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探究

2020-07-16 18:22严玲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动态生成小学数学

严玲

摘要: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可以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的课程。教师面对的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只有做好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才能推动数学的有效开展。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小学数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预设和生成的内涵,并对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精心预设;动态生成;实际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3-0184-01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只有精心预设、关注课堂生成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教材,做好课前准备,这样才能灵活应对课堂各种情况。下面本文就以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为基点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说明。

1.预设与生成

预设就是指的课前的精心准备,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各种环节,以做好充足的准备。笔者预设的内容包含: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际要求,并结合学生基本学情,明确好目标,从这可以看出:精心预设是上好数学课的关键所在。而生成便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文本教材提出的各种问题和疑问,教师的预设不能预想到课堂发生的一切,新课改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传递,而是思维的碰撞。它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传递思想的过程。而学生的学习则是一种主动创造的过程,所以生成必须存在。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教学中,如果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结果将无视或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因此而机械和呆板;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会因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引导,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性地看待“预设”和“生成”,预设要有弹性、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对学生积极的、正面的、价值高的“生成”要大加鼓励、利用;对消极的、负面的、价值低的“生成”,应采取更为机智的方法,让其思维“归队”,回到预设的教学安排上来.课堂教学因预设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探究

2.1精心预设,促进课堂精彩。

在备课环节,教师要深入教材和学生,全面考虑、精心部署,如此才能在课堂开展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如若没有做好课前准备,就不会自如应对课堂的突发情况,而精彩课堂更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精心备课,考虑到学生,预测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并做好应对。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这节内容的时候,笔者设计了两种教学方案:一学生对长方体有了基本的概念,应该采取哪种方法教学;二是学生不了解什么是长方体应该采取哪种方法,让学生认识。同时在课堂上鼓舞学生去制作一个长方体并探究其面、棱、顶点的概念。通常情况下在教学中会出现这种情形:在数学课堂上,为学生出示长方体实物、练习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框架,在学生动手制作中对棱、面和顶点便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学生沉浸于探究之中,班上一名女同学站起来说:老师长方体不就是由六个长方形组成的吗?笔者没有否定学生,而是给学生提供了四张长方形的纸张和两个正方形的纸张,让学生去构建一个长方体,在学生的构建中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对长方体有了更深的了解。正是笔者在课前进行了这样的预设,所以才呈现了如此精彩的数学课堂。

2.2不局限预设,灵活应对生成。

虽然在备课环节,教师预设好了课堂的情况,但学生的差异性不容忽视,他们会在课堂出现什么情况,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料,有时会偏离教学,所以教师不能一味按照自己思路走,需要认真思考课堂情况,并沉着应对,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节内容的时候,笔者对本节内容的预设为同分母相加减的例子,但在实际教学中不仅出现了笔者预设的内容,还出现了异分母相加减的例子,当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发现虽然具体实例不同,但操作却一样的时候,这节内容的教学目标完成了。由此可见,在教学中,一定要整合预设,并关注课堂生成,如此才能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3开展教学评价,巧妙生成。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还要鼓舞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以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此外,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成果,还要重视学生的过程,巧妙运用生成。比如学习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节内容后,笔者为学生设置了如下几个例题,让学生选择三道进行计算。(1)890÷27;(2)216÷31;(3)800÷25;(4)408÷68;(5)125÷24;(6)918÷27;(7)127÷21.在这一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然后让小组成员互相检查,并指出出错的地方,之后在总结规律。学生探讨的结果有很多,当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之后,笔者鼓舞学生通过想一想、比一比等活动,去探寻商和算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并通过小组交流,呈现了很多方法,有的学生从不被整除进行分类,有的学生按照商没有0进行分析,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生成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学会了从各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巧用课堂生成呈现了各种结果,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呈现了多彩的课堂。

结束语

从上述的教学中,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学生只有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获得有效的方法,如此才能鼓舞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与此同时,由于数学是一场观察、猜想和不断验证的活动,教师如若遵循活动价值开展教学,便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总结出成功的方法。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满激情和温暖,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和生命。

参考文献:

[1]季祥.讓数学课堂流淌着生命的灵动——浅谈动态生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利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1).

[2]席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24).

猜你喜欢
动态生成小学数学
动态生成,彰显数学课堂活力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