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珍珍:阅读的信念与力量

2020-07-28 17:04吴臻禹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书香读书班级

吴臻禹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在2020年4月23日第25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徐州市民富园小学刘珍珍老师。刘老师与书为伴,幸福从教的事迹,令人由衷地感佩。

正如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2004年刚从大学毕业的刘珍珍,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朝气走上了讲台,16载寒暑冬夏,阅读的习惯一直陪伴着她,阅读给予她阳光般的滋养,让她的生活和工作充满信念与力量,促使她不断成长,收获幸福。

一、阅读,让语文教学如虎添翼

“阅读,既是语义教学的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方式,还是语文教学的方向。”刘珍珍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需要乐读和善读。秉持“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的观念,自工作以来,刘珍珍就有计划地进行个人阅读。读文学名著,领略各种风土人情,丰富内心世界,使之拥有更强大的包容心;读学术论著,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探求教育的精髓所在,使之成为教学中的佼佼者。刘珍珍尤其喜欢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各种版本都细细品读。她家里就有七八套不同版本的四大名著,长长的书架被塞得满满当当。她喜欢巴金的小说,就把巴金先生的三部曲《家》《春》《秋》翻来覆去地读。除此之外,刘珍珍还坚持订阅教学研究类的杂志,并购买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专著,如《习惯的养成》《爱的教育》《教师的挑战》《致教师》等。

“订阅了杂志,购买了图书,放在家里不是摆设,而要不断翻阅,我喜欢自己用线把每年的杂志做成合订本。”刘珍珍如数家珍,把多年来装订的期刊合订本找出来给记者看。通过那一本本整整齐齐的合订本,看得出来,刘珍珍非常用心收藏。刘珍珍坚持做读书笔记,经常写教育随笔,还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人们都说老师忙,没有时间写东西,我喜欢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刘珍珍常在夜晚和双休日独处时细细品读,静静思考,默默笔耕。现在,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越发感觉到时间的宝贵,但是她喜欢阅读和写作,不觉辛苦,反倒觉得是一种幸福。日积月累,这些日日夜夜、点点滴滴的阅读为刘珍珍的语文课堂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功夫不负有心人,近些年来,刘珍珍撰写的论文,多次在省级“科研杯”“行知杯”“五四杯”等比赛中获奖。她执教的《台湾的蝴蝶谷》一课,在第三届华东地区课堂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她还多次参加语文、品德、班主任等基本功比赛,并获得了徐州市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7年,刘珍珍被评为徐州市云龙区优秀班主任,她的个人市级课题也在前年如期结题。这些荣誉虽然比不上那些教育大家、名家,可是对于一位成长中的普通青年教师来说,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阅读对于刘珍珍而言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让刘珍珍的思想和情感不断积淀和净化,让她的内心不断强大和勇敢。读书,思考,再读书,已经是刘珍珍一种理念和习惯,这种习惯让她变得更加充实和内敛,更加自信和从容。阅读,让刘珍珍的语文教学如虎添翼。

二、阅读,让班级生活缤纷多彩

刘珍珍深知读书好处多,她把阅读也带进了自己的班级。她非常注重对学生早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精心组织和策划了许多班级活动。刘珍珍借助“好书推荐”“好书交流会”等班级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学生们在交流中分享,慢慢地从“要我读书”变成了“我要读书”。与此同时,她让学生写日記、写读书笔记,并以此作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桥梁,学生将自己的读书体会写进日记里,以我手写我心、写我读,读书与写作的结合让日记更加丰富,学生们也变得更加热爱写作,善于交流,很多问题在阅读活动中迎刃而解。

