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之窗

2020-07-04 03:22
党史博览 2020年4期
关键词:拱北横琴解放区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为了否定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挖空心思抹杀毛泽东军事思想代表作——《论持久战》的创新性价值。他们以蒋百里的《国防论》和《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在前,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在后为由,诬称后者是“抄袭”。但是,只要将这三本书从内容上加以比照,“抄袭说”就会不攻自破。

《国防论》问世于全国性抗战前夕。毛泽东在写《论持久战》之前应该看过《国防论》。因为1937年12月28日毛泽东曾写信给郭化若,要他研究战略问题时看看蒋百里的《国防论》。然而《国防论》的主要内容是论国防而不是论持久战,虽谈到若干持久战的观点,但没有也不可能系统论述为什么要实行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更不可能论及持久战中的游击战问题。

《陈诚将军持久抗战论》出版于1937年11月。该书第21页至26页是郭沫若的文章,第27页至31页是《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会工作纲要(草案)》,第32页至50页是张闻天的文章,第51页至56页是中共抗日十大纲领,第57页至64页是国外文章的翻译稿,第65页至68页是史良的文章。只有第1页至20页约6000字是陈诚的作品,都是选自发表在《救国时报》上的宣传文章。其中虽提到持久战与消耗战,但与毛泽东所深入论述的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完全无法相比。

(夏雨摘自《党的文献》2019年第3期,曹应旺文)

政治家周恩来的独特之处

作为一个政治家,周恩来有四点独特之处。

第一,顾全大局,深明大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周恩来曾有机会成为党的最高领导者,但他认为自己并非帅才,而全力支持毛泽东做党的领袖。另一个例子是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时,关于1921年参加在欧洲成立的少年共产党党员的党龄应从何时算起,有些争论,此事涉及这些人是否应作为党的创建者。周恩来主动表示,他的党龄从1922年算起,从而平息了争论。

第二,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并在道德方面高度自律。在工作方面,他对部下要求严格,对自己要求更严格。在个人生活方面,他始终保持着道德上的高度自律。他的这种作风影响了在他身边工作过的很多人。

第三,能忍辱负重,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艰难时刻,如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共党内意见最为分歧的时期,特别是后来的“文革”时期,周恩来都是维系党的团结、国家团结的支柱,同时也是保持党和国家工作运转的核心。

第四,教养和魅力兼备,具有仁爱之心,善解人意,大爱为民。周恩来的魅力与他的教养分不开,而他的教养突出表现在对于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无论是对外国政要,还是对普通百姓。在许多外国人眼中,他是一位受到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熏陶的领导人。而与周恩来有过接触和交往的人,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群众,印象最深的往往是他对别人发自内心的关爱。

(冬阳摘自《北京日报》2019年8月12日,章百家文)

港珠澳大桥西端珠海方落脚点的选址

珠海希望港珠澳大桥登陆点选在横琴岛,带动横琴的发展。但是,横琴在澳门的西边,相当于澳门的后门。珠海的想法显然让澳门有点儿“不高兴”。

为避免与珠海正面“交战”,澳门采取迂回战术,只强调自己的落点首选放在明珠点,这又与珠海的横琴点南辕北辙。这样一来,珠澳双方的落点方案又成为前期协调工作的一个结。

拱北是珠海经济、商业的兴起地之一,每天平均有三四十万人通过拱北口岸,而且拱北是珠海的金融、商业区和最繁华的闹市区之一,桥在拱北落脚,会遇到诸多交通难题。

2004年5月的一天,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港珠澳大桥初步设计总设计师孟凡超和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总工程师苏权科对备选方案上的登陆点进行实地勘察。他们沿着澳门海岸跑了一圈无果,正欲返回珠海,恰好在澳门口岸和拱北口岸之间发现有一块地方,他俩拿步子来回量了几次,有六七十米。

“能不能从这地底下穿过去?穿过拱北以后,再从前面出来,再连到我们的陆上去,这样的话不是不影响澳门了吗?”孟凡超对苏权科说。

“这个办法好,穿过拱北以后,也可以通过横琴大桥连接到横琴。”他们有了共识。随后,这个备选方案经过专家论证,最终成为港珠澳大桥西端珠海方的落脚点。

(众舟摘自《炎黄春秋》2019年第7期,曾平标文)

“摸着石头过河”的来历

“摸着石头过河”,许多人认为这是邓小平的原创。事实果真如此吗?

