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物 STEM 项目活动设计

2020-07-30 07:30张树民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张树民

摘要:STEM项目活动是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有机整合,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为此,本文简要探析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STEM项目活动的设计,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STEM项目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生命观念和科学探究是生物素养的四个方面,高中生物STEM项目是以解决生物学问题为载体,基于高中生物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下面,笔者简单论述了高中生物STEM项目活动设计过程。

一、启迪思维,形成主题

研究什么及怎么研究,是高中生物STEM项目活动开展的关键,教师要着重考量如何引导学生基于生物学的认识来讨论个人、社会事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第一,发散思维,找关键词。师生围绕社会性的某一个概念进行探讨时,需要先找到关键词,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问题联系起来。如在讨论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态平衡等生物学知识,形成项目主题素材的关键词。第二,集中思维,形成中心。这个阶段主要是筛选主题素材,明确项目研究的主题,为项目互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聚焦核心,确立课题

首先,项目查新与背景分析。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谈一谈自己对项目主题的看法,提出自己的观点与问题,再组织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分析问题的背景,了解问题的研究进程。其次,教师要基于背景分析与项目查新的结果,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这样有利于进一步进行项目研究。最后,教师要设定自变量与因变量。对自变量的正确控制,可以保证探究方向的正确性,而了解项目探究需要测量的效果,形成项目研究课题,则需要设定因变量。

三、细化方案,制定计划

确定项目的研究对象和设定变量后,教师需要细化研究方案,理清与细化研究的思路,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的目标。第一,掌握科学理论。规范的科学理论是项目研究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在学生制定、细化方案的过程中,指导学生了解与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体现于项目计划中;第二,确定实验条件。教师可以根据科学理论来选择STEM项目活动的资源准备、活动技术,并以此为基础优化实验条件,促进项目研究的顺利实施。

四、完善设计,撰写方案

初步完成研究计划之后,师生可以一起探讨研究计划,通过相互提问、互相质疑的形式来修订、补充、完善研究设计,让学生体验科学的严谨。首先,学生需要确定实验假设。良好的项目设计涉及理论的学习、前期概念的掌握及构建初步模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出合理的假设,为项目研究提供正确方向。其次,学生需要学习实验技能。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学生需要提前学习与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与技术,最大限度地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最后,学生需要预实验和撰写研究方案。学生可以通过预实验的方式检验STEM项目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预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与小结,然后在此基础上撰写研究方案。学生在撰写研究方案的过程中,要一一甄别实验中会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实验假设,至此,才能形成最佳的项目设计方案。

五、结语

总之,基于高中生物基本知识与技能设计的STEM项目活动,有助于整合数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等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进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石进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STEM项目活动开展[J].中学生物学,2017(33).

※本文系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2019年度课题:《基于STEM的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CSW2019-059。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