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Band止血器首次减压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的影响

2020-07-08 09:53吴婷玲唐利平罗丹周卓东韦凤新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止血器造影术桡动脉

吴婷玲,唐利平,罗丹,周卓东,韦凤新

(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 河池 547000)

经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加拿大医生Cempeau L[1]于1989年首次应用于临床,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术后即可拔除鞘管止血、患者无需长时间卧床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首选路径[2-3]。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压迫止血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术后康复,是心血管内科介入诊断和治疗临床护理重点关注的问题。TR Band止血器是一种通过特制的注射器注入空气形成气囊,直接压迫桡动脉穿刺部位达到止血效果的手腕式束带[4],其说明书上表明一般情况下术后4~8 h可止血,但未注明首次解压时间。胡经文等[5]报道,术后1 h进行首次放气减压,术后6 h将止血器解除既不会增加出血风险,又能改善患者手掌和指端的知觉体验。但我们在临床应用时发现,TR Band止血器压迫30 min后大部分患者会因患肢肿胀、麻木、疼痛、紫绀等不适并出现烦躁、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且因无法耐受而频繁呼叫护士,不仅增加护士的工作量,还严重影响患者康复。为减轻患者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提高舒适度,我科对应用TR Band止血器的首次减压时间进行研究,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0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神志清醒、意识清晰,有一定的语言沟通交流能力,Allen实验阳性,首次行介入诊断治疗及使用TR Band止血器,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正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Allen实验阴性,术中桡动脉穿刺次数>1次或桡动脉穿刺失败,双手腕区局部皮肤感染,桡动脉解剖异常,出现造影剂反应、迷走神经反射、低血压等严重术后并发症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78例,女22例;年龄38~85岁,平均(56.30±5.52)岁;基础疾病:冠心病41例,高血压28例,糖尿病20例,高胆固醇血症15例。观察组男75例,女25例;年龄36~88岁,平均(56.24±5.46)岁;基础疾病:冠心病39例,高血压30例,糖尿病24例,高胆固醇血症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并用无菌棉球或方纱擦干,退出导管鞘2~3 cm时,将TR Band止血器球囊中心的绿色标志点对准穿刺点,用绑带环绕固定于手腕上,用专用注射器向球囊内注入空气14~18 ml后,拔除动脉鞘管,严密监测5~10 min,观察止血器压迫球囊有无歪斜移位,患者面色、表情状况,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桡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手部皮肤色泽和温度等,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①观察组:于TR 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30 min时,用专用注射器抽气2 ml行首次减压,此后每间隔30 min减压1次,每次均抽气2 ml,共5次,12 h后撤除TR Band止血器解除压迫止血。每次抽气减压时若出现渗血,给予回注少量空气至渗血停止为止。②对照组:于TR 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1 h时,用专用注射器抽气2 ml行首次减压,此后每间隔1 h减压1次,每次均抽气2 ml,共5次,12 h后撤除TR Band止血器解除压迫止血。期间如有渗血,处理方法同观察组。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舒适状况: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于术后即刻、术后1 h、术后3 h和术后5 h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舒适状况。GCQ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4个维度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1分=非常不同意,2分=不同意,3分=同意,4分=非常同意,反向评分条目计分相反,总分28~112分,总分≤56分为低度舒适,总分在56~84分为中度舒适,总分>84分为高度舒适[6]。②焦虑程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于术后即刻、术后1 h、术后3 h和术后5 h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SAS量表有2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1分=没有或很少,2分=少部分时间,3分=相当多时间,4分=绝大部分时间,反向评分条目计分相反。标准分=各条目得分相加×1.25,标准分正常上限为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7]。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舒适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 h、术后3 h、术后5 h的GC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9804.939,P组间<0.001);随着压迫止血时间延长及逐渐放气减压,观察组GCQ评分逐步上升,对照组术后1 h的GCQ评分下降至最低点后逐步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378.787,P时间<0.001);两组组间与时间有交互效应(F交互=1980.495,P交互<0.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GCQ评分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焦虑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1 h、术后3 h、术后5 h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860.312,P组间<0.001);随着压迫止血时间延长及逐渐放气减压,观察组于术后1 h达最焦虑状态后SAS评分逐渐下降,对照组至术后3 h达最焦虑状态后SAS评分逐渐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779.198,P组间<0.001);两组组间与时间有交互效应(F交互=1036.402,P交互<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SAS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TR Band止血器不同首次减压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从本研究结果可见,术后1 h、术后3 h、术后5 h的GCQ评分两组组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与时间有交互效应,说明TR 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于术后30min行首次放气减压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护理学认为,患者舒适度是指患者就医治疗过程中精神放松、心情愉悦,没有痛苦折磨的良好体验,任何破坏此体验状态的因素都可以造成不舒适,护理最终目的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增进患者的舒适程度[8-9]。冠状动脉造影术中肝素抗凝、动脉压力高等存在高出血风险,为预防穿刺点出血,术后均给予持续压迫止血。TR Band止血器持续压迫过程中,因气囊处压力大、绑带与皮肤紧密贴合,使患肢末梢的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动脉缺血,局部水肿压迫肘正中神经及尺、桡神经,导致患肢出现麻木、疼痛、肿胀等症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更明显,降低了患者舒适度[10]。本研究术后即刻两组患者GCQ评分均处于低度舒适状态,随着压迫止血时间延长及逐渐放气减压,观察组GCQ评分逐渐上升,术后3 h由低度舒适状态改善为中度舒适状态,至术后5 h的GCQ评分(85.77±2.12)分,处于高度舒适状态。究其原因,术后30 min开始首次放气减压,之后每30 min放气2 ml逐步减压共5次,至术后3 h TR Band止血器气囊内的空气仅剩余4~8 ml,维持至术后5 h,是因为局部机械性压力在短时间内逐步去除后,患肢血液循环得到大幅度改善,肿胀疼痛减轻,剩余的压力微小且患者已逐渐适应,因此患者舒适度显著上升。对照组术后1 h GCQ评分降至最低点,术后3 h逐步回升至术后5 h的GCQ评分(60.36±2.13)分,处于中度舒适状态,远差于观察组。究其原因,术后1 h时患肢肿胀、麻木、疼痛剧烈,患者处于最不舒适的状态,因而此时的 GCQ评分处于最低水平;此时才开始首次放气减压,之后每1 h放气2 ml逐步减压共5次,至术后5 h TR Band止血器气囊内剩余的空气才达到观察组的4~8 ml水平,由于放气减压时间稍晚、间隔时间较长、持续时间较久,患肢血液循环恢复过慢,肢端肿胀持续未得到减缓或消除时间过缓,因而患者舒适度改善较慢。

