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素注射液与丁苯肽联合治疗脑梗死的效果

2020-07-29 04:25齐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葛根素丁苯注射液

齐丹

脑梗死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具有较高的残疾率及病死率,在脑卒中大约占60%~80%[1]。特异性治疗脑梗死包括保护神经和改善脑循环。不同的治疗方法存在着差异性的治疗结果,错误的治疗方式还会促使患者引发不良反应,现阶段,治疗的关键措施是保护半暗带的神经元、预防增大坏死区域,其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溶栓治疗,临床中已经肯定了该治疗方式,但存在着一定的治疗风险,会限制于“时间窗”,导致很多患者没有在最佳治疗时机接受治疗[2-3]。由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经常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其在释放过程中会释放大量自由基,造成死亡更多的脑细胞[4]。为此,临床开始应用脑神经保护药物,有效清除自由基,防止继发性损伤脑部。此次我院就围绕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肽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价值展开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92例2018年12月—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抽样法分成各46例的两组,本研究经患者本人同意,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区间46~77岁,平均(62.52±2.18)岁,病程区间1~4个月,平均(2.05±0.12)月;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区间47~76岁,平均(62.58±2.13)岁,病程区间1~5个月,平均(2.04±0.14)月。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给予对照组他汀类药物、接受抗血小板及保护神经等常规治疗,包括脑保护剂、钙离子拮抗剂及甘露醇,与此同时,给予患者奥扎格雷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若患者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症状,应控制和稳定患者血压、血糖水平,促使定脑梗死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5]。(2)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取丁苯肽 [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029,空腹口服,100 mg×24粒] 联合葛根素注射液[生产厂家: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B3020186,2 mL:0.1 g×10支] 治疗,给予0.2 g丁苯肽,1天3次,1个治疗疗程为14天,并静脉滴注100 mg葛根素注射液,尽可能以最慢的速度进行静脉滴注,1个治疗疗程为14天。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表[6]评估92例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分数与临床效果呈反比;采用巴氏指数评定表(日常生活动能力ADL)[7]评估92例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分数与生活能力呈正比。(2)观察并记录92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指标包括全血黏度、纤维蛋白质原及红细胞积压。(3)评估9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完全消失临床体征及症状,下降9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显效;基本消失临床体征及症状,下降50%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有效;病情加重,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无效。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9.0软件整理本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治疗前后92例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6个月治疗,观察组比对照组神经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水平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治疗后92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经治疗,观察组全血黏度为(3.78±0.25)mPa/s、纤维蛋白质原为(1.54±0.12)g/L,红细胞积压(3.25±0.43)%;对照组全血黏度为(3.12±0.40)mPa/s、纤维蛋白质原为(2.90±0.52)g/L、红细胞积压(1.12±0.37)%,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9.489、17.284、25.466;P值为0.000)。

2.3 对比92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46例患者,有26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46例患者,有17例显效、18例有效,1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6.09%;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P=0.020)。

3 讨论

葛根素注射液是一种灭菌水溶液,主要于野葛干燥根总黄酮中提取,可顺气。相关研究表明[8],葛根素注射液的主要作用为扩张脑血管,有效改善脑组织的血液循环,确保在短期内提升脑组织动脉和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且还可以促进恢复椎基底动脉系统及颈内动脉系统的血供,促使血液系统中的茶酚胺浓度逐渐降低,实现改善血管平滑肌紧张和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效果[9]。不仅如此,葛根素还可以干预血栓素与机体前列腺素的代谢过程,降低血浆浓度,从而实现聚集血小板的临床效果。

表1 对比治疗前后92例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分, ±s)

表1 对比治疗前后92例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分, ±s)

分组 例数 神经缺损程度 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 治疗前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 46 13.52±1.57 9.21±1.46 50.12±3.12 69.52±3.43对照组 46 13.79±1.48 11.58±2.10 50.38±3.44 58.34±2.15 t值 - 0.848 6.284 0.379 18.731 P值 - 0.398 0.000 0.705 0.000

丁苯肽的临床药理作用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保护缺血脑组织的完整性功能和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对病变区血管痉挛状态加以保护,促进生成新生血管,并通过促进开放侧支循环,积极作用于恢复缺血区血供[10]。第二,该药物能够重构机体微循环与脑组织,通过促进线粒体ATP酶活性的提升,维持线粒体能量代谢,预防脑组织神经细胞的死亡,快速恢复神经功能电位靶点。联合应用丁苯肽与葛根素注射液,可发挥协同作用,快速恢复脑梗死组织功能[11-13]。本次试验主要对梗死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与丁苯肽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21±1.46)分的神经缺损程度和(69.52±3.43)分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质原、红细胞积压水平更优,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更高,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丁苯肽与葛根素注射液可共用,发挥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保证治疗安全性。

总而言之,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肽联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确保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葛根素丁苯注射液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tocol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Trial Version 7)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葛根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评估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价值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