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作用机制与协同策略
——以福建省为例

2020-08-08 07:13许晓红
关键词:城镇城镇化动力

许晓红

(闽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课题。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既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又要持续深化新型城镇化向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多元化,其中包括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内生动力主要有区域地理位置及资源条件、生产力水平、政府决策者的责任意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愿景、企业组织对市场机会的追逐和个人的求变欲望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产生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拉力。城镇化的外生动力主要包括行政中心的变更、行政区划和管理因素的变动、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及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城乡交通网络的完善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外部动力,其中,产业集群是城镇规模化的主要动力。此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环境动力因素的支撑,即政府的宏观政策与制度创新、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区域竞争与非均衡发展、人口迁移的规模和速度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形成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正向干预力和竞争力。

城镇化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镇化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所依赖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的运作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运作机理的各种关系和组织制度的总和。国内外学者们深入研究了城镇化的动力机制。Henderson和Graves等国外专家都认为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多元力量共同驱动城镇化的发展[1];国内学者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杨虹等从推动者的角度把城镇化分为“自上而下”和 “自下而上”两种类型并比较了这两种城镇化模式的特征和差异[2]。“自上而下”城镇化指的是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政府通过计划手段制定城镇整体发展规划;而“自下而上”动力机制则强调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进程开启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浪潮,农民工则是城镇化的主要建设者,与此同时,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建设也构成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内容。胡杰分析了城镇化的内因和外因,指出内因是指区域本身所固有的、能够决定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特征的各种自然和人文因素,而外因是相对于内因而言,主要指内因之外的其他因素[3]。邱晖指出,社会制度变迁是决定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对城镇化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起着重要作用[4]。陆大道指出工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支撑了城镇化[5]。

整体上看,这些研究成果注重于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功能,加强了对城镇新型度的综合评价,但关于动力机制模型与城镇化发展路径之间的关联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分析各种类型的动力对城镇化作用的机理和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协同策略。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作用机理

城镇化的本质是集聚,是经济发展各种要素空间集聚与重新分布的过程。因此,市场化是乡村人口和资源向城市聚集的基础性动力。此外,经济全球化使得贸易、生产和资本在城镇化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外向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外驱力。在国家经济层面,城镇化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结构转换、国家政策调控以及科技进步[6]。因此,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具有多元化特征。

(一)产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内在作用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和基本保障。只有产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增强城镇的要素吸纳能力。新型城镇化对产业发展的要求不仅是产业结构的升级,还包括产业布局的优化,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产业链的延伸。产业发展和城镇化相互作用,协同演进。首先,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产业发展所提供的就业机会以及因此获得发展的基础设施吸引人口流向城镇。人口的集聚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同时又带动相关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规模扩张。因此,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使得劳动力、资金等各种要素资源更加集中,这种集聚经济效应提高了城镇化水平。其次,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城镇化质量提升。城镇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配套条件,吸引更多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落户,处于产业结构低端的企业面临转型或淘汰,从而引致资源重新优化配置,这些处于产业结构高端的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将成果扩散,带来产业结构升级。由产业结构优化引致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劳动者就业结构提升、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7],提高了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从而促进城镇化质量提升。

(二)政府宏观调控城镇化发展 政府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政策,满足各类交易主体的需求,引领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通过行政区划使城镇化发展获得更多的空间,促进该地区经济实力提高;其次,城镇化的发展主要依托政府开发当地的各种资源,从而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和人口的聚集;再次,政府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以克服市场调节带来的失灵问题,从而维护了市场良好运行的环境,成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同时,政府的财政支出和投融资机制,成为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最后,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城镇化,政府通过提供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此解决城镇化转型过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确保城镇化有序发展[8]。

(三)外向经济驱动城镇化发展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对外贸易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外向经济的发展通过促进劳动力流动从而推动城镇化的实现机制主要表现在:第一,贸易通过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人口集聚。为了节约运输成本,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址临近港口的沿海地区。当众多企业集聚在沿海地区,就会增加该地区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流入,产生强大的市场效应,该产业的产出水平扩大,利润增加,规模经济不断壮大,形成产业集聚的自我强化[9]。随着产业的地理集聚度增强,商品种类丰富,劳动力生活成本下降,实际收入上升,又会产生对劳动力流入的强大吸引力,因此在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双重作用下,沿海地区的城镇化快速发展。第二,贸易通过收入效应影响城镇化。在对外开放中,中国的东部地区通过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使这些地区出口企业的生产要素报酬上升,而中西部地区受到运输成本的制约,参与对外贸易的广度和深度都比东部地区低,因此,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较低。同种要素所有者收入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市场化程度较高、要素流动障碍较小的条件下,就会出现要素大规模向报酬高的地区集聚。第三,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外溢效应提高城镇化质量。基于比较优势,城镇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带动了以加工贸易为主体的出口贸易发展,产生了就业创造效应,成为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拉力。此外,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带来资金,也带来先进的知识、技术、文化、理念,这种外溢效应有利于提高城镇化质量[10]。