3.2 TR Band止血器不同首次减压时间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焦虑程度的影响 从本研究结果可见,术后1 h、术后3 h、术后5 h的SAS评分组间、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与时间有交互效应,说明TR 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于术后30 min首次放气减压能减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文献报道[11-13],术后疼痛是痛情绪和痛感觉的综合反应,焦虑是术后患者最常见和最突出的心理情绪外在反应,疼痛是躯体的主观表现,疼痛与焦虑呈正相关,疼痛可因焦虑而加剧,焦虑会因疼痛而加重。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作为一种负性生活事件,会引起患者术后产生焦虑等较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TR Band止血器加压止血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患肢肿胀疼痛,两者相互作用下患者的疼痛和焦虑会加重[14]。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1 h焦虑评分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至术后5 h已经降至正常水平,原因为该组术后30 min开始首次并逐步放气减压,患肢血液循环速度加速,患肢肿胀疼痛减轻,舒适度增加,患者焦虑逐渐得到缓解并消失。对照组术后1 h、3 h焦虑评分持续上升,至术后5 h才缓慢下降,原因为该组术后1 h才首次并逐步放气减压,且放气间隔时间和持续时间较长,患肢血液循环增速过慢,患者肢体肿胀疼痛持续存在,导致患者焦虑加重。

本课题组唐利平等[15-16]报道,TR 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于术后30 min开始放气减压,减压后即可、减压后2 h、4 h及12 h等不同时间点出血情况、局部渗血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肢前臂肿胀、手部麻木、发绀、桡动脉闭塞、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本研究结果显示,TR Band止血器压迫止血于术后30 min开始放气减压能提高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止血器造影术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桡动脉压迫止血器减压方案的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夹心式包扎法联合桡动脉止血器在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
改良桡动脉止血器在老年ACS患者动脉穿刺后压迫止血中的效果史
探讨气囊式和旋压式止血器在冠脉造影护理上的应用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胰管塑料支架和/ 或鼻胆管引流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应用研究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联合新型经皮经肝胆道镜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