎乳房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微创小切口术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0~3 岁单纯性肥胖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