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三部曲

2020-07-04 02:52邵巧倍王金立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18期
关键词:高中生

邵巧倍?王金立

〔关键词〕爱情课;高中生;爱情三角形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8-0042-04

【活动理念】

高中阶段是性别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正值高二的学生,大部分已经体验过对异性的好奇、好感、迷恋、喜欢,对爱情有着复杂的情感体验:渴望、害怕、迷茫、挫败,等等。一方面,为了获得更多来自自己倾心的异性的关注,他们会卖力地“秀”自己;另一方面,他们时时会陷入困惑:“自己的感觉到底是喜欢还是爱?要不要向对方表明心意?要不要接受对方的心意?有了爱的感觉,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本活动课依托电影《爱情麻辣烫》中《声音的故事》这一视频材料,设置了“爱的困惑”“爱的选择”“爱的成长”三个场景,串成“爱的三部曲”,学生之间进行观点碰撞,同时将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中关于爱的内涵和爱的品质的观点贯穿全课,引导学生提炼出高中阶段的爱情观:“为美好的爱情,努力成为值得爱和有能力爱的人”。引导学生为了心中美丽的爱情理性选择,学会自我负责,并激发为爱成长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面临爱的困惑时,学会区分“喜欢”和“爱”在程度上的差异;

2.面临爱的选择时,尝试作出更加周全的行为决策;

3.面临爱的成长时,尝试理解“真爱三维度”,并为爱成长。

【活动准备】

1.场地:每个学生一把凳子,不需要桌子,全班围成一个大圈,或随机分组围坐,随时可调整座位;

2.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便利贴或心形卡纸,每人一支笔;

3.随机抽学号小软件;

4.电影 《爱情麻辣烫》中《声音的故事》相关视频片段剪辑。

【活动过程】

一、团体暖身阶段:“你好,谢谢”

游戏规则: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大圈,每个人朝向圈内坐,老师启动随机抽学号小软件,当抽到某个学号时,该同学立即起立,找出自己左手边第2位同学和右手边第2位同学,跟Ta握手说“你好”并热情拥抱,然后说谢谢。已经报过学号和被握手、拥抱过的同学朝向圈外坐,不参与下一轮互动,直到全班同学都朝外为止。

教师:为什么和同性同学握手、拥抱时我们比较轻松,而不得不与异性同学握手和拥抱时我们会有点尴尬?一方面,我们渴望得到异性同学的关注,期待在游戏中得到Ta们的拥抱;另一方面,当真的有机会去拥抱Ta们时,我们却又犹豫不决。若有人问:哪一时期的男女交往最具美感?答案无疑是青春期。青春期的美好在于对异性的敏感,在于对两性界限的迷惑,在于朦朦胧胧的感觉和忽远忽近的距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爱情”这个话题:“爱的三部曲”。

设计意图:以“抱团取暖”的心理游戏,快速活跃课堂气氛,呈现高中时期两性互动与交往时的特点,导入本课主题。

二、团体转换阶段:爱的困惑

教师:老师认识一个男生,他叫王艾,最近,他为爱困惑不已,我们一起来帮他看一看。

(一)播放视频1:《爱的困惑》

王艾从小痴迷于各种声音,从高一开始他迷上了同班一个女生玲玲的声音:“不知怎么的,我被她的声音迷住了,对我来说,其他声音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这种感觉,我还从来没有过。真的,她的一举一动都那么吸引我,她的每一种声音,我都不想放过,我要把它们录下来,存在心里。”

(二)同伴研讨:喜欢与真爱

研讨话题1:王艾对玲玲的感觉究竟是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好感、迷恋、喜欢……

教师:我们可能会因为Ta长得漂亮帅气而喜欢Ta,也可能因为Ta打篮球跳舞好而喜欢Ta,还可能因为Ta学习成绩特别棒比赛得奖而喜欢Ta,甚至因为坐得比较近彼此熟悉而喜欢Ta。

研讨话题2:“喜欢”和“爱”有什么区别?

学生讨论。

教师:“喜欢”与“爱”都是能为我们带来愉悦感受的积极情感,有一首小诗很形象地描述了两者的区别:“喜欢一朵花,你会摘下它;爱一朵花,你会浇灌它。”喜欢是浅浅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喜欢一个人,却不一定爱Ta;爱一个人,就一定会先喜欢Ta。喜欢一个人,是看到了Ta的优点;爱一个人,是包容Ta的全部缺點。喜欢一个人,更希望拥有Ta;爱一个人,却更多为Ta的成长考虑。

研讨话题3:什么是真正的爱呢?

学生思考。

教师:爱情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他《爱的艺术》一书中说:“爱是对我们所爱者的生命及其成长的关怀!”当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会更多地给予、呵护和成全,为了Ta的成长和幸福不懈努力。“爱”比“喜欢”更深刻而伟大。从小到大,我们就被来自各方的各种爱包围着,我们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世界。但是,高中阶段的我们,做好了无条件给予的准备了吗?

