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影的措施

2020-07-14 15:30董国梁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4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

董国梁

关键词:心理阴影   留守儿童   集体的温暖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困扰着农村的教育发展,困扰着一部分家庭,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学校切实转变了教育观念,注重素质教育,努力发展特长教育,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特长,更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使他们也在成功中得到新的感受,同时增长才干。 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体育比赛等活动,要让“留守儿童”积极参加。以此来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困扰着农村的教育发展,困扰着一部分家庭,影响到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虽说教师、学校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培养,但亲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任何人都不能够替代的。作为老师,一定不能等闲视之,要努力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尽自己应尽的义务,尽可能弥补一个孩子的缺失、一个家庭的缺失,让这个社会多点阳光、少点遗憾。具体做法如下:

一、鼓励留守儿童多与同学交往

许多留守孩子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少依靠,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内心是孤独的,缺乏自信,不大喜欢与人交往。作为教师要多鼓励留守孩子和同学交往,让他们在交往中知道其他的同学是怎么做的,了解其他同学有心理障碍或困难时是怎么面对和解决的,还可以让他们在交流中学到很多本来不知道的东西。对于交往能力不太强的留守孩子,千万不能指责他们“没出息”“上不了台面”等,因为指责和埋怨对留守孩子的社会交往不会有丝毫帮助,反而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增加孩子与人交往中的自卑感,使他们的社交行为更加退缩,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面对个体思想脆弱的孩子,教师要对症下药,鼓励他们多与同龄人交往,在交往中让他们健康成长。

二、鼓励留守儿童正确看待孤独

有的孩子喜欢嘈杂的环境,总希望有人陪伴在自己的身边,即使是很短暂的孤独也不能忍受。其实,作为正常的心理现象,适当的孤独也没有什么不好,它可以使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也可以使模糊的思想变得清晰起来。但许多留守孩子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目前所遇到的孤独,进而对外出务工的父母产生了抱怨和仇恨。作为教师要善于通过正面引导,使留守孩子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教育他们认真学习,遵规守纪,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辛劳,明白父母打工挣钱不容易,养成他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同时也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看待孤独。

三、培养留守儿童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对于缺乏自信的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老师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它还能弥补留守儿童的空虚心理,起到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树立远大志向的效果。現在,学校切实转变了教育观念,注重素质教育,努力发展特长教育,尤其是“留守儿童”的特长,更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展,使他们也在成功中得到新的感受,同时增长才干。

四、让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

在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体谅父母教育”活动、“感恩教育”、体育比赛等活动,要让“留守儿童”积极参加。尤其是集体活动,要通过活动的参加让留守儿童感受大家庭的温暖、集体的力量,亲身体验,受到教育。

在课余时间,学校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以此来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问题及优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