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硬底气”

2020-07-24 16:36孙勇
走向世界 2020年19期
关键词:山东高质量工业

孙勇

“我省正在加快实施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等工程,着力推动数字山东建设,软件产业具备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谈及山东软件产业的发展前景,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方如是说。近年来,山东省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今年年初,山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强软件的赋值、赋能、赋智效应,对于加快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具有重要意义。

汇聚发展优势

软件产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发展条件。山东正在实施的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十强产业”之一,而加速软件产业向高端创新发展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当中一个重要内容。

助推软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山东都具备哪些优势条件?高方表示,山东省是软件产业大省,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

在产业规模方面,山东位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全省列统软件企业4439家,从业人员62.6万人,实现软件业务收人5147.5亿元,同比增长16.8%,成为拉动全省信息技术产业增长的主引擎。

山东软件产业载体支撑能力强,软件名城数量并列全国第一位。其中,济南是国内第二座“中国软件名城”,青岛是全国第五个“中国软件特色名城”。济南、青岛两市软件产业规模占到了全省的94.1%。目前,山东拥有齐鲁软件园、青岛软件园两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培育了19个省级软件园区,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齐鲁软件园是国内外知名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集聚区,聚集软件和大数据开发应用核心企业超过2000家,形成了面向多行业的大数据特色生态产业集群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能。青岛软件园是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青岛市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先进科技产业园、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荣誉称号。

山东在培育软件产业名企名品方面,成效显著。截止到今年1月16日,山东拥有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125个,海尔、浪潮、海信、中车四方、中创软件、东软载波6家企业人选“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浪潮、山东开创、山东海看3家企业人选“2019年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浪潮ERP、中创中间件、瀚高数据库、华天CAD、概伦EDA等高端软件产品性能优越,在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

市场空间巨大,是山东软件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优势。高方表示,山东是工业大省,产业门类齐全,传统行业优势突出,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尽管优势明显,但山东的软件产业仍面临着质量不高、生态薄弱、投人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实施意见》贯彻落实,继续深入实施软件名城、名园、名企、名品‘四名战略,加快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为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高方说道。

聚焦重点领域

山东是工业大省,也是软件大省,发展工业软件是山东软件产业未来的重點领域。对此,山东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李元广表示,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也是制约国内工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山东发展高端工业软件,是推动工业、软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结合点。山东将立足省内工业基础优势,推动软件产业和工业企业深度合作、融合互动,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李元广说道。

在立足软件产业和工业优势的基础上,山东瞄准产业发展趋势,提出重点突破关键基础软件、聚力做强高端工业软件、培育壮大新兴平台软件、协同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加速提升嵌入式软件5大领域。

围绕5大重点发展领域,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谋划启动了首批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遴选工作,于2019年12月公布了入选项目名单,确定了85个技术含量高、拉动作用强、弥补产业短板的重点项目。85个项目中,济南共有42个项目人选,占全部公示项目数量的49.41%,高居全省首位,软件名城令人“惊艳”。

不只是在工业领域,如今,软件已经深度融入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生活中、工作中,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体验到由它带来的新变化。

去医院看病,不停地排队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去年,在济南市中心医院,由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诊间结算平台”投入使用,病人住院期间排队次数从至少9次减少为4次。如今,这一平台已经在数十家医院铺开。

智慧停车、在线办证、生活缴费……浪潮集团打造的智慧城市公众服务平台“爱城市网”APP,整合了济南市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可应用于交通出行、社区服务等众多民生场景,实现了“信息多跑腿、市民少跑路”,让市民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在去年举行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上,济南展团吸睛无数,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推出的“天工开物”、山东众阳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展出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山东润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安全智能管理平台”展示等,吸引众多国内外客商驻足参观,充分展现了山东省软件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的雄厚实力。

首创补偿政策

软件产品研发推广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但软件新产品常会遭遇市场推广困扰,用户“不想用、不愿用、不敢用”的现象较为普遍。为帮助软件版权单位解决产品推广难题,山东在全国创新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首版次高端软件,指省内企事业单位通过自主开发或者合作开发,其功能或性能有重大突破,在该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或者打破市场垄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尚未取得重大市场业绩的同产品名称、同一版本号的软件产品。软件版权单位推出首版次软件时,往往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若市场推广不顺利,对自身的经营与技术创新都会带来消极影响。

为此,山东推出首版次高端软件保险补偿政策,让软件可以像汽车、家电等产品一样购买保险。山东曾在全国率先建立重大装备首台(套)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保险补偿机制,在助推重大装备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首版次高端软件保险补偿正是借鉴于此。

软件版权单位通过投保“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云计算服务责任保险”等保险产品,投保的软件产品或系统在交付验收使用后,由于质量缺陷导致用户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产生的第三者损失和软件本身的修复、检测费用将由保险公司按合同约定给予赔付,省财政对符合条件的高端软件投保保费给予一定比例补贴。

“这样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充分激发保险功能,帮助用户打消顾虑,推动首版次软件创新产品突破在推广应用初期的市场瓶颈,尽快进入用户使用、优化体验、迭代提升产品质量。”李元广介绍道。

2018年,山东省共有19家企业34个产品投保“软件首版次质量安全责任保险”以及“云计算服务责任保险”,合同保费1952万元,财政预算补助资金1558万元,推动新增销售收入4亿元。2019年,企业投保意愿大幅提升,申报产品数量明显增加,共有37家企业84个产品投保首版次高端软件保险,投保额度17.77亿元、合同保费5197.63万元,申请财政预算补偿资金4158.10万元。保费金额、保险保障金额、补偿资金连续两年全国排名第一位。

对于这项由山东首创的保险补偿政策,工业和信息化部予以高度肯定,并在全国软件产业政策宣贯会议上作了专题推介。此次《实施意见》,也再次对该项政策进行了明确,下一步山东将加强与软件企业、保险机构的沟通协调,推动双方对接需求、加强合作,鼓励保险机构创新险种、扩大保障范围,加大保险补偿力度,更好支持软件企业发展。

编辑/刁艳杰

猜你喜欢
山东高质量工业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我和我的家乡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山东老家规 (中)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傅有田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