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策略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

2020-08-08 07:13李艺玲
关键词:闽南村落活化

李艺玲

(闽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重要的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的辩证关系

“活化”指对旧建筑最低限度改造,容纳最大限度新功能,同时保留其历史特征的过程[1]。传统村落汇聚着历史演化沉淀出的璀璨文明,蕴含着地域文化特色,是人类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传统村落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必须保护性开发、活性利用,唤醒传统村落的全新生机,让乡村振兴更有底蕴。

(一)乡村振兴推动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传统村落保护活化,提升文化自信,使之为当代遗产保护与民生发展需要服务的最大契机。首先,乡村振兴是聚焦中国乡村发展的瓶颈问题而提出的战略安排,特别强调传统村落、历史民村、民族村寨以及特色村庄,必须注重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体现乡土特色,分类推进不同发展模式,遵循乡村振兴战略总方针,为科学合理保护与活化传统村落指明战略遵循。其次,传统村落表面看是建筑损毁、风貌破坏、村落空心化等问题,其实质是产业活力缺乏、乡风文明衰落、资源配置不均衡、旧空间无法满足现代新生活需要、治理不理想等方面的矛盾,这些才是当前亟需深化探索的乡村发展命题。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以上矛盾,更好地解决存在于传统村落内部机制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区域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提供了遵循。最后,纵观中国的传统村落的发展历程,大多传统村落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都面临着遗产失活与活化失力的双重危机,一方面消极的保护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社会价值,另一方面过度的开发建设破坏其原真性和整体性。只有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视域下,将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及活态传承,催生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以服务社会公众为目的,以彰显遗产价值为导向,才能实现传统村落永续健康发展。

(二)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支撑乡村振兴

于乡村振兴而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既是其手段,又是其目的。从文化层面来看,中华文明根植于土地,乡村文化是其源头,乡村振兴需要乡土文化支撑,缺少了文化,相当于缺少了灵魂,传统村落是乡土文化的沃土,保护和活化传统村落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擎柱。从历史层面上看,传统村落见证了中国乡村发展历程,蕴含着厚重文化气息,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模式,集群落历史、文化、自然遗产为一体,其历史信息、艺术创造和民风民俗都是鲜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激活传统村落这些文化遗产都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2]。从现实层面上看,传统村落具有珍贵的社会、经济、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等价值,绝大部分遗存的传统建筑和历史文物、生态绿色的自然环境、农村田园慢生活等,都是产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并且,传统村落蕴含的天人观念、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等基本主张贯穿于村民的日常实践中并在其中获得生命活力。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提供复兴机遇,指明发展目标,解决现存问题,助力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同时,保护活化传统村落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内生动力,推进战略实施,拓展和丰富了乡村战略的理论内涵。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臻繁荣。

二、闽南传统村落现状分析

本文所述的闽南传统村落是指位于厦、漳、泉三市所辖的11个区和17个县市的传统村落。2019年6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全国共有2666个乡村入选,其中福建省265个,闽南地区占43个①数据来源:漳州市自然资源局发布的《漳州市名城名村名镇街区名录》。,闽南地区传统村落数量虽不多,却独具特色。

(一)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主要成效

启动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以来,闽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1.保护与发展体系初步建立。一是开展摸底调查,了解闽南传统村落基本情况,到2019年底闽南地区共87个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98个入选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单,并利用大数据跟进保护与利用项目实施,建立完善档案和信息系统。二是研究6种主要闽南建筑类型,组织高校开展历史建筑的研究工作,并录入《福建省传统民居类型全集》。

2.技术服务专业性加强。成立省级多学科专家服务团,深入古村落实地调查,指导编制科学规划与项目实施,协助破解相关技术难题;组织开展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至2014年已完成培训考核1000多名特色工种技术工人;举办传统村落负责人及管理人员相关课程培训,2016年共有2000多人参训②数据来源:《福建省传统村落与历史建筑保护发展“十三五”规划》。。

