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020-07-29 12:28郭开合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8期

郭开合

[摘 要]传统的习作评改中,教师是评改的主体和权威,教师改得很辛苦,但大多数学生只看分数,使得习作教学收效甚微。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课题组通过无数次的尝试,在习作修改方面提出了“学生自读自改—学生互读互改—教师评改”三部曲,并尝试运用奇招——“小改”和“大改”,从方法和层次上提升了学生的评改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评改;自改;互改;大改;小改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24-0006-02

从2010年至2015年,我们组织开展了广西重点课题《立足乡土,开发农村小学中年段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研究,总结了不少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策略。我们尝试开展一种系统的、全面的习作教学,采取独特而有效的习作修改方式,来改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现状。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不仅适合作家创作文章,也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磨炼习作。那么,如何通过修改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

一、习作评改现状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但目前在我们农村学校,有的教师把文章篇幅的长短、字迹书写的好坏作为评价学生作文质量的标准,至于习作要求、重点却忽视了;有的教师不是指导学生去评价成败得失,而是以自己的主观认识代替学生的认识,将学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教师如此评价,学生如何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面对教师呕心沥血地全批全改以及写下的洋洋洒洒的评语,学生却不感兴趣,作文本发下来后,学生看一下分数就塞进了书包,是何原因呢?一是教师下的评语千篇一律,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完整”“中心突出”等。二是习作中出现的错别字、病句教师都已订正,学生无须改正,下次作文还是“照错不误”。叶圣陶说过:“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

习作修改是学生对自己的情感体验、思想认识的再次清理、整合、提炼与升华的过程。我们采取学生自读自改、互读互改、教师评改相结合的习作评改方式,既能让学生有权利以自己的眼光评价作文,提高品评能力,又能使学生知道怎样更好地去写作,还能使教师从繁重的作业评改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修改讲评,璞玉成美玉的做法

1.学生自读自改

习作评改应以自读自改为主,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改或者根据同学的评改意见推敲自己的习作。首先,用圈点、打星等形式找出自己满意的语句。其次,结合教师指导和同学建议进行自改。这样的评改训练,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到需要改善的地方;另一方面,通过伙伴的帮助也能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提高。

2.学生互读互改

叶圣陶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因此,学生自改后可以再互相交流。可以采取同桌互评互改、好差一对一交换互补批改、好友交换互评互改、小组合作互评互改等方式;可以交换习作,边默读或朗读边评改;可以和作者本人口头交流;可以在小组内,一人朗读,一人执笔,组员共同倾听并评改。作文评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现场展示评改成果:作品内容、精彩片段、最精彩的评语等。互读互评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评改意见,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协作与评改的成功。

3.教师评改

在学生自改、互改后,教师更应该注重后期的评改工作。习作经过学生的两次评改转到教师手中,教师的评改就应侧重于对自改、互评后仍有问题的习作进行个别指导,让学生对习作进行再修改,并对学生的修改态度和修改后的习作再次评分,肯定学生的评改过程,激发学生评改的兴趣。

三、习作评改出奇招,“小改”和“大改”相结合

1.“小改”就是对习作的文字方面进行修改

教师先让学生通读一遍文章,圈出错别字和不通顺、不优美的句子。然后学会推敲文字,把不准确、不规范、不通顺的词句改正过来;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把缺乏生气、呆板的话语换为生动、灵活的言辞。接着重新抄写一次,文面要清洁大方,写字要工整清楚,大小適中,通篇匀称,不潦草,不超格;标点符号也应规范,该逗则逗,该句则句,不能顺手乱点。通过这样的修改,学生的习作像样多了,也赏心悦目多了。

2.“大改”就是对习作的构思、布局、主题、事例等进行修改

比如,《书迷》这篇习作,学生运用的事例是一边吃饭一边看书,结果把筷子拿反了。在习作评改课上,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给这篇习作换事例。教师采取先扶后放的策略,先让学生判断以下事例合不合适:(1)小明从早晨起床开始看书,一直看到下午,竟忘了吃午饭。(2)小明家里有很多书。(3)为了看书,把妈妈给的吃早餐的钱省下来去买书。(4)小明跟妈妈去逛街买衣服时,他还把书拿出来看,边看边自言自语。(5)语文老师对小明说:“爱看书的孩子才聪明!”然后,指导学生小组讨论,拓展思维,找出许多不一样的事例,再挑选出最典型的事例,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换事例大改训练,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飞跃性提升。

大改还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沙里淘金、由表及里、纵横比较、探求因果、逆向思维等方式深挖主题,让学生多次修改,将主题用最好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有一个五年级学生,教师布置了一篇写如何关爱父亲或母亲的习作,他的文章大致是:“周日晌午,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我焦急地望向窗外,决定给在单位加班的爸爸送雨伞……”

