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深度数学学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2020-07-04 14:21凌志红
小学时代·下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凌志红

【摘  要】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数学学习十分重要,学生只有在深度化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才能促进自身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引导“自我导航”,促进深度参与,引导自主探究,促进深度建构,引导总结归纳,促进深度反思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核心素养

学生徜徉在数学世界时,既能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养成一定的学习技能,比如,逻辑判断、抽象思维、想象创新等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的学习技能,就能够更好地学习其他科目。因此可以说,数学在整个的教育教学中是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重要的学科。在教育的黄金阶段,即小学时期,教师务必要视情况而定,择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切实做好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引导“自我导航”,促进深度参与

深度学习具有显著性、参与性、体验性等特征。其中参与性是深度学习的第一要义。如果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无论教师的教学准备多么充分,设计多么新颖,都不可能实现深度学习。内因和外因共同影响事物的进程,但前者才是根本,后者只是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所蕴含的道理。因此,要实现深度学习,必须将学生的自主性放到第一位。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加以指引,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参与性强调深度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事物有所感知,有所体验,进而产生思考和想象。也就是说,学生的这一系列行为和动作才是深度学习的参与性所强调的具体内容,参与性不过是这些行为和动作的外在表现而已。

例如,张齐华老师在进行“百分数的认识”的教学时,将学习任务的提出交给了学生。“何为百分数?”“百分数该读作什么,又该写成什么?”“分数和百分数的学习是否会有冲突?”“实际的生活中百分数有何体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学生提出这些问题后,教师加以指导,进行总结归纳,最终明确了学习方向:为什么要学习百分数、百分数的定义、分数和百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深度学习,共同探讨百分数的意义。而后,教师将课本知识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比如:分析学生的近视率,引导学生科学用眼;分析森林的覆盖率,引导学生爱护环境,植树造林;分析食品材料的百分率,引导学生明辨健康食物等。将具体的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可以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入手,明确学习百分数的意义,进而获取有更价值的信息,增强辨别能力。

深度学习的参与性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并非教师指挥学生学习,也并非学生单纯地依照教师的指挥进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展开深度对话,实现高效的交流和沟通,让学生的学习从“为你学习、为我学习”变成“为我们学习”。学生只有沉浸在学习之中,达到学习的峰值,才能够实现自我的成长。

二、引导自主探究,促进深度建构

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迫切,希望能够以己之力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但往往事与愿违,甚至产生了反作用。教师的过分教学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深度学习需要教师转变这一行为,让教师的过分教学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而深度构建起学生的知识系统。

1.提供深度探究材料

深度构建不仅强调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学习,更强调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的梳理。学生不仅要知道数学知识本身,还要知道形成這些数学知识的背景、成因。如此就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系统更加稳固,将琐碎的知识内容都串联起来。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形面积”的教学时,可以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材料,比如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带有方格的卡纸、剪刀等。上课时,一些学生用完全一样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了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一些学生用完全一样的两个普通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一些学生用方格纸裁剪三角形,直接研究起了三角形的面积,还有一些学生用方格纸裁剪三角形后,又拼成了长方形等等。紧接着,教师开始对学生进行引导:“大家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三角形的面积进行了探索,谁能告诉大家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几类呢?”学生纷纷展开思考。一些学生认为可以归纳为三类,即剪、量和拼的方法;一些学生认为可以归纳为两类,即直接或者间接的方法;还有一些学生认为可以归纳为两类,即是否拼成之前已经掌握的图形。在深度构建的数学课堂中,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除此之外,学生还对比了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探索过程,加深了对面积计算过程的认识,明晰了图形之间面积推导的关系,实现了高质量的学习。

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既不能过分教学,也不能毫不关心,既要让学生拥有自主思考的空间,也要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实现深度思考由“山涧溪流”转变为“高山瀑布”。

2.设计深度探究问题

教学要时刻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最好的方式就是设计一些学生无法解决的困难,或者一些与学生认知相矛盾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例如,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等时,二者计算出来的面积也是相等的,此时,一些学生就会认为二者的周长也是相等的。这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二者周长不同。学生进行探索后会发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所用的高并不能用于周长的计算,平行四边形两侧的斜边才是计算其周长所要使用的,而斜边的长度是长于高的,因此,长方形的周长要比与其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短。故此,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时,它们的周长也是不相等的。

上述对比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在回顾以往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牢固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为学生形成数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引导总结归纳,促进深度反思

学生徜徉在数学世界中,如同遨游星海。当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达成之后,深度教学其实才刚刚开始。深度教学无止无境,它能够由一个深度跨越到另一个深度。与其说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倒不如说深度学习是学习的某种境界,或者某种态度。要做到深度学习,学生必须实现自我思考,及时反思,整理归纳,体会深意。对于深度教学来说,教师既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深度,也要注重教学结果的深度,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系统,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学习技能,积累方法,提升境界。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共享学习成果。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将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实践中,这是学生所面临的新的挑战,能够帮助学生持续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等学生思考、探究完成后,再带领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得出乘法分配律的模型。其后,教师再启发学生:“同学们,曾经使用过乘法分配律吗?是在哪里使用的呢?”此时学生就会回忆之前所学的内容,让知识得以类比迁移。接着,教师又提出了“乘法相较于减法的分配率”,抛出问题后,让学生自主研究。在课程的最后,教师让学生发表自身观点,总结收获,发现问题。

上述回顾式的教学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自主思考时间,实现了深度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总而言之,深度学习的前提条件是做好深度教学,要达成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教师需要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刻,做好教材深度;使教学方法更加深刻,做好设计深度;使教学过程更加深刻,做好思维深度;使学生的自我思考更加深刻,做好结果深度。

【参考文献】

[1]钱云娟.例谈小学数学以深度教学引发深度学习[J].基础教育参考,2018(22):56-57.

[2]徐曦霞.浅谈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J].黑河教育,2019(02):60-62.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