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护士的日间过度嗜睡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0-08-12 03:51陈丽萍骆春柳潘集阳
广州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被试者量表护士

陈丽萍 骆春柳 潘集阳

1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 (广州 510180) 2 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影像中心(广州 510632) 3 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精神科(广州 510632)

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是一个有深远意义的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EDS影响着全世界20%的成年人[1]。EDS不仅是各种身心障碍的一种辅助症状或危险因素,而且与低生产力、各种危及生命的交通事故和与人为失误相关的职业伤害有关[2- 3]。确定与EDS相关的因素对改善职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了EDS在一般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既往研究表明,年龄[4]、轮班工作[5]、工作压力[6]、情绪症状的严重程度[1,7]、体重指数(BMI)和MEQ分型与EDS相关[8]。最近,一些研究也报道了在护士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中轮班工作与白天嗜睡之间的关系,但结论不一致。先前的研究往往没有对被试一些个人因素进行较好的控制,如饮酒,其他睡眠问题及精神健康状态,而这些因素却是对研究结果有着较大的影响[9-10]。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华南地区综合医院护士的EDS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旨在探讨护士人群中出现的各种睡眠问题及情绪问题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所有被试均为暨南大学华侨医院在职护士,该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被试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共1 102名护士参加了本次的问卷调查,所有被试均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完成问卷的填写,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 048份。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量表): 采用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人口社会学资料,工作相关、生活习惯相关及睡眠相关影响因素。其中,工作相关因素包括:部位、职位、每月平均倒班次数,工作年限,工作兴趣及工作压力等。其中,工作兴趣及压力采用2分制问题(1:明显兴趣;2:无兴趣或者兴趣低落;1:压力很大;2:压力一般或者甚至很低)。

睡眠相关因素包括:日间嗜睡的评估使用Epworth嗜睡量表(ESS)。ESS量表主要记录一个人在常见情况下入睡的倾向,本研究采用经验证的中文译本[11],积分相加总和即为被试ESS量表得分,总分0~24分,总分等于或大于14分即为EDS[12]。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用于评估过去两周内失眠的症状和后果(Morin CM1993)。ISI由7个问题组成,5分制(0分:完全没有,4分:非常严重); 得分14分或更高的参与者被分为有失眠症状[13]。

抑郁与焦虑症状的评估采用Beck抑郁量表(BDI)和自评焦虑量表(SAS)分别对研究对象一周内的抑郁程度和焦虑程度进行测评。其中BDI是一个完善的21项自我报告的清单,用于评估成年人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BDI评分至11分及以上提示为存在抑郁症状。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是一种自我报告的焦虑量表,共有20个项目,能够区分正常个体和焦虑个体,量化患者的焦虑水平[14]。被试总分超过50分则被认为存在焦虑症。

早-晚问卷(Morningness-Eveningness Questionnaire,MEQ)则使用一个简化版的中国MEQ问卷(rMEQ),以评估被试睡眠觉醒昼夜节律自然趋向的分型。rMEQ总分:4~11分为夜晚型、12~17分为中间型、18~25分为清晨型[15]。此外,通过被试身高及体重的自我报告,我们还得到对应的BMI指数,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亚洲成年人制定的标准,BMI>25的参与者被归类为肥胖的[16]。被试的运动情况(每日超过30 min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采用二分制问题(1:少于每周3天;2:等于或大于每周3天)。

1.2.2 测评方法由2名经医学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完成上述调查问卷指导语的说明,由被调查者自评,并规定一周内由各科护长回收问卷。

1.2.3 统计处理应用 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工作特征、生活方式和睡眠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将被试分为是否发生EDS两组,根据其数据特点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EDS与人口学数据及其他混杂因素的相关性。第二步,在第一个回归模型中以观察人口社会学资料和工作相关特征作为自变量,观察其与是否发生EDS的关系。而其他潜在的混杂因素则在第二个模型中加入观察。我们以95%置信区间(CI)为比值比(OR),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被试者一般情况及EDS的发生率(见表1)

2.1.1 被试者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工作及睡眠相关特征见表1。本研究中,有16.1%的被试者出现EDS(以ESS ≥ 14分为界定标准)。结果提示年轻及单身的被试者出现EDS的机率更高。我们还发现轮班工作,职位较低,工作压力大,工作兴趣低,焦虑、抑郁、失眠与EDS出现相关。而教育程度、时间类型、BMI、习惯性午睡、打鼾或运动与EDS无显著相关性(表1)。此外,本研究中不存在长期吸烟的被试者。

