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分析法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路径中的作用

2020-08-11 07:35周思佳高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0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作用

周思佳 高敏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的历史叠加期,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文对引文分析法的历史考察、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简单介绍,并就引文分析在预测学科交叉方向、学科聚类群体和学科发展趋势等三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了引文分析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路径中的作用。

[关键词] 引文分析;学科建设;作用

[基金项目] 河海大学2019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务费项目“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学科关联性分析——以河海大学工程科学为例”

(2019B50914);“引文分析视角下行业特色高校‘十四五规划关键问题研究(2019B50414);河海大学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

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加快人工智能建设发展的路径研究”(2018B51414)

[作者简介] 周思佳(1986—),女,江苏南京人,硕士,河海大学创新研究院科技管理部主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高 敏(1984—),女,河北涿鹿人,硕士,河海大学发展规划处规划计划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0-0226-04    [收稿日期] 2019-10-20

一、高校学科发展现状

(一)国家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全球正逐步进入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国家也在大力实施一系列重大国家发展举措,譬如,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创新驱动发展,以推进实施制造强国为目标的“中国制造2025”,旨在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更加契合国家战略布局和产业升级,及时调整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以及学科发展布局,近年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陆续提出新工科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等国家层面的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方案。

2017年2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新工科的内涵特征、新工科建设与发展的路径选择展开战略研讨,明确提出我国高校必须要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的步伐,并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方位、新机遇、新挑战,工科优势高校、综合性高校和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的要承担的不同层级作用以及新工科建设中所需要的支持达成了一致共识,故这次会议的最终研讨结果称为“复旦共识”。2017年4月,教育部在天津再次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聚焦新工科建设的具体行动路线开展研讨,探索建立工科建设的全新范式,提出“六个问”,初步构建了新工科建设的六个目标导向和六个责任主体,这个全新的新工科建设发展范式称为“天大行动”。2017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全面启动、系统部署新工科建设,提出新工科建设指导意见,会议审议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对新工科建设从目标、理念、结构、模式、质量和成果等方面提出了六个更加,以更加稳健的脚步脚踏实地地落实新工科建设。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到“北京指南”,奏响了人才培养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为新工科建设定下新的更高的目标和要求。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2017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随之,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建立起“双一流”建设学科、优势特色学和相关学科的三维布局,立足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律,优化学科布局,打破学科壁垒,整合学科资源,构建起核心—主体—支撑的层次关系,促进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融合,以期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

(二)高校面临的新挑战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及原结构层次,是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的科学知识分支体系。一门成熟的学科对应一门“常规科学”,拥有其自身的研究范式。大学是由主体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和特色学科组成的体系[1]。纵观大学学科发展的历程,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一直以来就是持续不断地选择、适应、契合、调整的建构或重构过程。

面对“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的历史叠加机遇,高校必须抓住此次政策红利,根据自身特色优势所在来布设自己学校的学科建设模式。从首轮入选的双一流学科建设的名单可以看出,对于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其入选的双一流学科几乎均为本校的特色优势学科。高校想要做大做强双一流学科,要针对性地做好学科建设规划,整合学科资源、组建学术团队、搭建科研创新平台,打破学科壁垒,优化学科布局。其中,强化学科的创造力和贡献力是实现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必须注重依托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激发高校科研创新的潜力[2]。搭建优势特色学科群是“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学科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挑战。优势特色学科群是指,在学科群集中能围绕某一个具体的目标和任务,由若干同类学科或跨门类学科集合而成的学科群体,群体学科间通过相互交叉、渗透和联合,进而发挥其优势、特色和效能[3]。组建学科群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将相同或相似研究方向的学科进行整合,亦或将研究方向不同的学科进行交叉探寻全新研究领域,进而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跨学科交叉研究和多元技术支持有机融合的综合体,优化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的建设发展结构。

高校要想借助“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学科实力水平,则必须将学科建设发展路径着力在学科交叉上,因而了解学校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学校学科之间的关联情况,得出某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程度和亲缘关系,以推测学科间交叉、融合和发展的趋势,成为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路径的必由之路。

二、引文分析法的应用现状

(一)引文分析法的历史考察

引文,是文献或书籍的作者根据其认可的学术理念和规范对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筛选、取舍和利用的行为,是有利于表述、支撑其研究成果的他人文献、资料或成果[4]。基于此种关系,一篇科学文献几乎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与其他文献产生联系。著名的英国学者J.M.Ziman曾经说过,没有一篇科学论文能够孤立存在,它是被深嵌在整个学科的文献体系之中的[5]。而引文分析法正是将引证和被引证现象作为对象开展研究的一种方法,利用数学、统计学、情报学、计量学等方法,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客观可计量的数据量,揭示数据背后存在的内在规律。在历史上,P.L.K.Gross等在1927年进行了文献学史上的第一次引文分析法,自此引文分析法成为文献计量学中重要的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研究文献利用规律、科学评价、科学预测和研究科学和社会的关系等[6]。

