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精神照亮现代教育

2020-08-04 09:30徐正黄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理性科学精神

徐正黄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着国家的社会治理水平和医学研究与救治实力,也检验着国民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盲目跟风的物资抢购,人云亦云的网络舆情,自以为是的想当然思维,更有阴谋论、宿命论等的沉渣泛起,这一切,都有着科学精神缺失的背景。大力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让科学精神真正照亮现代教育,是每一位教育者面对这疫情众生相以后应有的反思。

毋庸讳言,在我们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的元素一直是稀缺资源。一直自豪的四大发明,仔细省察,我们对于技术的推崇,要胜于对科学精神的深刻理解。我们的精力集中在“怎么样”,却很少去关心“为什么”。

古希腊的理性以及由此滋生的对自然之法的信奉,对自然规律的探求,以及实证、分析、质疑、求真的思维规范,既约束着人们的研究行为,也在实践中被内化、积淀、凝聚、提升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普遍的信仰,最终凝炼为一种理性质疑、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这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之钙。

近年来,核心素养的培育成為教育改革的热词,而科学精神理所当然地成为核心素养之一。重证据,不盲从,肯钻研,理性地看待世界,理性地面对自己和他人,从尊重出发,学会理解,独立思考,不预设立场,不感情用事,不固执己见……我觉得,这些正是我们最需要培育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不是什么绝世武功,更不能采用“醍醐灌顶”的方式传导给学生。需要让学生切实体验求知求真的过程,需要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

让科学精神照亮我们的课堂。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动手动脑,透视现象的背后;敢于“大胆假设”,更能“小心求证”,发现“成功”和“经验”之间可能的陷阱,看到“失败”和“否定”之间存在的区别。

让科学精神引领我们的活动。引导学生从事实出发,讲证据,讲逻辑,在做人做事中体现科学精神。在尊重和理解中学会合作,在坚持和调整中懂得选择,在批判和反思中确认成长。

让科学精神渗透学校的文化。彰显科学的人道价值,让学生充分认知科学的力量,也充分警惕科学主义可能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科学精神如同阳光,可以驱除愚昧的黑暗;科学精神如同疫苗,可以抵御不断变异的病毒。让科学精神成为教育的基因,这将是现代学校最好的徽章。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苏州石湖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理性科学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欲望膨胀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拿出精神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科学拔牙
重视解题反思 深化数学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