“摸着石头过河”原是一句民间歇后语,完整地说是“摸着石头过河——踩稳一步,再迈一步”或者“摸着石头过河——求稳当”。这句歇后语被借用来表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表示面对新事物要本着稳妥的态度,进行探索。

这句话很早就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报道和正式文件中,如1965年6月6日《人民日报》讲道“搞生产要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调查研究,摸到了落脚的一个个石头,才能一步一步走到彼岸,完成任务”。农业部《关于一九五九年农业生产的几点意见》指出:“实行少种高产多收的方针和耕地三三制的偉大理想,必须有步骤,必须是‘摸着石头过河。”可见人们很早就对这句话比较熟悉。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材料也常引用这句话,如1981年10月国务院《关于实行工业生产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实行经济责任制,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领导,要摸着石头过河,水深水浅还不很清楚,要走一步看一步。”报告引用“摸着石头过河”,生动、准确地表达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要探索着前进。

(筱蕾摘自《学习时报》2018年4月9日,王达阳文)

蒋介石为什么要选择围攻中原解放区作为发动全面内战的起点

1946年,长江以南的解放军主力基本上已遵照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从原有根据地北撤。而在长江以北,离长江较近、被国民党看作“眼中钉”的主要是中原和苏中两块解放区。

中原解放区地处鄂东北和豫东南,南临武汉和长江,平汉铁路从这里通过,可以威胁武汉,又是国民党军沿平汉铁路北上进攻华北的必经之地。国民党军想大举北上,要首先扫清这个“障碍”。1947年11月,陈毅在淮阳汲冢地区会见中原突围部分干部时说:“如果没有中原部队的战略牵制,那就很可能没有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和华东七战七捷的胜利。”

中原解放区和苏中解放区还有一个重要区别:人民解放军经过抗日战争,已经“形成了六个大的作战区域,即晋冀鲁豫、华东、东北、晋察冀、晋绥、中原六大解放区”。其他五个解放区都相互连接,解放军可以彼此接应,进退自如,只有中原解放区孤悬在南,处于国民党军队重兵包围之中,不能和其他解放区相通。这也是国民党当局选择从这里首先下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逢周摘自《中共党史研究》2019年第2期,金冲及文)

歌曲《我的中国心》是如何走上春晚舞台的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邓小平提出采用“一国两制”的方案收回香港主权。经过双方反复磋商,最终达成共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香港问题。消息一经传出,国人无比振奋。但在同年,日本文部省在中小学教科书中篡改了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香港著名词作家黄霑义愤填膺,当即提笔写下“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希望借此凝聚人心,振奋海内外华人的民族精神。《我的中国心》歌词创作完成后,由作曲家王福龄谱曲,邀请张明敏用普通话演唱录制,并以主打歌《我的中国心》作为专辑名称,于1982年11月公开出版发行。

1984年,中央电视台开始着手第二届春晚的筹备。总导演黃一鹤偶然间看到《光明日报》上有关香港回归的长篇报道,突发奇想,认为春晚应当是全球华人共同的文化活动,可以尝试邀请香港、澳门、台湾的演艺界人士共襄盛举。但是内地与香港等地文艺界隔绝多年,彼此十分陌生。黄一鹤派副导演袁德旺南下到深圳采风,当地随行司机在车内播放的一首歌曲引起了袁德旺的注意——正是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如获至宝的导演组经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人员的多方联络沟通,最终成功以官方之名义邀请张明敏来内地参加春晚。

1984年2月1日晚,张明敏等三位港台艺人第一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其中,张明敏演唱了歌曲《我的中国心》。

(中文摘自《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9日,余亚飞文)

猜你喜欢
拱北横琴解放区
解放区的天
多姿多彩的横琴
拱北隧道电力载波智能调光系统
珠海横琴铁建广场
拱北隧道智能诱导系统
拱北隧道排水泵控制方案优化设计浅析
澳门单牌车入境珠海横琴政策落地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
横琴房价六年翻五倍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