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0-08-04 05:15曹艳艳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整改措施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曹艳艳

摘 要:国有资产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占用、使用并且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总称,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单位办公、科研、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利用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是公平分配社会资源,促进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本文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部分问题并分析相关成因,进一步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希望能为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整改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优化国有资产结构,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所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产权主体明晰化,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能力、资产运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国有资产存在账实不符、闲置、处置不当的问题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来源于政府购置、建造、有偿或无偿、置换取的、盘盈、接受捐赠等来源。这里的账实不符并不是单纯指行政事業单位财务人员记账与实物记录不相符合,而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账务与资产的管理不相符合。虽然国家近几年出台了很多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办法但是似乎忽略了基本的问题。财务相关管理单位的管理人员(库管)及财务记录人员并不清楚资产的具体情况,即使清楚也对不准号,财务上也没有任何的相关记录。

其次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闲置。所谓闲置资产是指该资产停止使用年限超过一年,且不需用的,或者是已经被新购买的具有同类用途的资产所替代。然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这些闲置资产大部分来源于二手资产(暂时无用、有些许损坏但并没有维修就用新的替代)、一次性资产(为某些工作专门购买的资产,工作做完后就不在使用),时日累计这些资产就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再次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不完善、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处置不当,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记录入档,特别是在国有资产配置、处置环节;单位领导及仓库管理人员不清楚具体资产的调拨、变卖、报损、报废,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违规处置,擅自报废、报损;报废的资产不进行处理及违规操作。

2.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乏重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环节比较薄弱,管理目标不明确,思想认识不够,不能够正确看待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从而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没有资产管理意识,进而出现国有资产清查与盘点不配比、规定标准与使用标准不相符、实用性与使用性脱轨。

(1)所谓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与盘点不匹配是指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盘点但盘点完之后只有盘点报告和盘点表,相关管理人员并没有及时对资产进行清查(账务清查与实体国有资产清查)并没有根据盘点报告进行整改,从而造成的后果就是盘点报告与年度国有资产清查出现不配比情况。

(2)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有关规定,行政事业单位个人不得对国有资产进行处置、拍卖、报废等处理。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仍然从在对国有资产处置随意化、个人化的现象,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规定标准与使用标准不符。

(3)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对某些特定的工作配备特定国有资产,而这些特定配备的国有资产并没有单独做过资产处理,进而造成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的现象,使国有资产的实用性与使用性脱节。

3.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会计核算系统未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相互对接、管理职责不明晰,比如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系统、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出租、出借管理系统等。这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系统仍然单独运行,管理制度缺失,不同资产管理部门重复,使国有资产造成重复、浪费,不同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对相同的资产进行统计、报告不仅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造成资产重复盘点、命名,最终造成虚增国有资产,不利于国有资产的管理。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培养国有资产管理队伍,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道德品质是管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要条件;转变工作理念,改变工作方式,定期举行专业培训,进行实际调研活动,确保国有资产做到账目清楚、账实相符。对专业管理人员采取绩效考核的办法进行奖罚分明,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水平;设置专业资产核算岗位;严格执行管理规定有必要时应建立合理的资产交易平台对需要处置、拍卖、转让的国有资产进行公开、公平、透明的交易并建立处置台账,做到“进来有物,出去有据”的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实物清查与盘点,做到盘点报告与清查账务同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闲置国有资产。

2.建立“统一所有、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

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所有、归口管理是指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分配、使用、出租、出借、拍卖、处置、报损等一系列资产活动中应该遵循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运行管理规律;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互制约、协调、形成一种有机的管理体制。为使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安全完整就应该做到国有资产统一所有、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理念。比如在行政事业单位综合办公室设立资产专管人员,专门负责资产购入、领出、借用等登记,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并建立资产明细账。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外其他部门均应明确有专门兼职人员负责本部门的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员有变动的应有对本单位资产盘点及交接记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重视程度,转变思想,严格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执行,建立系统、规范、透明的管理体系使资产管理与实物管理相结合做到归属清晰,权责明确。

3.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主体明晰化、精细化

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权责清晰化、精细化,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管理体制,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监管并着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收益征收、使用、分配。加强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处置的科学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跟踪档案,对资产的拍卖、置换、报废、出租、出借的收入上缴情况进行追踪,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合理、规范。对未经批准出租、出借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不按规定上缴国有资产收益的应及时查处、追踪,对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应利用法律武器进行制裁、处罚。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监缴工作,确保国有资产收益应收尽收。

4.加强国有资产信息化动态监管,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率

在互联互通的时代中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调度、利用网络化是很有必要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动态化管理实现财政资产管理和部门单位资产无缝对接,利用条形码技术实现对实物资产的实时盘点,有利于资产查询及使用效率分析,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网上审批功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正规化;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化水平,逐步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管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流失、浪费;节约国家财政支出,建立、建全国有资产电子信息平台,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信息透明、真实可靠,为建立节约型政府保驾护航。

四、结语

加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管理是提高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完整,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本文结合实际,提出通过培养国有资产管理队伍,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实行统一所有、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理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主体明晰化、精细化,明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处置及监管力度;加强国有资产信息化动态监管提高国有资产运行效率等一系列对策来应对目前的管理不足。现实中不同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也会有诸多不同,各行政事业单位要充分发挥能动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解决问题的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玲.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财经问题研究,2013(S1).

2.张玉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财务与金融,2010(03).

3.赵建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

4.王宏.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现代经济信息,2015(12).

5.郝楠楠.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16(17).

(责任编辑:兰卡)

猜你喜欢
整改措施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新形势下电厂环保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宣恩县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黔南民族地区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