3.品牌效应逐步凸显。自2014年以来,政府每年扶持10个古村名村,挖掘文化资源,改善景观环境,以点带面推进整体发展,一些闽南传统村落显现出良好的品牌效应,如南靖田螺坑、河坑村等传统村落依托土楼群和云水谣影视基地,发展绘画写生、影视拍摄绘、民俗体验等旅游业态,形成了良好的旅游品牌效应。

4.保护观念渐深入人心。相关政策的持续实施,多种媒体的积极宣传,社会各界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逐年提升,申报传统村落的积极性逐年提高,数量增多,涉及传统村落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逐渐增多。

(二)闽南传统村落保护过程存在的问题

2012年以来,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工作虽然取得较大成效,但在发展规划、遗产修缮、人才培养产业模式以及法律保障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1.村落文化遗产散落,规划不足难显特色

闽南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呈散点分布,空间连续不足,未能凸显区域历史文化特色及内在联系。作为重要文化空间单元,反映闽南主题文化的地区尚有大量传统村落及历史建筑未纳入保护体系。山区与沿海的传统村落现状不均衡,沿海开放早,追求快经济,传统村落破坏较严重;内陆闭塞,保存较完整但发展落后。

闽南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不同程度存在统筹不足、过度开发、保护失度等问题。一些典型传统村落被投入大量商业开发项目中,“片段式”呈现祭祀活动,“快餐式”表演民俗活动,“粗放式”展览传统工艺品。有的村落土地规划无序,大量拆旧建新使整体风貌失去原味,现代建筑的“插花式”混建也破坏了古村整体空间形态和建筑文化氛围。

2.历史遗产难以修复,维保资金严重缺乏

一方面,闽南传统村落历史遗产修缮存在诸多难题,首先是修缮材料难寻,“修旧如旧”难度大;其次是专业的修缮队伍少,维保人员稀缺;再次是体量多且产权不清,管理人员严重缺位,原居民对保护和修缮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不高。

另一方面,目前政府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修缮只限于被纳入国家级、省级、市级保护名单的村落,各地财政经费紧缺,只能停留在抢救性的修缮层面。然而闽南传统村落中的传统民居民宅大部分归家族私有,常常由于产权复杂和资金不足无力修缮。如南靖县申报世遗用于螺坑村、云水谣环境整治和土楼加固就投入5000多万元,龙海埭尾整修古厝、河道清淤等需投入1000多万元。资金的缺乏限制了历史遗产的修缮保护。

3.乡土教育缺乏重视,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现代生活方式和人们审美情趣转变,传统技艺也面临生存发展的困境。据调查数据显示,如今熟练掌握木版年画等传统木雕石雕工艺和竹马戏、打城戏、皮影戏等传统艺术表演现形式的技艺传承人多为年龄在50-70岁中老年人。由于社会转型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政府部门重视不足、经费与师资的限制以及个人功利主义等原因,致使乡土文化教育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年轻一代自身文化基因认同感日渐弱化,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后继乏人,民俗活动逐年低迷,传统技艺濒临失传。

4.村落“空心化”加剧,产业活化模式单一

闽南地处沿海区域,开放程度高,人口流动大,一些山区闽南传统村落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不完善,加之市场化浪潮的推动,致使当地居民流向更发达的城市。据漳州市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漳州市近五年乡村外流人口每年都达55%以上,且以青壮年为主,农村弃耕荒地占总面积3成以上,“土地撂荒”现象普遍。由于劳动力外流,一些传统村落逐步沦为“留守村、空心村”,凸显“有村落,没人气”,如龙海市埭美村,近些年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古厝空置率逐渐增加,传统特色商业凋零,传统村落造血功能欠缺,活力不足。

