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进入卫生医疗领域的模式研究

2020-07-14 08:44董大宁
西部学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社会资本模式研究

摘要: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注资等模式进入我国卫生医疗领域,有助于推动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改革,完善卫生系统相关建设。但社会资本医疗机构存在着床位数普遍较少、人员配置水平偏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等问题,而逐利投机的社会资本的涌入,更增加了民营医疗机构运行的风险。为完善社会资本医疗机构的准入模式,必须将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纳入医疗资源总体规划,加强卫生监管与执法,加紧医保资源倾斜、放开准入限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等相关政策修订,同时发挥地方行业协会的功能。

关键词:社会资本;卫生医疗;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10-0064-03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的整体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现有医疗资源和整体卫生医疗水平并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时明确指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医疗、养老等卫生医疗机构,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15〕45 号),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目前,我国社会医疗市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发展空间,本文着重研究了社会资本进入卫生医疗领域的路径与必要性,并根据实际发展现状提出了相关举措。

一、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背景概述

(一)社会资本进入卫生医疗领域的模式

1、独资创办社会医疗机构

独资创办社会医疗机构是目前我国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的主要模式,通常来说,考虑到医院是一个对相关从业人士要求很高的行业,因此对于私立医院创办者来说,不仅需要有充足的现金流与资本实力,也需要能组建一支医疗专业性强、医疗管理能力强的团队。目前,我国医疗领域中在某些特定领域,如康复医疗、老年医疗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供应缺口,这也会是我国私立医院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2、引入外资联合经营

中外合资创办社会医疗机构,是解决目前社会资本医疗机构资本实力不足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普通的民营医院相较于公立医院一直存在人才建设能力不足、大型医疗设备相对落后、科研重视程度不足等天然劣势。在引入国外资金资本后,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医务人员的福利待遇,采购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完善科研团队建设,进而提升自身竞争力,也可以据此吸引更多的医疗人才和管理人才以促进其发展,形成长期地良性循环。

3、向公立医院注入社会资本

我国医疗系统以公立医院为主要构成,因此地方存在因公立医院较多、财政预算不足而导致的公立医疗资源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解决类似困局,向公立医院注入社会资本是解决公立医院因资金不足导致医院综合实力难以满足居民医疗需要的有效途徑。需要注意的是, 社会资本要根据实际注资比例来相应调整对于公立医院的管理。

(二)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的必要性

1、扩充医疗资源

目前,健康医疗服务业在整个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健康医疗服务业狭义上有助于扩充国家医疗资源,更好地保障人民身心健康,广义上也有助于我国经济模式转型,有效扩大内需,有助于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地发展。

2、满足民众医疗需求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民众对于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人们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防治疾病。理论上来说,国民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会随着实际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医疗服务可分为基本医疗服务与非基本医疗服务,宏观上来看,以高端特殊的医疗服务为主的非基本医疗服务更适合由社会资本医疗机构来提供,首先,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社会资本医疗机构出于自身盈利与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诉求,会尽可能地对国民健康服务需求进行充分调研,并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私立医院承办非基本医疗服务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医疗需求,还规避了公立医院在提供非基本医疗服务时借机不合理收费、诱导医疗消费等逐利行为,有助于我国整体医疗资源长期、健康地发展。

3、减轻政府办医压力

医疗卫生行业本质上是一个需要大量人才与资本建设的行业,对公立医院来说,无论是医护人才的培养引进,还是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或是最新诊疗技术研发都需要政府源源不断地进行财政支持。众所周知,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地方政府在宏观全局地处理财政预算时,对于公立医疗资源建设的投入相对有限,社会资本医疗机构的出现,能非常有效地减轻政府在医疗资源投入不足的压力,改善地方的医疗条件,进而促进区域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

4、激活医务人员活力

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后,在医疗人才的引进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为民营医院往往可以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在人才管理方面也更为灵活,在人才竞争方面对公立医院也提出了更多挑战,另一方面,这也有助于公立医院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相关人才待遇,有助于整体医疗资源的发展。

