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再新的人物画

2020-07-20 16:22邵大箴
中华书画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物画国画笔墨

邵大箴

苗再新是当代中国画人物画领域一位有卓越成就的中年画家。他长成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不仅经过系统的美术教育,有扎实的造型技巧和训练有素的笔墨功力,而且以浓厚的兴趣广泛涉猎各个艺术门类。除主攻国画外,他对书法、水彩、水粉、油画和雕塑也有实践经验。在中西绘画比较中,他更深刻地认识和体会到传统国画语言的特长与魅力,也促使他思考前辈画家们在中西合璧中进行的艰苦探索和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能拓展的空间。他深知,自己要在艺术上有所突破,必须开阔视野,从纵横两个方面研究国画人物画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正视困难,迎接挑战。

在一篇《从艺心得》的小文中,他写道:“想中国画发展至今,理论、样式与技法已相当成熟,再欲向前迈进一步何其难哉!然而发展亦属必然,故我辈尚須迎难而上,义不容辞。否则有何面目回望博大精深之传统,有何面目展望璀璨壮丽之未来呢?”可贵的是,他有了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之后,又十分清晰地认识到如何落实于行动,那就是“用心画画”。用不用心画画,实际上是当前国画界以至整个画界普遍存在的重要问题。绘画创新,不外乎是审美理念和技艺两个层面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艺术家须用心对待。用心思考方向,不是口头高喊口号,而是用心处理一个个绘画技艺问题,掌握扎实的手工技巧,并在技艺中体现自己的心智,不满足于纯粹技巧的展示。很显然,苗再新是一位方向坚定、审美理想清晰的实干家。近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主题性鲜明的作品和情趣生动的小品,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近几年来,一些人对中西合璧的写实人物画多有微词,把国画吸收西画写生法与素描造型结构视作背离传统道路的歧途,认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主义的产物。对此,苗再新有自己的认识。他既看到前几十年写实人物画在造型与笔墨交融中存在的不足,更充分肯定前辈艺术家们所取得的成就,他决心继承这一探索方向,在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写实人物画的创作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他把努力的重点放在两个方面:在大幅主题性人物画创作中精心刻画人物形象和强化笔墨质量,特别在艺术格调上下功夫。苗再新笔下的人物不论是军人、矿工、普通农民或少数民族人物,都有性格、有精神,毫不概念化、脸谱化,都是从现实生活摄取的素材中提炼而成。他重视写生,保持写生的生动性:更重视艺术加工,强化艺术表现力,以适应主题的需要。每幅人物画的基调鲜明,《儿女英雄》中突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敌的气概;《雪狼突击队》中战士的威武沉着与自信;《吉祥高原》《牧场冬晨》中一片和平安逸气氛;《生命的支撑》中画面流露出的感人真情;《朝圣之路》中突出藏民的纯朴和虔诚……多人物构图的画面,特别是少数民族题材,如组画《民族之光》中的一些作品,常用自然环境和生活景象衬托,带有风情色彩,但始终以人物形象为中心,用温馨的笔墨描写少数民族不同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

苗再新除了花大气力用严谨的造型结合传统的写意法刻画人物性格和表情外,还善于用曲折有致、流动的线条组织富有变化的块面构建画中人物,赋予人物动态以韵律和节奏。为避免人体部位流动的块面产生琐碎感,他巧妙地用长线、墨或色彩加以调节,使之不仅不失整体感,而且还有难能可贵的格局美。格局美从形式上说关乎构图,实际上更与画面上融通、连贯的“气”有密切的关系。这股“气”来自现实生活对艺术家的启示和艺术家拥抱生活的激情。正是这种激情驱使

苗再新,1953年生,山东栖霞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一级美术师。出版有《当代名家技法图例经典——苗再新写意人物》《中国当代实力派人物画家系列·苗再新》等。他努力把块面造型与线的书写更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是为写实人物画增加笔墨情趣的有效方法,也是他艺术个性面貌之所在。他的许多非重大主题性创作,也正是因为兼有造型功力和艺术修养,有笔墨情趣,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希望作品给人的第一个感觉是中国情调的画,是富有写意精神和现实品格的创造。这其实也是中西合璧人物画追求的理想目标。

写实体系的中国画人物画,要适应人们不断变化的审美趣味并有所作为,必须用心解决造型和笔墨的质量,在这个基型上,用心刻画人物形象和追求画面的神韵,从而展现出纯正的中国画格调和有文化深度的意境。苗再新在这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相信他今后会迈出更雄健的步伐,为中国画人物画的复兴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陈春晓

猜你喜欢
人物画国画笔墨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难忘岁月》(国画)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笔墨厨神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
国画等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