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父母婚姻风暴:“90后”女孩登上联合国

2020-08-11 07:29长龙
知音(月末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小提琴母亲

长龙

“90后”女孩卫荷,是美国纽约大学公共关系与企业传播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联合国实习,并担任联合国交响乐团首位中国籍小提琴独奏以及亚洲电视台双语主持人,站在了国际舞台上。

然而,出身于贵州省贵阳市一个单亲家庭的卫荷,少女时代却对父亲充满了怨言,甚至流落到一所城乡结合部中学……卫荷如何从一个没有背景的普通女孩,成为在联合国讲“中国故事”的人?她的人生蜕变,就如同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别人家的好女儿”:三根弦也能成功翻盘

2012年秋,还在武汉大学读大三的卫荷,参加了第四届“中国校花”大赛。一路顺利,哪知决赛中,她的琴弦突然崩断……

1991年12月17日,卫荷出生在贵州省贵阳市,父母从遵义山区考进大学,毕业后,父亲在企业当工程师,母亲在一所中专学校当英语老师。

“盼女成凤”的父母,逼卫荷背诗词、学英语、练小提琴。她讨厌英语,一次赌气摔掉手里的英文书,母亲拿着从楼下花园里折来的细枝条教训她,一时间,她的哭声、母亲的责骂声、楼梯间的狗吠声此起彼伏。而父亲竟“恨铁不成钢”地把她的书包跟小提琴的琴弓从六楼丢了下去,她一路抹着眼泪跑下楼,在院子里的草丛中寻找可怜的琴弓……

鸡飞狗跳的日子,在父亲婚外情曝光后结束了。父母最终离婚,母亲带着卫荷和弟弟,家门冷落。小小年纪的卫荷对父亲充满怨言,常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用影碟机熬夜看动画片或打游戏,只有在虚拟的世界里,她才会忘记那些不快的事。

为了卫荷姐弟俩,母亲逐渐从失败的婚姻中走出来,变得异常地坚强,她对卫荷说:“你要让别人不看低自己,只有珍惜,更要努力证明自己!”母亲本有去加拿大学习的机会,但她放弃了。

卫荷终于懂得母亲身上的承担,她不再叛逆,比同龄的孩子更早熟。因交不起择校费,母亲让她去城乡结合部上初中。卫荷在这里显得“鹤立鸡群”,被选为语文课代表;物理不好,她埋头死攻;为了锻炼自己的毅力,她练习跑步。她代表班级参加作文和中英文演讲比赛,为合唱比赛伴奏等。

学习小提琴的费用昂贵,卫荷差一点失去练琴的机会,多亏有老师的慷慨帮助。初二时,她通过国家业余小提琴十级的考试,小提琴演奏拿到了器乐组全国金奖。一位副校长感慨地对卫荷说:“如果我有你这样一个女儿就好了。”

卫荷沉默不语,她多么希望这是父亲对自己说的话啊!她更加发愤学习,考上全省重点中学——贵阳一中!老师还特许她练小提琴,晚自习晚到半小时。2010年高考时,卫荷凭借小提琴的特长加了20分,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录取。

上大学后,卫荷拼命学习,拿到甲等奖学金和“闻一多奖助学金”。她还被选为武汉大学交响乐团小提琴二声部部长,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2012年秋,卫荷报名参加了《新锐》杂志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校花大赛,一路闯进决赛。10月,要到北京训练半个月,有开场舞排练、个人才艺巩固,还要准备很多机智问答的模拟题。选手们要拍个人宣传片。

为了证明比赛并不只是选美、拼颜值,组委会不让选手们露脸,她们必须戴上假面具。卫荷每天早上七点起床,第二天凌晨三四点才能睡,白天神经绷得紧紧的,晚上又累得睡不着,都有点神经衰弱了。

决赛那天,一个工作人员把卫荷的整个琴盒都给拿到台上,她蒙了,只好拉低短裙,蹬着高跟鞋,勉强蹲下去打开琴盒。不料,琴盒的拉链拉到一半,拉扣突然坏掉。众目睽睽之下,她几乎崩溃。主持人一遍遍地帮她打圆场。

取出琴后,卫荷却发现由于现场的温度比较高,跟外面的温差太大,导致她的小提琴跑音严重,她心里安慰自己说调一调、勉强拉一拉就好了,结果E弦又突然崩掉,主持人和前排的观众都惊呆了。面对满场错愕的眼神,卫荷好不容易把琴给调对了音,她抓紧最后的机会说:“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这么大的舞台上,我希望大家能够留下我。”

主持人问她:“你现在只有三根弦了,还能拉吗?”卫荷拿过话筒说:“琴弦虽断,梦想不绝!”

