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教学

2020-08-02 10:51杨泓翔杨彩虹
江西教育C 2020年7期
关键词:整合教学自主合作新课改

杨泓翔 杨彩虹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主题教学成效显著。广大中小学校已经逐步建立起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而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语文学科进行探究性教学也有其独特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   整合教学   自主合作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由教师主导,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和发展目标,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那么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该如何进行?课堂上如何高效规范运用?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认识

信息技术整合其他学科教学主要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是信息技术,这里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二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的方式,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强调一方面信息技术要服务于语文课堂,另一方面要注意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运用的高效性。

二、语文探究性教学的体会

探究性教学模式汲取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改变了传统课堂“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成了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成了课堂的探究者、发现者、体验者。语文探究性教学模式强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摈弃教师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和合作精神,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自主合作式探究教学,除了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外,更需要教师既懂教学基本业务,又懂管理理论,同时还要了解新的教学信息和动向。这样,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了解学生学习存在的不足,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生生互动,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学习的快乐。

三、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教学的认识

(一)主动接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必须改变单一的授课模式,让丰富多彩的活动贯穿课堂始终。如安义县教体局教研室正在进行新的教学改革尝试,提出的“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正在逐步推广,为此,汇集力量、凝聚智慧、全员参与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自主式五步”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相结合,形成推动全县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力量。

(二)积极实践,形成教学新常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一味为了赶进度而忽视学生间的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设计好提纲,让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如语文课堂上的古诗词教学,学生经常对一些字词感到难以理解,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融合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理解。

笔者有一次听课,教学内容是古诗《山行》。在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之前,教师用带有书法内容的动画展示授课内容,并播放具有古风旋律的背景音乐。在古筝和长箫的配乐声中,教师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并要求同小组的其他学生对诵读的学生进行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在理解诗意时,教师用课件展现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引导学生感受当时的自然美景。通过课件的展示,学生不但欣赏了绚丽秋色,心中的情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三)全力推进,加快课堂新应用

笔者所在的县农村中小学比较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仅凭现有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完全不能满足课堂上教学的需要,这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源就体现出了它的优势。学校要以信息技术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新课堂应用建设,坚持边应用、边建设,注重课堂成果转换。此外,学校要大胆实践,积极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开展“慕课”“翻转课堂”研究,深入探索“在线课堂”“名师讲堂”等,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学科实际,淡化形式,注意实质,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勇于探索,摸索出适合学校课堂实际的新应用,开辟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课改之路。

(四)抓住关键,转换师生角色

学校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把师生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提高到一定的高度,逐步形成由个体到合作、由知识到能力、由表象到内涵、由输入到输出、由低级到高级的转换。探究性教学模式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它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的规律、时代的发展要求,它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本质,形成了以明确目标为基、自主学习为先、强化提升为核心的教学框架。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学校应对新变化、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它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有助于进一步转变教师课堂角色,使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创设探究性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且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可以了解学生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误区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笔者也发现有些教师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探究性教学模式并不是完全否认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避免走入误区。

(一)课堂全程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这是典型的过度依赖信息技术手段。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取决于教学的需要,而不是“技术本位“的目的取向。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科的特点,科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或独立思考的环节,就没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二)全盘否认传统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并不能否认传统教学方式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根据实际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不可一味使用新的教学方式。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是大势所趋,笔者将继续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开拓进取,不断前进。信息技术条件下,知識丰富多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表现得灵活多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所需灵活地进行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使各方面素质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义县教育体育局  江西省安义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整合教学自主合作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一年级“短语、句式”的整合教学的探索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探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
关于税法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