表1 日间过度嗜睡与非日间过度嗜睡组之间人口社会学资料,生活方式,工作及睡眠相关特点的比较 例(%)

2.1.2 与EDS发生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呈现了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位、月收入、工作压力等因素后,轮班工作、对工作不感兴趣、失眠以及焦虑或抑郁症状是EDS发生的显著预测因子。

2.2 与EDS发生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日间过度嗜睡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位、月收入、工作压力等因素后,轮班工作、对工作不感兴趣、失眠以及焦虑或抑郁症状是EDS发生的预测因子。

3 讨 论

本研究中16.1%的护士报告了EDS。倒班工作、工作兴趣低下、失眠、焦虑、抑郁症状均与EDS发生率显著相关,而文化程度、时间类型、BMI、习惯性午睡、打鼾、运动均与EDS的发生无显著相关。与来自台湾(35%)和日本(26%)关于护理人群的调查结果相比,本研究护理人群的EDS发生率相对较低(16%)[10,17]。以下几个因素也许可以解释本研究中EDS相对较低的发生率。 首先,在ESS评分方面,我们采用了比来自上述台湾研究(ESS评分为>10)或日本研究(ESS评分为>10)更严格的标准来定义EDS (ESS评分≥14)。第二,这项台湾研究的受试者比本研究被试的平均年龄小得多。目前研究指出,由于睡眠不足而导致的神经行为缺陷在较年轻的人群中更为严重。我们的结果与其他研究[4,17]一致,也提示年龄较小可能是EDS的一个风险因素。

目前众多研究发现,倒班工作的人群与一般人群相比有更高的EDS患病率。然而,目前关于倒班工作与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EDS发生率之间关系的报道很少[17-18],而且结果并不一致。一些研究发现EDS与护士倒班工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19],而另一些研究则没有这种相关性[17-18]。 我们推测,较低的应答率[17],较小的样本量[18],人口的差异和夜班模式可能是造成这些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此外,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似,我们发现,对工作的低兴趣仍然是EDS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21]。

另一方面,EDS也与不良情绪密切相关,目前基于一般人群的研究发现,抑郁是EDS发生及持续存在的危险因素[4,22]。然而,只有少数研究调查了EDS与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情绪症状之间的关系[17-18]。Matias等人(2016)未能发现EDS的发生与精神科住院医师报告的高分值的焦虑症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18]。然而,在本研究提示抑郁和焦虑症状都是EDS流行的独立的重要危险因素。我们的结果与之前的文献一致,这些研究表明,那些报告存在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受试者在一般人群中往往表现出更明显的EDS[4,23]。

失眠和EDS也存在相关,已经在基于成年工作人群的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23]。与台湾几项人口调查结果相似[24- 25],我们发现失眠状态可独立预测EDS的发生率,即使在控制了所有混杂因素后,失眠状态仍然是EDS发生率的高度危险因素。这一发现证实了失眠对EDS的显著影响。基于先前的研究,我们假设体质量指数与EDS呈正相关[4],护士早晨嗜睡的程度比晚上更高,这些假设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不一致[26]。虽然先前一些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报道[19],但这些差异可以解释BMI较高的受试者发生病理生理性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增加[27]。关于MEQ分型,我们认为无论是清晨型、夜晚型或者中间型的护士在倒班工作时的均具有高水平的昼夜节律睡眠压力的结果。

总之,EDS是医院护士职业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研究显示综合医院护士群体中EDS存在较高的发生率。其中,年龄较小及处于单身状态的被试者出现EDS的几率更高。轮班工作,职位较低,工作压力大,工作兴趣低,焦虑、抑郁、失眠与EDS出现明显相关。而文化程度、MEQ分型、BMI、习惯性午睡、打鼾、运动均与EDS的发生无显著相关。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位、月收入、工作压力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轮班工作、对工作不感兴趣、失眠以及焦虑或抑郁症状是EDS发生的显著预测因子。这一结果可为改善我国华南地区综合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日间过度嗜睡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本研究是在一所大型综合医院进行(所有数据来自于暨南大学附属华侨医院的所有直属附属综合医院的不同部门),但该研究仍不是一个多中心的研究,因此研究结果不能代表中国华南地区综合医院护士的情况,将来还需开展多中心的研究以获得更具代表性的结果。此外,本研究只是一个横断面研究,还需进一步获得纵向研究的数据更好探讨EDS发生的原因。

猜你喜欢
被试者量表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德西效应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德西效应
儿童花生过敏治疗取得突破
为什么我们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