执教低年级学段时,刘珍珍以童话故事为抓手,激发低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师生齐诵经典,书香溢满校园”活动中,带领二(1)班的孩子们精心选择童话角色,大胆展示,大手牵小手带着孩子们走进童话的大门;执教中年级学段时,她又带领四(1)班的全体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阅读活动,在学校“成长仪式”中,她指导全班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我长大了》,感动了在场的许多家长;执教高年级学段时,刘珍珍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积累,以记日记,写批注、读后感,读书交流会和阅读欣赏课等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和提升。2019年12月,她带领的五(1)班参加“致敬周总理”诵读活动,被推荐至“学习强国”平台。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生敬爱伟人、崇尚高尚的意识,具有很好的宣传教育意义。因为阅读,她所带的班级团结奋进、乐观向上,被评为“学校优秀班集体”,还获得徐州市云龙区“杨利伟中队”称号。

在刘珍珍的影响下,班级中爱阅读的学生也不断涌现。思淇就是这样一位在阅读中成长起来的“好少年”。初接班级时,刘珍珍发现,思淇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学生,不过她的胆子小,上课不敢发言,缺乏自信。发现这个情况后,刘珍珍多次找思淇谈心,并且给她推荐了《我的生活:海伦·凯勒自传》《少年读史记》等书籍,创设环境让她分享阅读体会,鼓励她参加学校“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的评选活动。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让思淇越来越自信。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活动中,思淇被评为“红色经典”的宣讲者,还在学校大队委竞选中成功竞选。

三、阅读,让家校沟通智慧高效

刘珍珍深知,学生的培养,还需要家庭的配合,而阅读正是打开家校沟通大门的一把钥匙。她在班级刚刚建立初期就和家长委员会的代表们一起拟定家校读书计划。每月的家长会上,刘珍珍和家长们都参加固定的阅读分享和交流环节。书目的推荐、阅读的重点都和家长们商量制定。通过交流,家长们也更加关注自己孩子在家庭中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学校和老师们的工作也更加理解,家校沟通的氛围非常和谐。

“家长读书交流分享,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开展,家长亲子阅读活动等,让家长、老师、学生、社会都成为这一系列活动的受益者。”刘珍珍告诉记者,几年的坚持,使得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信念更加坚定,方法更加科学,而班级建设也更有成效。这一系列阅读活动,也被学校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家长们所推崇。

刘珍珍坚信:阅读可以带来改变,通过阅读可以让家校工作更加智慧、高效。“以前,碰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总是感觉内心无助;阅读似乎总有办法,让人内心平静,重获阳光。当学生遇到问题暴躁发怒时,当学生性格过分自私时,都可以通过书中事例,帮助其反省内心,再指出问题……”这些都是细节,教育无小事,事无巨细,所以,刘珍珍的班级总是在悄无声息中走向温暖、和谐,这就是阅读带来的力量和改变。

四、阅读,助力“线上”活动开展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刘珍珍班里的学生有些不适应,但是,因为一如既往的阅读相伴,班级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

疫情期间,通过和班级学生们的电话沟通,刘珍珍在征求大家的建议后,制定了经典相伴的“线上”阅读活动计划,结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心中小学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中的要求,鼓励班里的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读名著。刘珍珍还设计了“名段解析——我的观点”“人物风采——我的崇拜”“作者背景——我的了解”等有趣的阅读环节。视频讲述、语音分享、文字交流,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学生们每天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高,在与家长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时,也有了津津乐道的话题和见解。家长们不由感慨,原来阅读的作用这么大啊!

停课不停学。疫情期间,师生间视频互通,大家分享读书计划,交流阅读心得,表达对疫情的看法。家长们还和孩子一起自编自创了情景剧,为全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加油鼓劲。不管何种情况,大家都会在阅读中聚集力量,所以“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个人”的荣誉,也总是出现在刘老师的班级里。

刘珍珍常说:“阅读会让孩子心中有梦,身上有光。”她特别喜欢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一句话:“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意思是说,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成现实。刘珍珍相信,那些安安静静阅读的岁月,那些平平常常的教学日子,终有一天将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就是她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对于阅读的信念,以及阅读给她带来的无尽力量。

猜你喜欢
书香读书班级
班级“无课日”
墨韵书香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墨韵书香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书香海报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