(二)引文分析法的应用

鉴于引文分析法所具有的广泛适用性、简便易用性和功能特异性等特征[7],目前引文分析常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1.科技管理。应用引文分析法对科技文献的引文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定量的引用频次,可以对科技发展趋势给予一个定量描述。通过对某学科科技文献的引证情况和被引证情况进行分析,可以获取该学科对总的科学体系的产出与供给,从而判断该学科的重要性与影响力,为科技管理者制定和研究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科技评价。科技评价包含各种层次,学者、期刊、学科、机构等。基于不同层次划定的不同范围的科技文献的引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学者、期刊、学科和机构的影响力,从而给出定性评价。于学者而言,根据其科技文献被引程度,可以反映他在某一研究方向的影响力与地位,从而延伸出“高被引学者”概念;于期刊而言,根据其刊登科技文献的被引频次,可以划定普通期刊、核心期刊的层级;于学科和机构而言,可以根据其重要性而给出排名,以ESI数据库而言,以某一阈值为限继而划定ESI入选的学科和机构。

3.信息资源建设。通过引文分析法可得出科学文献的“引文链”和“引文网络”,进而开展情报流方向、过程、特点和老化规律的研究,从而对信息资源的更新和剔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就某一特定用户而言,如某一学科或某一机构等,对其所发表论文的引文进行数据整理,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包括引文的类型、引文发表的机构、引文发表的期刊、引文作者、引文所属学科等,对这些指标数据进行有效清洗后,可以就某特定用户开展针对性的资源建设。

(三)引文分析法的研究进展

常规的引文分析主要聚焦于引证文献在施引文献的次数,无论引证文献出现了多少次、被引用在何处,都只被计量为1次。同时,引文分析在早期应用中,是基于施引文献的作者对于引证文献是赞同的态度而做出引用这一行为的。随着引文分析法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学者逐渐意识到引文分析的一些不合理之处,如同一篇文献在施引文献中被多次引用而只计算为1次,引证文献出现在施引文献不同位置的作用各异,施引文献作者有时引用引證文献是基于举反例的动机。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引文分析法的研究精度,引文分析研究进展逐步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引用强度分析。2013年,印第安纳大学的丁颖在《The Distribution of References Across Texts:Some Implications for Citation Analysis》中将引用强度的计量方式分为了Count One和Count X两种[8]。Count One式是指引证文献中无论在施引文献中被提及多少次均计做出现一次的方式,即传统的计量方式;Count X式是指引证文献在施引文献中被提及了X次并按X次计算的计量方式。引用强度分析指的是对施引文献中引用的次数进行的统计分析,是评价学术文献质量的指标之一。Count One式最显著的特点是简单快捷便于计算,但在实际引用行为中,不同的引文在单篇施引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并不是相等的,有的只在某一处引用一次,有的却在施引文献的不同位置被引两次甚至多次,如果引证文献不区分引用位置的差异性,而仅按照只要被引就只计作一次,很难反映出被引证文献的实际引用的数量。因此,学者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Count X式的计量方式以期进一步精准地进行引文分析。

2.引用位置分析。引用位置分析指的是对引文在施引文献中出现的位置情况进行的分析。据前期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引证文献出现在施引文献的不同位置表征着不同的含义,具有不同的影响[9]。一般我们认为,引证文献出现施引文献的前部时,主要是用于说明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说明与本研究相关的前期科学研究进展,综合归纳出本研究与他人研究的差异性、创新型及突破点;出现在施引文献中部时,主要是用于说明在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出现在施引文献后部时,主要是用于对研究结论的讨论及与前期研究结果的对比。因此,对引证文献的引用位置分析,能够更为精准地研判引证文献在科学系统中发挥的实际作用。

3.引用情绪分析。传统引文分析时,默认施引文献对引证文献是持赞同或正面态度而做出引用行为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分析方法的发展,有学者开始着手于研究引文上下文的情绪、态度或学术倾向,从而从引文内容分析角度提出了一种引用情绪分析。2014年,刘盛博等设计了一个基于全文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并在次年,提出了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和中性引用三个引文评价指标[ 10 ]。通过对施引文献作者做出的引用情绪分析,可以更加精准地判断施引作者的引证动机等。

三、引文分析法在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路径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活动次数日益频繁,广度日益拓展。科学知识的发展不断打破原有的学科边界和传统学术组织机构的研究范围,学科不断地衍变发展出新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这些知识的流动促进了知识的发展,促进了学科的发展,也表征着学科的变化情况。

知識的流动大致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学科的知识扩散,既研究者在其他学科中出版作品,将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直接输出到其他学科团体中。这种情况可通过文献的被引情况,分析学科间的相关联系。二是学科的知识吸收,既研究者参考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引进到自己的学科文献中[ 11 ]。这种情况可通过参考文献分析其被吸收的情况。