(四)创新驱动城镇经济转型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需要科技创新来突破。首先,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城镇经济绿色化。技术进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使市场扩大、产业分工得以深化,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消费者需求品质也得以提升。此外,技术进步还有助于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创新型新兴产业,促进新能源开发和利用,使企业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城镇经济得以绿色化。其次,创新驱动优化了产业布局,提高了城市能源、资源和空间的利用效率。城市不仅承载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聚集了创新要素,产业园和科技园的建立,实现了园区内的企业共享高端科研基础设施,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产生新兴产业集聚效应[11]。而传统工业也通过对接、扩散等方式,发生梯度转移,从而有利于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和扩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优化城镇产业空间布局。再次,创新驱动城镇现代化。随着无线网络等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应用创新,推进了城市智慧化,实现经济活动方式的变迁,同时,在文化建设、社会管理体制、制度变革等领域积极创新,提升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质量,进而实现城镇的现代化。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支撑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既是缓解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同时又要依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支撑城镇化发展。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的经济行为动力来看,城市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为优厚的社会福利,较高的收入预期成为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地域转移是基于生存理性。传统的农业生产部门存在着人多地少的矛盾,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日益增强,放宽相关领域市场准入、促进要素合理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使传统农民可以自由流动,参与空前开放的社会分工[12],并释放出巨大的创造能力,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农业规模经营和非农产业规模的扩张都取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城镇化建设通过扩大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聚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从而带动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两亿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二、三产业就业,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福建省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已进入加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2019年,福建省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5%,其中,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有效促进人口集聚。然而,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也存在区域间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常住人口市民化滞后、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构建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便成为推动其发展的关键。根据以上分析,福建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上述几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合力。

二、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的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揭示,选取了产业发展(市场力)、政府推动(行政力)、对外经济(拉力)、创新驱动(持续力)和主体驱动(主观动力)作为城镇化的发展动力,运用主成分分析推动福建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驱动力因素分解 城镇化是个综合系统,多重力量推动其发展。为了更为集中的反映城镇化的动力,首先确定了五种驱动力,再对每一种类型的动力分别用两个具体指标来表示,形成表1所示的城镇化动力因素表。

表1 城镇化动力因素表

驱动力 具体指标 单位X7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 万人创新驱动(持续力) X8专利申请数 项农民推动(支撑力) X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X10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 %

(二)驱动因子分析

1.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及变量间相关性检验

所选取的10个指标存在着单位量纲和数量级上的差异,为消除这些差异,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选取了1985-201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样本数量较大,这里就没有列出标准化处理后的矩阵值。

进行因子分析前,还需要对标准化处理后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一般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显示,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指标体系的KMO值为0.81,大于0.5,Bartlett球度检验相伴概率为0.000,表明文章选取的10个指标适合作因子分析。

表2 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

2.主成分分析

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1.0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标准化处理后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很大,甚至有些都大于0.9,这表明部分因子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为此,使用方差极大斜交旋转方法。

表3 方差贡献率

表3求出因子分析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提取主成分。根据特征值大于1,总方差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取前两个公共因子。其中,第一个因子解释了原始数据56.425%的信息,第二个因子解释了原始数据32.897%的信息,两个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达到89.322%,说明两个主成分代表了原来10个指标的89.322%的信息,信息综合状况良好。

表4 旋转成分矩阵

为了使得每个公因子的意义更加确切,我们对因子进行旋转。 从表 4看到,F1在 X3、X4、X5、X6、X7、X8、X10上有较大的负载,且这一因子解释了总体信息的56.425%;F2在变量X1、X2、X9上的负载较大,第二个因子解释了总体信息的32.897%,写出如下主成分方程式:

