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内容的构建

2020-07-14 08:25曹云芳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构建内容核心素养

【摘 要】本文阐述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论述构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基本内容是语言文字学习,核心内容是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内容是审美欣赏能力,发展内容是文化理解与传承。

【关键词】语文 核心素养 内容 构建

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在教学实际中如何落实,抓出实效,其关键点在于语文教学中要有抓手。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在教学中狠抓语言文字的学习、训练,就会带来思维与审美创新、文化理解与传承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语文核心素养凝结在学科的本质上。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课程本质属性,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学习,是基础教育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这是因为语言文字传承民族文化,记载了人类社会的思想结晶,传递着人类社会知识。这一切都构成一个人成长为社会人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学习语文,就是发展人运用语言的能力,修养人的品行,涵养人的情操,为人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和能力基础。语言文字属于语言的范畴。语言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语言与思维互为作用,共同推进人的发展。这一关系,凸显了基础教育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语言文字,积累词汇,对发展学生思维有着莫大的作用。因为丰富的语言词汇,在思维上就是一个个概念;一个个句子,就是思维的分析、判断。人的语言词汇越丰富,思维就越清晰;语言体系越完善,思维逻辑性就越强。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能不断地提高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对于人的素养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语文的核心素养的立足点,就在于语言文字的学习。

從语言与思维两个方面分析,可以知道语文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体现在通过语言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很大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含义,包括由语言思维作为学习训练的核心内容,带动学生的语言文字与运用能力的学习,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审美与创新能力,发展成为理解文化的传承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基本内容是语言文字学习,核心内容是培养思维品质,提升内容是审美欣赏能力,发展内容是文化理解与传承。

一、基本内容:语言文字学习

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在于语言文字。语文学科的本质规定,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建构学生的语汇体系和文化体系。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词的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正确理解语言文字,才能理解文章,才能从文章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例如,《春》这一课,一般老师都认为是五幅春景图,其中一幅是“春风图”,但从没人怀疑过是不是写春风。其实细读文章,用“春风图”来概括是不够准确的。这一段文字,共有四句话。除了第一句写到风,第二句写的是气息,第三句写的是鸟叫声,第四句写的是笛声。如果注意到文中的“酝酿”“卖弄”等字眼,就可知道文中的内容。“酝酿”与酒有关,各种气息在春天酝酿,就感觉到春天如酒一样的芳香;“卖弄”是贬义词作褒词用,突出鸟儿的喜悦,还有风的温柔,笛声的嘹亮,突出了春天的美好。这是从人的感受来写,不是写风。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抓字词教学,就不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情达意的精妙,不能从书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学生也就不能在表达中自如地运用文字,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文从字顺”要求。因此,语言文字的学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二、核心内容:培养思维品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改后语文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语文素养包括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思维的发展,以语言为基础,新课标点明了语言与思维之间两者的关系,即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根据这两者的关系,就可以把语言作为促进思维发展的抓手,反过来思维又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由于思维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发展思维的基础是语言的学习,语言学习又离不开课本学习和社会实践。课本学习不仅是单纯认字,积累词汇,更是思维训练课。前人总结的阅读规律,读懂一篇课文,就要按“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的顺序来读,这个顺序就体现人的思维过程,体现由表及里的思维规律。如《散步》一文,主要写春天来了,一家人散步的事。先交代春天来了,劝母亲出来走走,再写散步中的分歧。这是“写什么”。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课文是怎么写的,如“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劝母亲走走,表现了“我”很敬老;再看分歧的句子,“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是“怎么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从字句中品味领悟。散步中的小分歧在母亲的关爱下解决了,体现了爱幼。散步这两部分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这就是“为什么写”,也就是文章的主题。

这个教学过程,按照由表及里的思维规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如果老师授课,严格按思维的规律去引领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就能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长期有意识训练,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才可能成为现实,也是纠正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无序杂乱的有效办法。

三、提升内容:审美欣赏能力

新课改高扬人文教育,但是很多教师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当前语文考点教学仍是主流,语文中的人文美、风景美等依然被忽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被遮掩了。这主要是学生从文字中发现美的能力弱,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就是语言感受力弱。例如,不少教师讲《春》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钻”字,解读为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显然与“偷偷地”的用法不一致。“偷偷地”表现的是悄无声息,“钻”也表现为不经意间地出现,如“突然从草丛中钻出一条蛇”。“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写小草在春风吹拂下,悄无声息地装点了大地,没有夸小草顽强的意思。如果对文字理解不正确,就难以发现美。

语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学生提高了审美欣赏能力,学生素养才有质的飞跃。有了良好的语感,发现美才有基础。孙绍振先生在解读作品中也十分强调阅读要“还原”“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美。他认为“还原”就是把作者描写的形象,即原生态形象想象出来。如他谈到“咏柳”一诗中写的“碧玉”“绿丝绦”还原回来是“柳树”“柳条”,把“碧玉”“绿丝绦”这些带有作者情感形象与柳树、柳条比较,就会发现柳树的美,美在以情动人了。还原,又分为“艺术感觉还原”“情感逻辑的还原”“审美价值的还原”等。掌握这些阅读分析的方法,学生审美欣赏力就会大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会有扎实的提升。

四、发展内容:文化理解与传承

语文传承文化是其重要的特征。语文素养突出表现在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上。新课程改革一直倡导重视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但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很难落实到位。如新课改倡导学生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将其简单地理解为把课堂交给学生讨论。如在导学案只是设计几个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交给学生讨论。实际上,这些问题不仅缺少逻辑性,而且原文中的人文内涵被忽略了。其实,对于课文中的问题,如果不掌握足够的材料,缺乏文化理解与传承的核心素养,仅仅学生通过讨论是难以解决的。如《秋天的怀念》最后一段:“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很多教师讲这一段,都讲不到关键点。这段写法在中国文化上,叫象征手法,即用具体的事物表达深刻的意蕴。《秋天的怀念》一文中,母亲喜欢花也养花,临终前几次要带作者去看花。如今兄妹两人去看花,花成了母亲的化身,表達了兄妹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花开得盛,开得灿烂,也回应了母亲临终前的挂念,兄妹如何生活下去是母亲至死都放心不下的事,现在兄妹的生活如同鲜花一样灿烂,母亲可以放心了。这段写兄妹看花,表达了怀念母亲之情,告慰母亲兄妹会好好活下去。在中国文化中,百善孝为先,孝道就是顺从父母的教育,而文中的史铁生却因残疾,在重病的母亲面前肆意宣泄自己的痛苦,不知母亲正承受着双倍的痛苦。当他知道母亲至死都放不下他时,只剩下痛悔了。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痛,就是学生学习此文要领会的文化精髓,这就是文化理解。

语文课文的文化是文字,是精神文化,也就是常说的文章的意蕴,也是五千年文化的传承。这些文化融化在每一篇课文中,甚至一句话也是文化的传承。在当前语文教育中,红色基因文化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如《开国大典》一课中,毛主席一句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句话背后的意蕴,就是中国人民 150 多年来,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无数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奋战,不怕牺牲和不怕艰难困苦所取得的结果,这句话也喊出了中国人民获得解放的自豪和骄傲。教师上课就不能只停留在介绍一个事实上,应延伸至一种文化的传承,既要告诉学生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更要告诉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承担起振兴中华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由语文的本质所规定。在语文教育中,教师应抓住这四个方面内容组织教学,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抓住牛鼻子,不至于迷失方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也要围绕语文本质来开展,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语文教育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曹云芳(1981— ),女,汉族,籍贯广西永福,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现就职于桂林市永福县永福中学。

(责编 李 言)

猜你喜欢
构建内容核心素养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