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留白”,圆满自来

2020-07-28 17:04毛华
阅读(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睡梦中留白尾巴

毛华

“留白”有笔尽而意悠远之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留白”可以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提供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引起联想和想象,激发求知欲,从而真正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把某些知识有意识地不讲,让学生有暂时性的知识“空白”,会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到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去寻找、去发现。在教学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壁虎借尾巴》这一课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小壁虎的这种能力叫什么?还有哪些动物也具备这种能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在课后通过问科学老师、父母,查阅各类资料,知道了什么叫“动物的再生性”。还有孩子会继续问:“蚯蚓也有再生性,把它切成两段,有头的一段会长出尾巴,有尾巴的那一头则会长出头来。那么,如果把蚯蚓切成十段,它会怎么样?”在知识留白处探究、自补、迁移,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并对一类问题形成了完整的知识建构。

教学中情感体验的留白,则能让学生由情入境,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教学《妈妈睡了》时,笔者设置背景音乐,让学生反复朗读睡梦中妈妈不同的样子:“睡梦中的妈妈好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接着播放班级同学睡梦中妈妈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笔者提前跟他们的爸爸联系,趁妈妈们睡着后拍的。在音乐和画面的双重冲击下,无需讲解,学生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妈妈的辛苦和不易。

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心理上的空白,正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时刻。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样的空白情境,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一课中,“我”对刺猬的称呼在不断变化,可以看出作者对刺猬情感怎樣的变化?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又说明了什么?在生活中,当看到某种事物或一种现象的时候,会在什么情况下对它们作出不同的评价?尽管主题拔得有点高,但这样的思考必然会带来成长。

新课标注重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读畅、读情、读境。在朗读时“留白”,学生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整体朗读课文不下六次,经典语句更是多次来同品读。在反复地诵读中,学生慢慢感受到了冰心奶奶丰富的感情世界。

“留白”固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但它却不是万能的,也不是随意的,它需要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上适度进行。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给学生一方空间、一份权力,让他们在这“白”处尽情发挥,收获各自的圆满。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第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睡梦中留白尾巴
它们的耳朵
谁的尾巴最奇妙
比尾巴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瞧,它的尾巴会表达!
爱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