她顶住接连而来的不顺和心理压力,用仅剩的三根弦拉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结果成功翻盘,最终获得季军,照片登上了《新锐》杂志。

穿过父母婚姻风暴:在纽约讲述“中国故事”

2013年大三下半学期,卫荷因专业成绩总排名第一,得到去台湾政治大学交流的机会。这期间,她还加入了政大弦乐团和台湾大学交响乐团,她想在台北举办自己的第一场小提琴音乐会。

独在异乡,且只有一个半月的筹备时间,卫荷独自承担起音乐会策划、执行工作——选曲、做海报、拉赞助、找场地,有感于她这个大陆女孩的执着和坚忍,政大师生和台湾大学交响乐团的同学纷纷慷慨相助。最终,音乐会在可以容纳三千人的政大礼堂成功举办。之后,卫荷得到滚石唱片的实习机会,参与了当年台湾金曲音乐节的筹备工作。

为了充分锻炼自己,大四的时候,卫荷专门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毕业时,卫荷拿到美国纽约大学公共关系与企业传播硕士研究生的offer。

此时,卫荷的父亲已经另组家庭。经过多年的挫折和奋斗,父亲在事业上终于开始有了一些起色,他舍不得多花一分钱,都存着留给卫荷和弟弟读书、留学。父亲红着眼眶对她和弟弟说:“父母应该是孩子的助推器,你们能飞到哪里,我们就尽力送你们到哪儿。砸锅卖铁也要送!”

卫荷明白了父母的婚姻是他们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父亲来说,对孩子的爱是不会改变的。

2014年11月,卫荷带着自己的小提琴漂洋过海来到纽约。家境好的留学生会选择住在曼哈顿舒服、离校近的高档公寓里。而衛荷只能选择在曼哈顿上西区,和房东一起住。

房东是一个不会说英文只会西班牙文的拉美裔大妈,没有工作,全靠房租和政府的补贴养着。大妈很喜欢热闹,喜欢邀约各种亲戚朋友上门玩耍、饮酒聚会。拉美的食物味道特别重还特别要求火候,每次大妈做饭的时候,客厅总是热得像火炉,卫荷的房间也充满了久久不能散去的油烟味。这些她都能忍受,让她担心、害怕的是大妈那个三四十岁的儿子,会趁她不在家的时候,用刀撬开她房间的锁。卫荷无意中发现后,警告他如果没有经过允许就撬开房门,她就报警,因为这会让她觉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

卫荷不愿搬家,除了租金便宜,还有就是她可以在家里练琴,否则她就得跑到有40分钟车程的学校琴房去练琴,预约学校琴房、坐地铁都需要时间。音乐可以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无论是那对拉美裔母子,还是他们的亲友,渐渐都成了她琴声的倾听者。

2015年春,卫荷得到一份拍摄服装广告的兼职。4月初的纽约仍未熬过冬天,她却要拍夏天的衣服。棚里没有空调,她凍得发抖。一天中,她连换50多套衣服,虽然辛苦,但拿到的辛苦费可以支付部分房租。

几个月后,到了暑假。有了之前平面广告的拍摄经验,卫荷开始打入纽约摄影圈。有一次,她在一个女友的介绍下,帮一家比较有名的运动品牌拍摄外景广告。纽约的夏天变化多端,拍外景最怕遇到太阳,又闷热无风,恰巧那天就是这样的天气。

那天,卫荷跟女友来到长岛海边。太阳火辣辣的,让人睁不开眼,更不要说睁大眼笑了。卫荷收好遮阳伞和防晒喷雾,抖擞抖擞精神,朝摄影师走去,海边潮湿的空气让她一早为拍摄卷的头发回到了原点。摄影师给她连拍了几十张,她脸上、身上满是汗水。

跟卫荷同来的女友也拍了几组照片,突然感觉不适,竟一头栽了下去。“你还好吗?”旁边的人大声喊,都围了过去。“拿点冰水过来!”“把她弄到太阳伞下!”卫荷一边喊一边用遮阳伞遮住她。女友清醒过来后,苦笑着对卫荷说:“瞬间就看不到别的色彩了,只有黑白,然后就倒下去了。”她不想拖了进度,休息了一会,又投入拍摄中。卫荷感觉她太拼了,简直是用生命在工作!其实,她自己何尝不是这样呢?如果她不拼,就不可能有今天。

不久,香港亚洲电视即将举办第27届“亚洲小姐”选美比赛,纽约是美东赛区的决赛地点。卫荷小时候就很喜欢亚视制作的电视剧,很多知名的艺人如张国荣、黎明、黄秋生,都是亚视挖掘和栽培的,那里也曾经走出像杨恭如、利智、叶玉卿等一些知名的亚姐。但此时,亚洲电视台却因故陷入停牌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关门。当卫荷决定报名参赛时,周围有人嘲笑她:“即使被选上也是最后一届了吧,只能是‘末代亚姐喽。”