(三)知识拓展:爱的三要素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提出过一个广为人知的爱情三角形理论,他认为,构成真爱的要素有三个:激情(Passion)、亲密(Intimacy)、承诺(Commitment)。

激情:引向浪漫爱情的内驱力,我们可以当它是生理吸引,或者是性爱。激情是爱情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激情就像爱情的发动机,在这个故事中表现为王艾对玲玲心动的感觉。

亲密:亲近的感觉,你只能和Ta分享不能和别人分享的秘密。爱情的结合源于相互之间的默契。亲密就像爱情的油箱,在这个故事中表现为王艾向玲玲表白心意以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承诺:愿意为一段恋爱关系贴上标签,作出承诺来维持这段关系。爱情的长度更多取决于承诺。承诺就像爱情的安全气囊,但是表白或接受表白等于承诺吗?

教师:具备激情、亲密、承诺这三个成分的爱可谓真爱。处于高中阶段的我们最无法给出的就是承诺。真爱的承诺绝不是空头支票,也绝不是简单的表白或接受,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努力。因为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情感。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我们会觉得自己对对方负有责任,这种责任感让我们对爱既期盼又谨慎,不敢贸然作出承诺。我们最关心的不是“如何才能得到Ta”,而是“如何才能给Ta幸福”。所以,最真的爱往往也最难以启齿。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帮助学生进行“情感澄清”,减少两性交往中的情感困惑。引导学生分辨“喜欢”与“爱”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爱”的积极和正向价值——对对方生命及成长的关心与呵护。在此基础上,将课堂引向下一个环节——爱的选择。

三、团体工作阶段:爱的选择

教师:面临爱的困惑的王艾,接下来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场景。

(一)播放视频2:《爱的选择》

王艾沉迷于自己对玲玲的这种感觉,从此开始变得有点儿“怪”。他开始有意无意地出现在玲玲身边,常常制造偶遇,并偷偷用录音机录下玲玲的各种声音:朗读课文的声音、欢快的笑声、没头没脑的对话,并将这些声音剪辑制作成了一盘特别的录音带。

王艾:“你喜欢和我在一起吗?”

玲玲:“喜欢呀!”

王艾:“真的喜欢吗?”

玲玲:“真的喜欢呀,怎么啦?”

(二)行动选择:表达还是不表达?

行动选择1:假如你是王艾,要不要向玲玲表达自己的心意?

请同学们按照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分组坐:选择“表达”的坐在一起,选择“不表达”的坐在一起。然后小组内讨论如此选择的理由,之后班级内进行观点碰撞。

学生讨论A:选择“表达”的可能理由——

(1)不表达心里会憋得难受;

(2)会在不确定的感觉中痛苦挣扎更久;

(3)说不定对方就等着我主动表达,不想错失机会;

(4)说出自己的心意,把决定权交给对方;

(5)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魅力;

(6)心动的感觉以后说不定就没了,应及时把握;

(7)给双方创造进一步相互了解的机会。

学生讨论B:选择“不表达”的可能理由——

(1)不太了解对方;

(2)没有时间和精力谈恋爱;

(3)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勇气;

(4)这种不确定的朦胧的感觉就很好;

(5)一旦告白,会给对方带来困扰;

(6)万一进一步了解后发现不合适,连朋友都做不了;

(7)不想为了解除当前的小烦恼,给双方带来更大的困扰。

教师: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正确的选择,只有在当时看来更加适合的选择。选择“表达”的小组,更多关注当前自己的感受;选择“不表达”的小组,更多关注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希望大家通过双方观点的碰撞,在对方的观点阐述中有所收获。

行动选择2:假如给大家再次选择的机会,你会改变之前的想法吗?为什么?

学生可以重新选择,并换座位。

(三)知识拓展:爱的七种类型

教师:根据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由三个要素中的一个及以上要素可以组合成七种爱的类型,我们可以根据双方的关系进展,来评估一下目前双方关系的类型及缺失的那个要素。

(1)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没有亲密和承诺;

(2)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

(3)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没有亲密和激情。

(4)浪漫式爱情:只有亲密关系和激情体验,没有承诺;

(5)伴侣式爱情:只有亲密关系和承诺,没有激情;

(6)愚蠢式爱情: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关系;

(7)完美的爱情:同时具备激情、承诺和亲密。

教师:我个人觉得这七种类型也可以理解成爱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具备一个要素,第二阶段具备两个要素,第三阶段具备三个要素。对爱的三个要素的逐步完善体验的过程,也正是我们自身成长的过程。正如《年少的爱》这首小诗所表达的:

当我们青春年少,

上天赐我们以真情,

并不是要让我们享受爱情,

而是要让我们成长为一个“可爱”的人!

教师:这里的“可爱”有两重意思——Lovely:具备爱的品质,能够吸引对方,并值得对方去爱;Lovable:具备爱的能力,有能力爱自己,有更多的能力去爱别人。或许年轻的我們现在就很Lovely,那么Lovable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讨论王艾是否应该作出表白这一行动选择,引导学生去看到“恋爱”双方彼此的感受和需要;然后,引入斯腾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让学生懂得真爱是有条件的,引发学生对于“当前是否具备充分的爱的条件”的现实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在面对“爱”的问题时,态度应“审慎”。

四、团体结束阶段:爱的成长

(一)播放视频3:《爱的成长》

王艾最终还是选择表达自己的心意,玲玲收到了王艾悄悄放在文具盒里的录音带,回家认真地听了很久,也想了很久。王艾约玲玲在某天某时到某地和他见一面。

(二)行动选择:如何回应助成长?

