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数学阅读进行到底

2020-07-16 18:22雷玲玲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激发兴趣优化策略

雷玲玲

摘要:数学阅读是新课程倡导的一项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的学习品质。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出“重视文本对话、激发数学阅读兴趣——重视方法指导、优化数学阅读策略——重视读练结合、形成数学阅读习惯——重视评价反馈、增强数学阅读体验”的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閱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将数学阅读进行到底。

关键词:数学阅读;激发兴趣;优化策略;形成习惯;增加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3-0148-02

阅读是人类社会学习的一项重要活动、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阅读还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生活学习中只要一提及阅读,人们往往想到的就是语文阅读,同时重视的也是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现代“社会数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仅仅具备语文阅读能力的人们显而易见其阅读能力的不足,如人们弄不清身份证、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数字编码的意义,看不懂股市走势图,读不懂某些科技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等等。由此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所具备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等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将数学阅读进行到底显得尤为重要。

1.重视文本对话,激发数学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说起数学课外阅读,两年前数学组教师曾对本校学生的数学课外读物的阅读量进行统计,答案惊人:0%。再者学生常常有这种感觉:语文课本是要读、要背的,而数学课本是用来做题目的,“老师说翻开课本做一下第几页第几题”时才需要打开数学课本,学生的感觉其实是日常经验的积累——数学教师对教材的利用率显然不高。如果上课时是借助多媒体呈现例题的,练习巩固时又没直接采用书上的习题,那么学生就有可能整节课都没有翻开过课本。甚至一学期下来,教材上的某些例题和习题,学生一遍都没读过……针对这种现状,数学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呢?

1.1要重视教材的阅读。数学课本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学生无声的老师,还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在数学教学实践中,要求学生每天打开课本,将相关的例题和习题读一读,这样不仅可以了解课本中的数学信息,还可以说一说:“例1在讲哪个知识?例2呢?”“两个例题有什么异同点?”“从例1到例3是怎样一步一步难起来的?”……读之后同伴间交流,就是一次简单的整理回顾。读课本,有时是预习,有时是复习,结合“读”的过程,引导学生查漏补缺、梳理知识结构等。

例如: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学生自学前,教师可以出示如下问题和方法指导:(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2)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并举例说明。(3)一边看书,一边划一划、记一记。学生看书后,以小组交流和集体反馈的形式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并通过实物操作,经历说一说、想一想、议一议、比一比等活动,深化了对常用体积单位的理解。学生根据阅读所获得的间接经验,通过进一步交流和深入探究,经历了认识体积单位的“形象——表象——抽象”的完整过程,增强学习的自信,提高阅读数学课本的兴趣。

1.2要重视阅读的延伸。要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仅利用课堂和课本上的材料是不够的。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数学课外读物(如数学科普、数学期刊、报纸等)作为他们长期的课外阅读材料,久而久之,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还使数学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读一些数学课外读物。

例如:在教学“圆”这一单元时,可以开展一次以圆为主题的阅读活动,如《刘徽的“割圆术”》、《祖冲之对圆周率“π”的贡献》、《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趣味记忆法》等,阅读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感知圆特有的属性,感受圆特有的美,与此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渊源,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智慧,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兴趣。

2.重视方法指导,优化数学阅读策略

伴随着学生数学阅读经验不断积累的同时,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在实际阅读过程中该如何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和阅读任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符合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阅读策略呢?这仍需要教师适时地、科学地予以指导。

2.1斟酌推敲法。一些数学概念、公式、定律等知识,在阅读时要一字一句,反复咀嚼,才能正确理解。因此在教学时需要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字词进行反复地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同时、相同的数、乘或除以”等重点词的分析;再如:《可能性》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的理解,都需要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中让学生反复的斟酌推敲,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心中的“为什么”。

2.2融会贯通法。数学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新旧知识之间总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例如:“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部分学生觉得面积计算公式很多,很容易混淆。于是,课上抓住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动态变化的联系,指导学生仔细观查、阅读其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深刻领会通用公式“(上底+下底)×高÷2”的普遍意义。通过这样的阅读学习,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就更深刻了,知识间的条理也更系统化了。

2.3拐弯抹角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一些较为繁杂的问题,如果换一种角度去观察,换一种思维去阅读,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例如:著名的“狗跑了多远”问题,如果把狗来回行走的路线当作一个无穷级数来求解,这就很难解答。假如转换一下视角,先求甲、乙相遇时走了多少时间,即狗跑了相同的时间,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激发兴趣优化策略
浅论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试论初中生数学焦虑对数学阅读的影响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