5.破坏遗产现象仍在,保护法律有待健全

各级政府及部门初步构建的保护法律体系多停留纸面,村民也未能认识到传统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性,未能自主形成保护意识。一些村落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漳州洪坑村相当部分房屋由于无人居住,老石柱、老门窗被偷,平和九峰镇旧县衙被拆除,漳浦后垄村宗祠梁柱不知所踪等。究其主要原因,首先是保护范畴有限,现有的法律政策仅针对被列入保护名单的典型村落,而未列入文保单位的易被忽视,市县出台的地方性法规也难以落实。其次是保护标准缺失,虽然将闽南地区古村落、古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评审,但评审的具体标准未明确,村民不知什么样的古建筑、古文物有价值,更不知如何保护。第三,奖惩力度过小,对破环传统村落风貌、私自拆建古建筑、违规买卖古民居及其构件、偷盗破坏文物等行为法律惩罚不严厉[3]。

三、闽南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策略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应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统筹发展,坚持以村民为主体的多方协同管理,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发展多元产业,活态传承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村落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一)构建遗产空间体系,编制科学发展规划

应加快进行古村落地区历史建筑普查、建档、评审、认定、申报工作,聚焦地域特色文化主题,梳理文化遗产线路,规划建构 “落群+线路+区域”多层次的空间格局体系,制定整体规划,推进统筹保护。

一是凭借“福建土楼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和“闽南红砖建筑”申遗的契机,整合区域村落文化遗产资源,凸显土楼、红砖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特色文化瑰宝,构建两大世界级传统村落群。二是挖掘海丝、商道驿道村落文化遗产,整合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带与旅游廊道,如龙海市埭美村落外围的水系是海上丝路的组成部分,可以考虑设置丝路文化体验专线,既传承海丝文化又贴近时代特点。三是重视闽南村落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保护建设,对积淀深厚、保存良好、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价值的区域分类保护(如表1)。四是编制科学的闽南传统村落中长期发展规划,形成完整有鲜明主题的旅游线路。以政府保护规划为契机,以美丽乡村总体规划为龙头,试点开展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形成与古镇古村保护规划、村庄整治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的规划体系。

表1 闽南传统村落文化分类

(二)拓宽文化活化路径,培养非遗传承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传统村落的活化伴随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文化特色消逝、传统技艺的失传与年轻一代认同感渐衰现况下,活化村落文化、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十分必要。首先是活化文化遗产,可依托民间技艺研究所、工艺工坊等机构的科研力量和研究基础,设立多元化、专业化、多层次非遗保护研究基地,同时完善有影响有特色的厦、漳、泉三个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如泉州蔡氏古民居内现存有民宅的厅、堂、园、亭、祠、厨、阁、书轩、耳房等一应俱全 ,其群体辉煌气派,可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来开发,并建成闽南古民居、民俗博物馆,使这一文化瑰宝得以弘扬。其二,拓展多元传播渠道,发挥管理部门、传播媒介、社会民间团体的力量,开展主题旅游、民俗表演、摄影展等多样化活动,加强宣传互动,提高社会认知。三是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逐步扩大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范围,鼓励闽南地区高校将民间传说、艺术改编成剧本或拍成微电影搬上舞台和荧幕,培养青少年文化认同感与传承责任感。加强对面临生存危机的闽南地区歌仔戏、锦歌、木版年画、土楼营造等传统技艺、文学、戏剧、曲艺、美术、医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并支持其授徒传艺。同时,明确非遗传承人与传承基地的责任、权利及义务,建立科学的机制确保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承。

(三)建立科学协作机制,促进保护水平提升

实施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村民、专家,这四方力量在经济、环境、社会层面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致使村落的治理模式也具有差异性。针对闽南传统村落面临居民权责不清与多头管理混乱等问题,应建立以村民为核心主体、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专家引导的传统村落多方管理机制(如图 1)。

图1 协同管理机制

一是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做好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政策政策,对闽南传统村落进行统筹规划和统一部署;完善传统村落保护法律体系,提高村民遗产保护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通过政策资金支持,鼓励社会企业积极竞标投资项目,并监管其开发;委托科研院所、高校、专业公司的专家考察村落价值,编制科学规划,完善闽南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设备和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二是公司企业在政府的政策与资金的扶持、专家指导下对闽南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与乡村建设,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传统村落经济效益。三是专家通过政府委托与企业合作,为传统村落提供技术文化支持和理念方法引导,保证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四是确立村民为传统村落发展的主体地位,把他们真正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主要力量,充分发挥其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传统村落自治,负责日常保护管理工作。最后,补齐传统村落人力短板,唤醒离乡青壮年的“乡愁”,激发返乡热情,为闽南古村振兴不断“输血”;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提供住房优惠、专项表彰等方法,满足村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培养一批新乡贤,共建共治共享闽南传统村落,推动村民从“乡愁”到“乡恋”的转变。