3、回归分析

由于各个自变量已经过标准化处理,由此算出各年的F1、F2对应的数值,得出的两个主成分作为自变量,标准化后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Y作为因变量以表示城镇化发展水平,运用SPSS21.0进行回归分析。

表5 回归结果

由表5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合优度非常好,反映主成分分析的这些主要因素通过了多元线性模型检验,因此,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为了更直接地说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关系,把两个主成分式子代入回归方程(1),求得原始变量的回归系数,得出

(三)结论 从回归结果来看,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对外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意愿等驱动力都密切相关。其中,二产占GDP比重X1、三产占GDP比重X2、政府财政支出X3、固定资产投资X4、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X5、进出口总额X6、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X7、专利申请数X8、城乡居民收入比X9的影响系数较大,表明这些因素积极推动城镇化水平提高,而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比X10的影响系数为-1.391,表明城乡恩格尔系数比与城镇化发展水平负相关,这主要因为当城乡恩格尔系数比值越大即农村恩格尔系数较低时,反映出农村的生活质量趋于提高,考虑到进城的生活成本,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留在农村,因此阻碍了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镇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公共服务向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才能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并真正融入城镇社会,从而稳健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三、推动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协同策略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多元化。为此,应该加强顶层设计,重点突破,协调改革,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有动能、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近年来,福建省先后推出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建设。其中,最为重要的经验是晋江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闯出了一条“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这些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和推广。

(一)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产城融合,可以促进城镇的就业吸纳能力得到提高。首先,结合试点镇的建设,建立龙头企业,发展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其次,顺应产业转移和城镇化发展规律,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作用,借力“一带一路”建设和海西经济发展战略,提升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能力;再次,调整工业发展结构,延伸产业链,引导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提升加工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办学优势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更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提高产业的技术支撑能力,增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后劲和动力;最后,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和就业效率高的第三产业,重视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如餐饮业、住宿业、家政服务业等行业既能方便居民生活,又能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就业,同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尤其是为现代化农业、先进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应是城镇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产值和就业的比重,实现“三、二、一”的结构。

(二)转变政府职能 市场机制促进经济要素在城市空间合理有序地流动,与此同时,城市空间的扩展,也离不开政府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提供支撑和保证,因此,要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合力,才能促进人口规模和城市布局合理发展。新型城镇化是将农民有序转变为市民的过程,必然需要政府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公共政策和操作程序,并着力加强战略研究、制度顶层设计和公共政策创新[13],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要转变政府的职能,在经济运营方面政府实现从全面主导向有限主导转型,政府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突破口,构建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房价调控、财税体系、环境保护等一揽子改革方案,调动一切经济与社会资源参与城镇化,形成完备的融资模式,才能推动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

(三)优化投资环境,促进对外经济发展 福建省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首先,通过金融创新,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改变筹集资金方式,发挥民营企业的专业运营能力,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其次,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开放机遇,培育商贸物流中心城镇,充分利用公共投资的导向作用和基础设施的带动作用,吸引外商投资。福建省在“海丝”核心区建设中以推进产业对接合作为主要任务,引导外资投向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推动建设先进制造业大省。再次,充分利用对外贸易带来的产业集聚和劳动力集聚效应,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形成集约经营、规模经济明显的工业园区。通过贸易结构转型升级,优化沿海城镇产业结构,推进产业梯度转移,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四)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创新驱动城镇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才又是创新的根本,因此,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这就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优先安排财政资金投入职业教育,通过设计政策促进职业院校资源优化配置,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将专业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相结合[14],实现科研院校和企业合作共建知识创新体系。要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的战略层次。促进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服务业体系,是创新驱动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此外,要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提高进城劳动者的城市发展能力和城市生活能力,开展人文素质培训,引导他们拓展社会交往圈,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养成良好的消费和生活习惯,适应城镇生活方式。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劳动力有效转移 城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农村劳动力在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在对迁移城镇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后,产生融入城镇的意愿并作出迁移的决策。当城镇的收入、福利待遇超过农村时,农村劳动力才会持续向城镇转移,而农村劳动力能否真正融入城镇,也关系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强化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就业,扩大社保覆盖率,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提供这些公共服务需要巨额资金,全部让政府财政支出显然力不从心,因此要通过整合资源、搭建融资平台,引入风投、创投等机构,建立主体多元的城镇投融资体系。

猜你喜欢
城镇城镇化动力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家乡的城镇化
动力船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