卫荷还是决定前去试试!经过一路过关斩将,在万圣节的那晚,她终于戴上了美东赛区的皇冠。可是后来亚视还是没能阻挡停牌、停播的命运,而原定在停播前最后一晚举行的第27届亚洲小姐总决赛的计划,也未能实施。但是,亚视人仍在努力!2016年12月17日,“亚洲小姐”以新的名称面向全美,吸引了全美国的亚裔女性。这一年,卫荷以大赛主持人的身份,在她生日那天,再一次登上亚姐的舞台,见证了新一届选手夺冠的瞬间,也弥补了她的遗憾。

无奋斗不青春:“90后”女孩登上联合国

从“亚洲小姐”的比赛开始,卫荷赢得了在美国亚洲电视台担任中英双语主持人的机会,相继主持了包括《纽约快讯》《杏林精英》等一系列节目,以及《麦王争霸》北美总决赛等大型活动。

卫荷终于进入了一个国际舞台,她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用中文把美国的时事传递给全球华人,用英文把中国的消息传递给美国民众。

除专业课外,卫荷还修习了著名的帕森斯设计学校平面设计专业课程,常常通宵达旦地做案例、写论文。她还到著名的曼尼斯音乐学院和曼哈顿音乐学院求小提琴名师指点,琴艺与日俱增。

2017年5月1日,卫荷成了联合国总部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一名实习生,她还应邀加入了联合国交响乐团。不久,在卫荷的努力下,联合国交响乐团在偌大的3000座的金色音乐厅,第一次演奏中国交响乐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卫荷担任独奏小提琴手。随着渐慢渐弱的最后一丝尾音消逝在金色音乐厅,全场观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卫荷所实习的部门是联合国的支柱部门之一,卫荷加入的团队是传媒小组,除了日常的采访、写作,访问各路知名人士与官员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卫荷都完成得极为出色。

在联合国实习时,卫荷还参与了中国的两场推介会,其中一场是贵州旅游推介。卫荷的父亲是从贵州苗家寨子里走出来的,她特意穿上苗族服装为自己的家乡站台,跟她拍照的人络绎不绝,让她体会到了什么是宝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自豪感。其间,母亲曾来纽约看望卫荷,当了一辈子英语老师的母亲,能够用英文熟练地跟外国人交流。卫荷领着母亲参观联合国大厦,笑着对母亲说:“妈妈,以前我恨死了冰箱上的那些细枝条。现在才知道妈妈有远见。”母亲笑道:“其实,每次拿细枝抽你屁股,我也心疼。”卫荷看见母亲的眼睛红了。

卫荷即将毕业,父亲带着继母和同父异母的4岁妹妹来到纽约,专程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她很喜欢比她小20多岁的妹妹,与继母相处得也很融洽。从纽约大学研究生毕业时,联合国纽约总部向卫荷伸出橄榄枝。可她心里一直有个中国梦。正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家乡贵州向她发出了召唤。

2018年,卫荷正式回到生她养她的地方——贵州,加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非营利组织,着重保护山地资源,建立友善的生态旅游环境,126个联盟会员单位覆盖五大洲、29个国家和地区。卫荷出任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事务官,帮家乡贵州在国际上架起了一道桥梁,让当地文化走向世界。同时,她还兼任贵州省青联委员、贵州省文明旅游志愿者形象大使等。

2018年11月,华文出版社出版了卫荷的作品《我是卫荷——无奋斗不青春》。她在扉页上写道:“从贵州走到长江、汉江交汇口,再走到纽约时代广场,我花了25年的时间,它是我人生中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前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给予推荐说:“她的故事让我看到一个无显赫背景、不甘现状、勇于奋斗的中国青年的国际化成长轨迹。相信她的故事也能够启发正在追求梦想的你。”

卫荷在江苏大学读书节上畅谈奋斗的青春。她说:只有拒绝害怕失败,才能把握住不经意之间到来的机会。听演讲的大学生们从卫荷的身上,强烈地感受到青春励志的力量!

《我是卫荷》出版以后,卫荷到全国各地的学校演讲,经常有学生跟她说受到了书中某句话的触动,自己以后会更加努力,她觉得自己能够帮助他们找到动力和方向。于是,她辞去了国际山地旅游联盟事务官,到贵州一所大学工作,投身教育事业。她到了贵州的很多小村子,不仅参与对当地物质上的扶贫,同时也参与文化与精神上的扶贫。

卫荷一直没再成家的母亲仍在继续执教,帮学龄的孩子做行为矫正,把更多的爱献给孩子们。

2019年7月,卫荷去中央团校学习前,父亲跟她讨论未来事业上的规划,到机场送行。卫荷看着认真、忙碌的父亲,心里的爱完全回来了。

无奋斗不青春!卫荷的人生道路才刚刚开始。

编辑/胡平

猜你喜欢
小提琴母亲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Hey Diddle, Diddle
给母亲的信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