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新路径探索

2020-08-07 05:33杜欢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创新路径经济发展

杜欢

摘 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工作始终是关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领域,因此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增速显著,但仍与我国其他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在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我们要从当前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出新时代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7-0031-03

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民族工作也提出了新命题。经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种种困境,深刻阻碍着民族地区各方面的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通过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地方民族工作会议部署解决民族地区经济问题的重要举措。新时代,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更要勇于探索出新的路径。

一、研究的缘起

民族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多民族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1]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因素,导致我国民族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特殊性,因而民族问题是亟需我们重点研究的领域。

(一)研究我国民族问题的必要性

第一,基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是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总人口为13.7亿,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13亿,占全国总人数的8.49%;目前我国的国土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这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就占63.9%。”[1]

第二,民族地区社会矛盾的尖锐性。民族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宗教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化,民族地区的冲突矛盾更加严重,相继发生了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等一系列暴恐事件,这些事件严重影响着民族的团结,使得民族问题备受瞩目。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稳定。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思想文化以及宗教信仰,一直以来都处于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位置。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础,而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必然会促进整个国家实现稳定发展。

第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繁荣。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优势,这些特殊的优势使得民族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繁荣具有重要的推动力。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安全。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如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等都处于我国边界线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我国想要设立一个稳固的国防防线就必须注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必然会消除各种隔阂,不给境外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困境

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经济发展基础较为薄弱,这就导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限制。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实力的不断增强,民族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更加扩大,导致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向发达城市,不仅使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经济建设受到限制,更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传承发展。

(一)经济基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发展基础薄弱

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经济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经济发展基础一直较为薄弱。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资金投入比重不断增大,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计划以及对口支援计划,但民族地区的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民族八省的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广东一个省,人均GDP也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78%,城镇化的水平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势必会限制其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当前必须根据于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补贴,进行合理的产业转型升级,调配专门领域人才,并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保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二)地理环境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大多自然环境恶劣

我国民族八省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以及东北地区,这些地区的地理风貌大都比较复杂,多处于荒漠、高山、丘陵以及森林地带,因此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着少数民族各方面发展:经济方面,限制少数民族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城镇化水平以及对外对内开放水平;教育方面,民族地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文化方面,部分民族文化由于经济以及技术限制难以得到创新发展。

面对我国民族地区存在的地理环境限制及其对经济文化等的制约,我们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规模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建设特色村镇旅游+项目等。此外,国家仍需继续加强对民族地区各项帮扶的力度,并向民族地区输送大批人才。

(三)政治制度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法律不健全

政治制度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也直接限制着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的不完善主要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實施中存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2]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部分领域缺乏配套的、细则性的部门规章,民族地区部分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等,为此,我们要健全配套法规,坚持严格执法并强化监督检查机制。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主要指的是民族各项具体法律细则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基本生产资料产权制度方面,我们在对草场实行“两权一制”之后,草场的沙化反而更加严重,就是因为该制度打破了草场原本的生态系统平衡。

因此,我国应致力于完善民族地区的相关政治制度以及法律法规,并进一步健全配套的制度以及实施条例,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四)文化传承方面:部分少数民族文化难以得到创新发展

文化是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部分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明显,加之部分民族地区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以及宗教信仰与崇拜等,导致部分民族文化背离我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传统民族文化中落后的部分亟需进行完善。

传统民族文化中落后的部分会极大限制甚至误导人们的思维,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甚至是走上歪路;与此同时,传统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不能及时与时代相融合进行创新发展,也会进一步限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脚步。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创新发展,让民族文化推动民族经济发展,也让民族经济保护民族文化传承,从而实现“双赢”。

三、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3]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发展的情况来看,大多还在走传统的发展道路,导致经济发展出现长期滞后等问题。因此,我们要立足经济发展的新背景,致力于探索出一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创新双向开放,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效率

双向发展,指的是我国的民族地区一方面要向国内的中东地区开放,另一方面还要向西部地区的邻国、东南亚、南亚、中亚以及欧洲、美洲等国外地区开放,以此来缩小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异。

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强了民族地区的双向开放。首先,在对内开放层面进一步加快推进了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累计新开工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152项,投资总规模已达3.72万亿元,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次,在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层面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优势得到宝贵发展契机,发展也逐渐由高速转为高质量,处于“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位的新疆政策效用突出,已经在陆海运输以及国际航空港建设等领域独树一帜。

(二)深化经济改革,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结构调整升级

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其地理位置以及文化观念,导致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意识与民族传统文化的束缚,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以来都比较落后。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把优势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推动产业结构上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把旅游业做成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2]这就要求民族地区从以前的过度依赖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

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之下,我国逐步开始致力于实现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升级。为此,要在以下几方面多做努力:首先,对市场上已有的产业进行结构调整,推动已有产业内部进行优化升级。其次,利用民族地区的特点来发展民族地区,民族地区有着优美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人文情怀,可以依此建设旅游+的发展模式,在民族地区建设特色旅游+城镇。最后,在我国民族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推动新环保产业、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的快速发展。

(三)提供人才保障,完善人才引进以及人才培养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2]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对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加之受到民族地区企业效益的缘故,难以支撑相应的人才资源。因此,我国民族地区当前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亟须改善。

想要更好发挥人的作用,就要切实完善人才引进及人才培养机制,让更多的人才更好服务于民族地区的发展。为此,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加强民族地区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培新中心对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源源不断为民族地区输送高质量人才。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各领域的人才结构比例,随着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各类人才也应进行调整,此外对于新兴产业还要吸收全新的人才。最后,国家应致力于为少数民族地区选派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干部,更好实现民族地区的转型发展。

(四)发挥地区优势,实施民族地区资源合理转化战略

民族地区虽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自身仍然存在优势。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的各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尤为突出的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文化优势。新时代,想要更好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民族地区的自然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

首先,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民族八省多处于山地、丘陵以及森林地带。这些地区大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矿产资源,例如,我国的四川、新疆以及青海等省、区分布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石油资源,这三省的天然气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8.8%。此外,民族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煤炭资源等等,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其次,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新疆地区位于“一带一路”建设核心区位,可搭乘“一带一路”快车迅速发展。最后,民族地区的文化优势,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诸如民族刺绣、民族乐器以及民族美食等,这些传统文化也可带动一批文化产业的发展。

(五)发展民族文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软实力

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沉淀千年的历史底蕴,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正是这些民族文化使得每个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民族刺绣、剪纸、民族歌曲和舞蹈等,不仅能提高民族地区的文化软实力,提高民族地区的吸引力,还能由此产生民族文化产业,给民族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部分落后的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不足,导致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腐朽落后的民族文化。对于这些影响民族经济发展的落后文化,我们要进行积极的创新发展,并加强对落后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文化自信的教育,让民族文化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央民族工作會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136.

[2]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1).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创新路径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