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2020-08-04 11:11郑由周王翠云沈洁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15期
关键词:生命体征消化内镜上消化道出血

郑由周 王翠云 沈洁

[摘要] 目的 對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采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对其实施常规止血治疗,治疗后有58例患者未成功止血,对此应采取内镜观察具体出血部位,寻找止血失败的原因,之后实施消化内镜止血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各项手术指标、生命体征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 常规止血组治疗有效率为55.4%,内镜止血组治疗有效率为94.8%;相较于常规止血组,内镜止血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止血组再出血率13.8%,内镜止血组再出血率3.4%,相较于常规止血组,内镜止血组手术相关指标时间均更短,再出血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止血组,内镜止血组治疗后脉搏及休克指数更低,血红蛋白及收缩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可通过消化内镜达到确切治疗效果,使患者恢复时间缩短,减少再出血情况,改善各项生命体征。

[关键词] 消化内镜;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生命体征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0)15-0049-03

The clinical study of digestive end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ZHENG Youzhou   WANG Cuiyun   SHEN Ji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Mindo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an   35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gestive endoscopy on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s 130 cases of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collected. And they underwent conventional hemostatic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58 patients did not successfully stop bleeding. Endoscopy should be used to observe the specific bleeding site and figure out the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 hemostasis. Then digestive endoscopic hemostatic treatment was performed. The various surgical indicators, vital signs and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of the endoscopic hemostatic group was 94.8%,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hemostatic group (55.4%),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rebleeding rate in the conventional hemostatic group was 13.8%, and the rebleeding rate in the endoscopic hemostatic group was 3.4%.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hemostatic group, the time for surgery-related indicators was shorter and the rebleeding rate was lower in the endoscopic hemostatic group,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 difference in vital signs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hemostatic group, the pulse and shock indexes were lower, and hemoglobin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as higher in the endoscopic hemostatic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he digestive endoscopy can achieve exact treatment effect, which can shorten the recovery time of the patient, reduce the rebleeding situation, and improve various vital signs.

[Key words] Digestive endoscopy;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Vital signs

在临床消化内科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较为常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上消化道溃疡、胃黏膜病变等多种因素均可引发该疾病,由于致死率较高,因此需要尽早接受治疗,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1-2]。目前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法应用广泛,虽具有一定效果,但无法达到预期,因此考虑更为有效方法治疗。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治疗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得到临床认可。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我院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对其实施常规止血治疗,设为常规止血组。其中,男75例,女55例,年龄24~73岁,平均(42.69±7.38)岁,病程5~11 d,平均(7.20±2.15)d;治疗后有58例患者未成功止血,对此应采取内镜观察具体出血部位,寻找止血失败的原因,之后实施消化内镜止血治疗,设为内镜止血组。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26~75岁,平均(43.31±7.20)岁,病程5~11 d,平均(7.20±2.15)d。经统计,消化性溃疡出血49例,胃癌血管侵襲性出血26例,上消化道息肉摘除术后出血30例,贲门黏膜破裂出血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均可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符合《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相关标准[3];②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存在严重体内脏器功能障碍[4]者;②合并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③药物导致出血或呕吐者;④存在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者。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药品  内镜(日本富士),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396,规格:1 mL:2 mg),肾上腺素注射液(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685,规格:1 mL:1 mg)。

1.2.2 治疗方法  首先,对所选定的130例患者实施常规止血治疗。待患者入院后,禁食并给予营养支持。以静脉滴注方式输注40 mg奥美拉唑后,再以匀速(4 mg/h)静脉持续性泵入,总共需接受3 d治疗。其次,对常规治疗无效的58例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止血治疗。于内镜协助下对患者体内病变情况进行观察,并确定具体位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止血夹方法或热凝止血方法进行治疗,使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病变组织,使用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再次清洗;待淤血得到彻底清除后,以清晰内镜视野观察患者体内情况,确定出血点具体位置,再缓慢推注0.001%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做好病变组织监测,并详细观察黏膜状态变化情况,待白色肿胀状态出现后,观察出血控制效果,待完成控制后即可停止给药。于治疗后告知患者禁食,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患者相应药物使用方法(止血药和制酸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1)按照相关标准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参照《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3]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呕吐、黑便)消失,且未发现出血情况;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呕吐、黑便)得到一定改善,存在出血情况;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呕吐、黑便)未能得到改善,检查后仍存在定性出血情况。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统计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主要包括出血停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治疗后再出血情况,计算再出血率。(3)统计两组不同时间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主要包括脉搏、血红蛋白、收缩压及休克指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内镜止血组治疗有效率为94.8%,明显高于常规止血组的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再出血率比较

