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细节,让英语学习更精彩

2020-08-09 12:55钱银花
读写算 2020年19期
关键词:教学细节生活教育

钱银花

摘 要 成功的教育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细节虽小,折射的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专注于课堂教学,常常会忽略一些课堂内外的小插曲或者教学后续而错失了各种学生展示自我的好机会。因此,教师应当关注教学的细节,从细节入手解读课内外的各种教学活动,提升教育智慧。

关键词 教学细节;生活教育;课堂内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196-02

细节教育就是教育要从细节中起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从细节入手,重视细节,让学生在细节中积累素质。教育与教学作为整体和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作用。因此,教学也同样需要关注细节,让学生在细节中积累知识。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致力于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寻求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多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小细节,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个细节可以是脑海中的“灵光一现”,也可以是一次活动后的反馈,甚至可以是某个学生的“反常之举”。只要教师善加利用,并将其巧妙融合到课堂内外去,便能让英语学习变得更有趣、更精彩。

一、关注细节,生成道具,让表演更真实

保加利亚暗示学家G洛扎诺夫曾说过:“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人们往往对自己所熟悉的身边的事或物更感兴趣,关注这些细节,让这些事与物变成教师教学的一部分,那么学习便不再枯燥,而更具有真实性。

案例: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二年级上册Unit7 Lets clean up一课为例。上课教师为了教学clean the...这一短语,设计了多种ppt型的游戏,有聚光灯、吹气球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得有声有色,教师也身在其中。其中一個调皮的小朋友没有端坐着,而是拿出了一块抹布认真地擦着凳子,嘴里正叨念着:clean the chair,表演的欲望非常强烈,可见他更喜欢拿着这块抹布到处表演一下。如果此时教师能利用好这块小小的抹布,让学生自己去找一些身边的物品来“clean”,如door,window,bag,pen,book,pencil box等,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被一下子打开了,想说的东西也就会更多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多从生活中去挖掘,开发生活中的一些小道具来辅助教学。当关注到这个细节时,便能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多维度地去刺激学生的感官系统,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进而逐渐由“让我学”转变成“我要学”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很多的公开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看到类似的acting环节:教师会布置一个跟课文相似的背景,然后出示人物头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角色表演。而译林版小学英语中的角色也是固定的那几个,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这些角色,如果每次表演都以头饰辅助表演,学生会产生审美疲劳,逐渐失去对表演的欲望。相反,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形象化,那么学生会在表演的时候加入对角色的理解,这样的表演会更吸引人,记忆也会更深刻,课堂效果更显著。

案例:译林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7 On the farm,在磨课的过程中,指导教师突发奇想:“我们为什么不准备一顶草帽呢?”在Acting time时,教师试着将扮演grandpa的学生戴上草帽和毛巾,装扮成农场主的形象,让学生模拟体验农场生活。实际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看到老师作为示范戴着草帽和毛巾出现的时候,一下子沸腾了。他们抢着要体验农场主的角色扮演,表演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因此,创造真实的语境有时只需要准备一些简单的、接地气的生活小道具便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通过预习,提前感知课文内容,找出文中需要的道具,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自制的,在表演的时候运用这些道具,为自己的表演添砖加瓦。

二、关注细节,积累素材,让语言更精彩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是学生的话题范围比较狭窄,很多话题局限于书本上的,或者老师补充的,很多活动在开展的时候也只能是点到为止。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要关注这一细节,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适当开发话题,让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拓展语言,使学生间的交流变得更精彩。爱默生曾说过:“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多看、多思、多写,关注细节之处,积累素材,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

案例,在教学译林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8 How are you?时,上课教师的设计独具匠心,在完成原有文本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又用了最近几年火爆的微信朋友圈。任务是帮助杨玲在朋友圈完成信息发布,同时也附上了杨玲好朋友的各种留言,设计新颖、吸引人。但细细想来,在应时应景的朋友圈可能对一部分小学生来说还不是很熟悉。因此,教师还可以换一种学生更熟悉的形式:日记(diary),可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帮助杨玲完成日记。然后根据自己的体会描述出当杨玲生病后来自老师、家人、朋友的关爱。虽然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但是这种形式更加方便,可操作性也更强。

当然,教师还可以继续开展类似日记形式的活动,比如:可以每周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记载,使学生去关注生活细节,并记录生活的点滴乐趣,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

三、关注细节,促进合作,让活动更丰富

生本课堂的提出,让英语学习焕然一新,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更是让课堂变得生动、有活力。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发现很多时候只是个别学生完成了整个小组的任务,学生的合作仅停留在一个流程上,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学习、共同思考、共同进步。如果教师能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细节,适时调整方案,也许会柳暗花明。

案例:译林牛津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Project1 A holiday album的活动目标是制作一本假日相册,对于农村小学的学生来说,虽然生活条件提高了很多,但活动的圈子还是比较小,平时的娱乐活动也仅局限在常熟周边。所以制作一本相册对于他们来说可能素材实在太少,虽然也渗透了我们当地的一些知名景点,如Shang Lake,Shajiabang,Yushan Park等,但是学生的制作还是显得很单调。所以笔者决定让他们四人一组,组合制作一份假日相册,通过组内相互讨论、完善,有些擅长画画的学生发挥自己的绘画才能,有些擅长写作的指导组内成员完善信息载入。在合作中,学生们集思广益、各司其职将原本一幅幅单调的图文制作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相册。接着仍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Album Show的活动。其他组的组员扮演小记者去采访相册的“小主人”们,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进来。那么,这样的学习范围就会变得更广了,活动也更具有意义了。

四、关注细节,拓展游戏,让活动更有趣

在课堂上,往往一首歌、一个小游戏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一旦脱离课本之后,学生很难再重拾学习英语的兴趣,特别是在课后。如何在课后也能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这需要教师好好思考,从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出适合学生课后开展的一类模拟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學习时快乐“玩耍”,在课后玩耍时也能学习,娱教相融。

案例:在教学译林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7 How much时,上课教师为了引入课文,让学生欣赏了一系列义卖的照片,让学生感受什么是义卖,从中体会义卖的意义,然后引出课文的教学,重点句型为how much...。从知识目标,情意目标来看都完成地非常好,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当关注到讨论价格与义卖相结合这一细节时,就会发现,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其实生活中除了义卖,还有很多的机会接触“how much”这一话题,比如跳蚤市场。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不再需要的学习、生活用品,比如看过的书,多余的笔记本之类的,或者是自己的小制作带到学校来。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展开一次班级内部的跳蚤市场,规定在交易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所学英语。通过模拟课文活动,将故事搬到生活中来,让学习变得更贴近生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体验了活学活用的乐趣。

因此,教师在重视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应关注教学过程的小细节,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利用的有心人。从关注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出发,让这些小细节成为英语学习的催化剂,让英语学习变得更富有生机。

参考文献:

[1]王琳玲.成就精彩语文教研关注课堂教学细节[J].新课程导学,2012(012):29-30.

猜你喜欢
教学细节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关注细节研究 成就精彩课堂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聚智慧于细节,展精彩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