因此,引文分析法可以通过多维角度来反映学科间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进而有助于研究者们和高等院校打破传统的学科分类界线,预测学科交叉方向、学科聚类群体和学科发展的趋势。

(一)确定学科交叉方向

目前,根据科学研究的论文数据库,将某一期刊划定为某一学科类别。某一指定学科的所有期刊所引用的文献,也可根据文献所刊登的期刊,而将其划定为某一学科。如此,则根据论文数据库的文献信息,可以得出划定为某一学科发表的论文其引用自身学科的论文数量和引用其他学科的论文数量,并由此得出自引率和他引率。从理论上说,自引率和他引率之和为100%。

对自引率与他引率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种情况。(1)当自引率远大于他引率,说明该学科的引用行为主要发生在学科内部对其他学科的引用较少,该学科的交叉现象比较弱。(2)当自引率大于他引率时,但某一学科的他引率远大于其他学科时,则说明该学科的引用行为主要发生在学科内部,但对他引率较大的学科的需求比较突出,则该学科与他引率较大的学科交叉趋势比较明显。(3)当自引率较低,他引率较高,但每个学科的他引率分布较平均,没有某一明显学科时,则说明该学科引用行为比较分散,对其他学科的资源需求明显。因此,通过对自引率和他引率的具体情况的分析,可以预测学科交叉方向。

(二)确定学科聚类群体

学科共引是指不同学科会同时引用相同的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的现象。对学科共引现象的分析,能够揭示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发现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群。基础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如前所述,根据科学研究的论文数据库,A学科的所有期刊所引用的文献,并根据文献所刊登的期刊得出A学科引用的学科情况(引用排序、引用数量等);根据同样的方法,可得出B、C、D等学科引用的学科情况(引用排序、引用数量等)。

当A、B、C、D学科中的某几个学科的引用学科具有相同性时,我们可以认为这几个学科在引用行为上存在相似性,学科之间存在亲疏关系,从而将这几个科学划定为学科聚类群体。学科聚类群体的优势在于在学科群集中能够围绕某一个具体目标和任务,由若干同类学科或跨门类学科集合而成的学科群体,群体学科间通过相互交叉、渗透和联合,能发挥学科群的帕累托最优改进,从而发挥其优势、特色和效能[ 12 ]。

(三)确定学科发展趋势

引证文献是指引用某篇科技论文的文献,而二级引证文献是指引用某篇科技论文的引证文献的引证文献。引证文献和二级引证文献的研究方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因此,对某一特定学科所属论文的引证文献和二级引证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对其研究方向进行细化分类。这对于现有数据库划分只到一级学科的现状而言,能够更加细化研究方向,从而帮助研究者和高校将学科建设的人才资源、条件资源等有倾向性地置于某一研究方向上,并能够帮助高校在学科建设发展的路径上提前做好学科建设规划工作,为学科发展的方向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指导,从而形成适应于某一机构的个性化的学科体系。

四、结语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双一流”建设和新工科建设的历史叠加期,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也是为了抓住这一政策红利期,适时地调整自身的学科建设。大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长期以来就是一个不断选择、与需适宜、契合战略的建构或重构过程。通过引文分析法,能够为高校学科建设发展路径,提供学科交叉方向、学科聚类群体和学科发展趋势的预测之用,继而为高校提供差异化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积极探寻不同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真正建成符合不同高校个性化的特色学科体系,最终推动这些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

参考文献

[1]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张作岭.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发展路径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9(7):52-55.

[3]林华.高校特色优势学科群建设探讨——以西部地区地方综合性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3(11):47-50.

[4]叶继元.引文的本质及其学术评价功能辨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35-39.

[5]Ziman,J.M.Public Knowledge,An essay concerning the social dimension of sc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58.

[6]赵蓉英.引文分析研究与进展[J].情报学进展,2018(12):50-80.

[7]蔡璐.基于引文分析法的学科关联性分析——以高等教育学科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1.

[8]Ding Y,Liu X,Guo C,etal.The Distribution of References Across Texts:Some Implications for 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3(3):583-592.

[9]VOOS H,DAGAEV K S.Are all citation equal?Or,did we op.cit.your idem?[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76(6):19-21.

[10]Liu S,CHEN C,DING K,etal.Literature retrieval based on citation centext[J].Scientometrics,2014(2):1293-1307.

[11]丁學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98.

[12]龚洪.“双一流”建设下大学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理路

[J].现代教育管理,2019(7):60-65.

The Role of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OU Si-jiaa,GAO Minb

(a.Inno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b.Development Planning Office,Hehai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98,China)

Abstract:China's higher education has entered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and Emerg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This puts forward new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historical investigation,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citation analysis,and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citation analysis in forecasting interdisciplinary direction,subject clustering group and subject development trend,expounded the role of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citation analysis;discipline construction;role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作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