教师:假如你是玲玲,你会选择接受还是拒绝?接下来如何回应王艾,既不委屈自己,又不伤害对方,同时能够维护双方的成长?请在心形卡纸上,以玲玲的身份给王艾写一封回信。

教师:选择接受,那是一种等待的接受,给双方提供一个互相了解、各自成长的机会;选择不接受,但内心仍然感激对方那么喜欢自己,希望双方更加努力完善自己,等以后具备爱的品质并有足够爱的能力时,若能彼此遇见,便愈加美好。爱别人和爱自己互不矛盾,真正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是先学会爱自己的人。如何自爱又不伤人,这是在座各位同学都要学习的功课。朦胧的爱意、伤感的思念、缠绵的暗恋、莽撞的表白,让人心动、感慨;理智的坚守、平和的心态、成熟的人格、远大的目光,更让人欣赏、赞叹。期望在座的每一位少男少女,能在最美好的年华里修炼自己爱的品质和爱的能力,努力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值得别人爱”和“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同时给成长中的对方足够的修炼爱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在将来的某一天,两个同样“可爱”的人,一起创造一段有真爱的爱情故事。在时机成熟之前,我们应尽可能朝着促进双方成长的方向不断前进,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变得“可爱”无比!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将“爱情”这个课题与学生当前的发展进行联结,帮助学生澄清当前的情感发展目标——为爱成长,提升学生处理现实中的爱情困惑的能力。

【活動反思】

爱情到底是什么?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也是高中生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初入职场,我给学生写了一封信《爱,你准备好了吗?》,之后又给学生上了一节课“爱的准备”,但一直无法让自己满意。2011年,我和好友王金立同台竞技,她上的正好是“喜欢还是爱”这样一节高中生爱情启蒙课。听完课,我被王老师的视角深深吸引,对于高中生爱情课的设计思路也慢慢打开。

如何在爱情课上让师生双方敞开心扉共同收获成长呢?这是我在设计“爱的三部曲”这节课的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节课抓取了高中生在亲密关系建立初期常常面临的三个选择:喜欢还是爱?要不要表白?要不要接受?难点在于如何阐释真爱的内涵,特别是斯腾伯格爱情三角形理论中的“承诺”这个要素,对处于“爱情练习期”的高中生来说,很难领会它真正的含义。2013年11月,这节课荣获浙江省心理教育技能大赛中学组一等奖。赛后有听课教师反馈,把这节课作为常规课去开展,一节课时间远远不够,学生对于这个话题的热情和演绎大大超过预期。所以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内,我在这节课的基础上设计了“高中生爱情课系列十八课”,并编写了教材《为爱成长——高中生爱情课》。2015年10月,这堂课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心理课大赛中荣获高中组冠军。2020年,当我对于这个话题有了更多体验和思考后,我们觉得是时候把这节课分享给大家了。

【专家点评】

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决定了浅层次的心理课是难以被他们认可的,所以高中生的心理辅导课一定要上出应有的深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对辅导理念要有深入的思考;其次,要摸准学生的心灵脉搏,将问题设计在具有争议性的交汇点上,方可激发出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将他们潜在的智慧和真实的内心体验充分发掘出来,并在团体动力的推动下,将这些宝贵的资源加以放大。这样优秀的心理课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爱的三部曲”这节课,在推进过程中也有“三部曲”。

1.第一部曲:教师的成长。教师在课前对于“爱情”有充分深入的思考,所以我们能感受到整节课对于问题的设计特别精炼简洁,每个问题讨论结束后都会集合知识拓展引人深思,像珍珠般闪闪发光,令人回味无穷。

2.第二部曲:学生的成长。这节课的录像2014年就被收入《心理辅导课优秀课例实录与点评》(中学版)并正式出版。大家如果有机会观看这节录像课,就会发现学生对于爱情的讨论已经上升到了一定的思维高度,同时也达成了团体动力的张力强度。现场氛围安全信任,学生发言大胆真诚,教师铺垫、回应到位,现场生成资源可遇不可求。

3.第三部曲:师生共同成长。有人认为一节好的心理课是教师带动学生成长,但是这节课,你会发现学生的演绎也同时带动了教师的成长。就像这节课的灵魂“为爱成长”一样,师生双方收获了各自内在的成长,共同努力成长为更加“可爱”的具有“爱的品质”和“爱的能力”的人。

不足之处:对爱情三角形理论中的第三个要素“承诺”投入的时间太少,而“承诺”应该是爱情中最核心的要素,如果时间允许,应该再展开讨论。

点评专家:钟志农,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

(作者单位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宁波,315104;2.浙江省镇海中学,宁波,3152000)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研究
项目教学模式下高中生计算思维的培养策略
高中生校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及对策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析高中英语教学中激发高中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