相较于常规止血组,内镜止血组手术相关指标时间均更短,再出血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不同时间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项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常规止血组,内镜止血组治疗后脉搏及休克指数更低,血红蛋白及收缩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作为一种高发性消化系统疾病,上消化道出血可由不同原因引发,目前医学界主要将其分为静脉曲张性与非静脉曲张性两种,出血原因的差异性通常可表现为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其中以非静脉曲张性较为常见[5]。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不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可包括其他多种上消化道出血类型;引发该疾病原因较多,临床上以胃炎、恶性肿瘤、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等较为多见[6]。同时患者在接受食管吻合、胆道吻合及十二指肠吻合治疗后,往往由于吻合点组织病理学变化而引发异常出血[7]。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该疾病存在较高死亡率,再加上社会发展所造成的生活方式改变,进一步使该疾病发生率增高,因此需要引起重视[8]。

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针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应以改善生命体征为原则,早期阶段的准确诊断与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9]。常规治疗主要通过奥美拉唑等常见止血药物进行治疗,作为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物,奥美拉唑具有一定止血效果,但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再加上治疗技术受限,使得整体临床效果难以达到预期[10]。近些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并逐渐完善,目前已成为上消化道出血重要治疗方法。

相较于常规治疗而言,消化内镜技术可准确判定出血原因,再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药物注射、钛夹、微波、电凝等方式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出血情况,使患者身体恢复时间缩短,同时具备较高经济性[11-12]。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中,为确保安全性与有效性,应当重视以下内容:①如患者存在休克情况,应当注意时效性,尽快使其各项生命体征恢复至稳定状态,再实施消化内镜治疗;②如患者同时存在急性贫血或者失血性贫血,应当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血红蛋白水平,待该指标达到75 g/L后再接受消化内镜治疗;③该治疗方法虽具备明显临床效果,但仍无法完全缓解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药物辅助治疗[13-14]。

在本次研究中,相较于常规止血组,内镜止血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消化内镜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使再出血率降低。相較于常规止血组,内镜止血组手术相关指标时间均更短,再出血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消化内镜对于患者身体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同时可减少再出血情况。相较于常规止血组,内镜止血组治疗后脉搏及休克指数更低,血红蛋白及收缩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消化内镜可有效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使各项指标趋于稳定状态,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在崔传耀等[15]研究中,将6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分为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与30例观察组(消化内镜治疗);治疗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差异明显,同时治疗后各项生命体征也得到明显改善,以上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与本次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可通过消化内镜达到确切治疗效果,不仅可使患者恢复时间缩短,减少再出血情况,还可有效改善各项生命体征,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柴小兵,李娅.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3):121-122.

[2] 杨辉,余永程,蒋元坤,等. 上消化道出血(非静脉曲张性)应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探析[J]. 世界中医药,2017,12(s1):497.

[3] 《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8年,杭州)[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2):77-85.

[4] 王志英,赖春进,李凤荷,等. 内镜下注射止血与金属钛夹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比较[J]. 海南医学,2016,27(14):2360-2362.

[5] 任海霞,王建华,单铁英,等.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6,29(8):48-52.

[6] 张晓艳,张海涛,杨立新,等. 肝硬化静脉曲张性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J]. 肝脏,2019, 24(1):88-91.

[7] 韩登科,陈先社. 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对照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3):385-387.

[8] 曾莉蓉,陈鹏飞,魏文斌.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137-139.

[9] 叶营,孙相钊,蔡春调,等.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消化内镜诊治及再出血危险因素研究[J]. 临床急诊杂志,2016,17(7):524-528.

[10] 范红侠,王妮娟. 内镜技术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诊治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5):655-656.

[11] 赵宁宁,苏争艳,孙超,等. 四种评分系统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预后评估的应用研究[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8,35(4):248-252.

[12] 黄理,陈丽芬,覃冬林,等.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0):3912-3914.

[13] 王成,金瑞,张霞. 内镜下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325-1326.

[14] 赵银彪,陈平. 内镜治疗在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7):84-85.

[15] 崔传耀,李海峰.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J]. 继续医学教育,2018,32(7):79-81.

(收稿日期:2019-12-31)

猜你喜欢
生命体征消化内镜上消化道出血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雾化治疗的哮喘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消化内镜诊疗中引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
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诊治效果分析
研究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时疼痛和生命体征的影响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预后效果分析
有创机械通气在重症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儿科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培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