这个关于爱的事例,可是许多学生“炒”过无数次的“旧饭”啊!于是,教师进行了“大改”点拨!引导小作者寻找自己独特的经历或者运用逆向思维,挖掘新鲜事例,又或者反其道,写一写关爱的事例。结果,该生写成了《陪爸爸走路》这个感人的故事,还发表在了《创新作文》上,修改后的文章脉络清晰:

春节前的一天,我看见爸爸躺在床上痛苦地翻滚着,他又犯病了。我心里一惊,有了主意。爸爸一直是个精力充沛、身体强壮、做事效率特别高的人,可是这段时间却莫名其妙地生病了。我决定利用寒假时间,陪爸爸每天去走路。从此,陪爸爸走路成了我一天中的重要任务,每晚一吃完饭,我就拉着爸爸散步去了。从家出发一直走到邕江对岸,每天经过一个多小时地来回走路,我和爸爸都累得筋疲力尽。迎着风雨薄雾,持续了一个多月,爸爸的病明显好转。新学期开学了,我没有时间陪爸爸走路了,只好跟他说:“我以后有空,还陪您走路!”

爸爸摸摸我的头,笑着说:“你长大了,比以前懂事多了。”

我会心地笑了。

这就是“大改”的技巧之一,保持主题不变,但是通过大量的事例,选择独特的典型事例,突出文章的主题。我们十分鼓励学生这样“大改”,会看到明显的效果。请大家对比看一看:

捉迷藏(第一次习作)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妈捉迷藏。(开头直接点明主题,只是主题不突出)

第一次,妈妈来找,我和爸爸去躲,爸爸和我躲在我房间。妈妈开始找我们的时候,怎(么)也找不着,后来她突然想起我房间还(没)找,急忙跑到我房间开灯一看,什么也没见,(在这里可以描写她的神态和动作,包括语言,试一试啊)再走进去就找到了我们。

有一次,我躲在姑姑的衣柜里,妈妈全楼都找完了,还是没有找到,然后她就找衣柜,果然找到了我。

还有一次,妈妈躲在爸爸后面,爸爸一转身,妈妈就躲到另一个地方去了,爸爸上六楼找的时候,她让我不出声,自己跑到四楼姑姑的房间去躲,爸爸下四楼找,她就跑到五楼去躲。就这样,跑来跑去,爸爸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真好笑。

还有一次,爸爸也想跟在妈妈后面,可他(个头)太大了,被妈妈发现了。

这次玩得真开心,希望今后玩得更开心。

教师点评:你学会了老师教的方法,知道如何写长了。习作从题目到内容还不够生动,而且没有突出主题。建议“大改”,从题目到事例,从主题到语言都改一改,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一件有趣的事(大改后的习作)

一个星期天,我写作业,觉得无聊,就对爸爸说:“爸爸,你陪我玩‘捉傻瓜游戏好吗?”“好!”爸爸爽快地答应了。

我转身回到房间收拾作业。突然,爸爸叫了起来:“动画片开始了!”“什么?我最爱的动画片开始了!”我飞快地跑去大厅。什么嘛,分明是广告!爸爸看我一眼,哈哈大笑起来:“哈哈!我捉到了一个小傻瓜。”

我垂头丧气地回到房间,却不知不觉地来到书房。这时,我想到了爸爸最近喜欢看电影,因为不愿意花钱去电影院看,所以就用电脑下载来看。我向电脑望去,爸爸真的在下载电影。于是,我便大叫道:“啊!电脑出病毒了!”果然,爸爸一听,光着脚跑来。“让我看看!”爸爸焦急地说。我哈哈大笑:“哈哈,我捉到了一个大傻瓜。”我得意极了。

妈妈在厨房一直观察我们,见状厉声大喊:“你们疯什么呀,不想吃饭了?快点洗手吃饭去。”听妈妈这么一喊,果然肚子“咕咕咕”地叫了起来。我们赶紧跑进厨房,一看,菜还没煮呢!妈妈见了我们,笑着说:“哈!我功劳最大,一下子捉到了两个傻瓜。”我和爸爸也跟着笑了。

“哈——哈——哈!”笑声在整栋房里回荡。

对比阅读,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改出了一篇好文章,主题也升华成一家人的“爱”了。

我们发现,习作完成后,教师和学生先共同进行“大改”,即从构思、布局、主题、事例等方面进行评点修改;习作评改后,全班、小组或者个人再进行“小改”,即文字方面的修改。这样做,习作修改的效果特别显著。学生习作越改越好,写作动力越来越强,作文教学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