(三)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的可行性

近年来,我国多部门出台了多个优惠政策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卫生医疗领域,这也成为了社会资本进入卫生医疗领域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民营医疗产业发展十分迅速,部分一二线城市的民营医院在医疗基础建设方面已经不逊于公立医院,在专业专科特色的构建,以及高档优质服务的提升上,也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国民对于医疗服务会有更多高质量、特殊性的需求,这也为我国社会资本资料机构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二、社会资本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床位数普遍较少

尽管近年来,各地民办医院在床位数方面已有显著改善,以 2010 年至今的数据而言,民营医院床位数量占医院床位总数的比重从 2010 年的 11.0% 增长至 2020 年的接近 30%,但与公立医院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地被关注并做出相应地投入。

(二)人员配置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

我国社会资本医疗机构建设起步较晚,因此其从业医生与护士的专业素养与公立医院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一个普遍存在的现状是,民办医院的助理数量过剩,但专业护士缺口却很大,这导致相关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医护人员管理方面也很难进行最优化的人员配置。

(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公立医院是国内医疗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其质量评价由政府主导,质量监管以内部评审为主要形式。我国传统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医疗效率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治疗质量评价等三个方面。效率指标如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效益指标如人均门诊医药费用、人均住院床日费用,质量指标如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院内感染发生率等。然而在 2019 年之前,我国社会资本医疗机构缺乏科学、完整地医疗服务评价体系,导致民办医院对于自身医疗服务水平要求不高,部分民办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唯利是图,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缺乏以人为本的患者关怀,医患矛盾严重,不利于医患关系的长远发展。

三、社会医疗机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观念上不够重视

尽管我国已将发展社会资本医疗机构作为完善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战略之一,并确立了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医总体格局, 但这需要所有政府部门在观念上重视该战略,这是相关政策能落地执行的重要基础。

(二)政策制定不够全面

目前,我国社会资本医疗机构以盈利性医疗机构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在社会资本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方面,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导致有意建设我国卫生事业的民营资本“有心无力”,另一方面,这也使得更多逐利投机的社会资本涌入到盈利性民营医院的建设中,这增加了民营医疗机构运行的风险。

(三)政策执行不到位

在创办社会资本医疗机构的过程中,从行政部门角度,政策执行流程往往过于冗余,如在审批方面,相关部门必须要向上级备案,进而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也增加了申请人的时间成本。

四、完善社会医疗机构的相关举措

(一)加强卫生监管与执法

在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管方面,政府职能部门必须协同配合,不仅要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是规范医疗卫生市场秩序。以上海市为例,上海在对其当地社会医疗机构的监管方面在全国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上海市卫生局出台的《上海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有效地促使社会医疗机构更加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从短期看,会使一小部分社会医疗机构的业务开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看,政府规范了医疗卫生市场秩序,创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在保护依法执业、诚信经营的社会医疗机构。这一政策执行三年来,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以医疗广告为例,2009 年上海社会医疗机构的广告违法率不足 0.8%。这不仅利于社会医疗机构的形象建设与健康发展,对于地方整体社会医疗资源发展都是健康有益的。

(二)将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纳入医疗资源总体规划

地方政府在规划地方的医疗资源时,应把社会医疗机构也纳入其中,例如在地方区域规划中将社会医疗机构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地提高,可以有效避免少数投资者利用政策漏洞通过不规范执业获取不法利润,进而严重损害群众的健康权益。当社会医疗资源明确了其在地方医疗资源总体发展规划的定位与功能后,有利于与当地的公立医疗机构形成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三)完善相关政策及管理规范

目前有关于医疗卫生系统的管理政策方面,大多数针对的对象都是公立医院,这并不利于社会医疗机构完成在医疗系统的自我定位,缺乏自我约束与进步的动力,甚至还会导致个别社会医疗机构出现打政策擦边球,做出不利于医疗服务质量并牟利的行为。因此,在后续出台或修订的政策或管理规范文件中,应将社会医疗机构全盘收入, 严格监管,有益于社会医疗机构的长期稳定发展。