(四)激活村落内生动力,引导多元活化模式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政府必须根据不同村落情况,深入挖掘优势资源,激活传统村落的内生动力,因地制宜构建多元模式,整体带动传统村落传承发展。

市场依托型。处于城乡结合部的传统村落,可利用逆城市化趋势,以城市游客需求为结合点,借主导市场带动作用,突出特色,提升产品档次。一是充分挖掘旅游产品,利用乡土农耕生活和传统民间艺术以及手工技艺,开展深度体验主题活动,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二是以特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为卖点,强化农事生产活动体验。三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的农、林、牧、渔、副生产基地,开展兼具娱乐、培训的参与式旅游活动。如厦门新垵有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送王船仪式活动、“顶房”习俗、宋江阵活动等,都可以为旅游吸引物发展民俗体验旅游。

名品驱动型。对于文化遗产延续状态良好且集中、并拥有特色文化产业的传统村落,通过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环境,以特色产品或产业链为主体,进行专业化生产,打造名品产业基地与品牌。对于具有特色农副产品的传统村落,可以采用特色庄园模式,以特色农业景观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休闲、体验等旅游产品,延伸产业,实现产业经济协同效益。德化泗滨村有着悠久的制造陶瓷历史,可以制瓷为支柱产业,进行专业化经营生产,打造村落品牌,提高知名度的同时创造经济效益。

文化创意型。对于传统艺术积淀深厚的传统村落,可注重开发文创产业。一方面是依托知名艺术大师带动从艺群体,提高该村知名度,另一方面可开展民间艺术展示与交流活动,采用“公司+农户”的生产方式,开发旅游商品。还可依托所特有极具创造性的村落民居,发展创客创意商业商务新型业态模式,带动艺术传播和旅游业发展。厦门澳头村以“文化雅”独树一帜,举办多次油画、雕塑、版画展等,有浓厚艺术氛围,可就地取材营造写生基地,传承创新文创产业。

生态休闲型。对于自然生态环境好,传统建筑保存较完整的传统村落,结合人文遗产与自然风光,发展新兴休闲旅游。闽南多数传统村落都可运用此类型,如长泰山重村的古民居、古祠、古庙存续良好,自然生态环境佳,并有砂仁、土鸡蛋等丰富的农特产品,可极力打造田园风光、农耕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产品。云霄溪口村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农特产品等可深度开发的旅游资源。

(五)完善古村保障体系,形成运行长效机制

首先,加强政策制度保障。一方面出台《福建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督促闽南地区各市县结合实际制定地方性制度、措施及办法。另一方面健全保护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分级责任、挂牌、问责、退出等机制,为闽南传统村落整体保护提供机制保障。

其次,强化资金保障。一是加大保护修缮资金投入,通过竞争性评审、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扶持一批典型示范作用的传统村落项目。二是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率,分类安排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及危房改造等专项资金,加大对传统村落文物建筑保护资金投入。三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担的原则,加大地方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保护资金筹措渠道。四是建立保护经费使用绩效评价机制,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价其经费使用绩效,加强保护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再次,提供人才技术支撑。一是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团优势,为闽南传统村落档案建立、保护规划编制、项目实施等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二是依托省级传统村落研究中心,采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建筑工匠与管理队伍建设。三是通过举办论坛、讲座、课题研究等形式,搭建学术与实践交流合作平台,在更高层面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传承。

闽南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要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方针,以保护活化为手段方法,激活并保持传统村落的潜力与动力,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社会资本,以点撬面推动传统村落的五个振兴,促进传统村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闽南村落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闽南文化传承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