(四)拓宽医保购买服务范围

社会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系统相比,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份額上是占有绝对劣势的,这也是绝大多数患者往往优先选择公立医院而非社会医疗机构的原因。事实上,目前社会医疗机构发展迅猛,部分社会医疗机构的人才储备、医疗条件与技术等方面并不逊于公立医院,如果在医保的相关政策上猛逐步“松绑”,放开医保购买服务, 将条件优异的社会医疗机构也逐渐纳入进来并加强监管,是可以使社会医疗机构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有益于全社会卫生事业的建设与人民健康的保障。

(五)逐步放开医疗卫生技术准入的限制

现有的医疗卫生准入政策,对大多数社会医疗机构都属门槛过高,从长远看并不利于社会资本进入卫生医疗领域,不利于社会医疗机构的建立与发展。如果能切实地修订不合理的准入技术标准,考虑社会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逐步放宽标准并在后续严格标准化地监管要求,可促进社会医疗机构建立,有效缓解公立医院医疗资源过度紧张的现状。

(六)建立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导致整体人才的流动性较差,例如绝大多数医学院的硕士、博士或者其他执业医师都会将公立医院作为职业首选,最终导致公立医院人才过剩,社会医疗机构人才极度短缺。因此,政府需要做好政策引导,鼓励执业医师做出更多元化的职业选择,同时社会医疗机构也要发挥自身的市场化优势,例如提供医生丰厚的福利待遇等,并且为其内部的医生提供一套完整的培养晋升机制,只有这样, 才会让人才配置更加科学、完整。

(七)协同行业协会完善社会医疗机构

行业协会作为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立的社会中介机构,既可以帮助行业内的社会医疗机构向政府部门传达相关诉求,又可以协助政府部门将有关政策信息具体传达并协助落实到位;而且,行业协会还可以协助地方政府部门对社会医疗机构进行监察,有助于社会医疗机构在政策框架内不断地规范化,医疗服务质量优质化;此外,行业协会可以在行业内提供评分机制,使地方的社会医疗机构在行业内形成良性竞争,彼此在医疗人才储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基础设备与医疗技术等方面的相互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不仅利于地方医疗事业建设、提升社会医疗机构的社会形象,减少社会医疗机构之间以及社会医疗机构与地方老百姓的信息不对称,最终造福市民,能让市民在有患病就医的需求时及时通过透明准确的信息选择合适的社会医疗机构就医。政府卫生部门与行业协会的联动协同,有利于当地社会医疗机构自律、自强,对当地社会医疗机构优质资源的整合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资本医疗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指出了社会资本进入卫生医疗领域的必要性,并分析社会资本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多角度提出了包括加强监管执法、将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纳入医疗资源总体规划、加紧相关政策修订、医保资源倾斜、放开准入限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地方行业协会功能的举措,以帮助我国社会 . 医疗机构更持久健康地发展, 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总体建设。

参考文献:

[1] 钱毅兰 , 王高玲 . 社会资本进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行性探讨 [J]. 医学争鸣 ,2019(6).

[2] 陈志明 , 张远超 , 叶承槟 , 庞震苗 . 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的政策因素研究 [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2).

[3] 裴晔 , 洪学智 , 金今花 , 徐富芹 , 高佳楠 , 李雪 , 孔军辉 . 医疗机构信用体系视角下的社会资本办医探讨 [J]. 中国卫生经济 ,2016(9).

[4] 杨燕绥 . 社会资本如何进入基本医疗 [N]. 健康报 ,2016-08- 08.

[5] 文学斌 , 曹艳林 , 田勇泉 , 魏占英 , 刘思廷 . 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政策法律分析 [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5(11).

[6] 陈杰 , 许进标 , 阳艳 . 对武汉市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的监管探析 [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5(4).

[7] 孙焕旻 . 社会资本推进医疗改革 [N]. 经济参考报 ,2014-03- 05.

[8] 刘国恩 . 应加大医疗服务市场向社会资本开放力度 [N]. 中国医药报 ,2013-01-21.

作者简介:董大宁(1983—),男,汉族,江西南康人,单位为中核医疗产业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为医院管理。

(责任编辑:董惠安)

猜你喜欢
社会资本模式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对当前我国推进PPP模式的探讨
注册会计师社会资本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与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