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08-13 07:13孙国华
财会学习 2020年22期
关键词: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解决对策

孙国华

摘要:政府采购是国家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通过政府采购能够活跃市场经济、维护经济秩序、加强财政管理、推动社会发展。自《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虽然政府采购工作变得越来越规范,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旨在提出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以便更好地促进政府采购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特点;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采购的重要主体之一,应该认识到政府采购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及时发现政府采购中有关监督体系、人才培训、预算编制、采购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推动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重要性

(一)能够活跃市场经济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政府采购将政府需要的物资、建筑工程、服务等都面向市场进行开放,在很大程度上活跃了市场经济。政府采购通过竞争性谈判、公开招标等方式,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产品竞争力,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有效地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活跃。

(二)能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政府采购是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重要手段。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采购后,通过招投标、集中采购等方式,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的程序将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方向以及使用过程面向社会公开,有助于财政部门、审计部门、供应商、社会公众及新闻媒体等对政府采购进行监督,使得相应的监督机制更加完善健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政府支出的公开、公平、公正,防止暗箱操作等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从而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

(三)能够加强财政资金管理

通过政府采购将财政资金的价值形态转换成实物形态,这样能够加强政府对财政资金的管理,规范政府的购买行为,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政府采购一般是采用招投标、谈判等方式,这些方式的采购一般都是进行集中大量采购,采购数量的增加会得到一定的价格优惠,使得采购成本降低,节约了财政支出,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政府采购,可以有效地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在招标中,优先选择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高、条件优惠的企业进行合作,这样可以保护并支持先进的企业。同时,对我国的民族品牌也会进行一定的支持。通过采购一定数量的民族企业产品,会帮助民族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品牌价值,有利于民族品牌的发展。其次,政府采购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等都是为公众及社会建设服务的,带有一定的经济宏观调控的效果。通过对经济的有效控制,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保护国民经济的稳定性,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体系不够健全

在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监管中,由于监督体系不健全,使得政府采购的监管工作只负责对招标、采购的过程进行相应的监督,而对招标前和招标后的过程却缺少监管,这样很容易导致政府公务员与供应商之间“提前交流”“产生回扣”等现象的发生,进而产生各种串标现象。如:投标人与投标人进行串标、投标人与招標人进行串标。投标人之间串标,恶意哄抬物价,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处于劣势,进而造成政府财政资金的损失。这种行为,不但给经济活动本身带来巨大危害,更会给供应商提供可乘之机,从而因为政府采购使社会付出巨大成本。

(二)工作人员缺乏培训

政府的采购行为与一般的买卖行为不同,它涉及经济学、贸易学、市场学等多门学科知识。而且政府采购过程的环节相对较多,需要政府采购人员拥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而当前政府采购的工作人员多数是从财政部门以及其他部门临时抽调过去的,很少对其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临时工作人员对政府采购业务不熟悉,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导致政府采购工作很多环节进展很慢,工作无法顺利实施,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考虑到政府采购这一工作的特殊性,除了要求采购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要经受得住诱惑,维护好集体的利益。但是调查发现,采购人员的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偶尔也会发生为了个人私利而不顾集体利益的情况,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了损失。

(三)预算编制不够灵活

行政事业单位的政府采购行为相对随意,没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标准。有些单位政府采购项目的实施往往是领导说了算,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想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而且单位更加注重采购过程中的决算,相对忽视了政府采购预算,导致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预算编制相对滞后。在执行采购预算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追加或者调减等现象,不能进行及时的说明与调整,导致预算调整混乱,容易出现预算与实际差距较大的现象,致使预算无法发挥出应有的约束作用,增加了采购过程中的随意性及盲目性。在预算方案形成后,没有密切关注相关物资的市场价格变动。有时候从预算方案编制到物资采购,中间可能相隔十几天甚至一两个月。期间有些物资的市场价格可能出现了下跌,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预算进行采购,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

(四)采购程序不够规范

当前的政府采购方式比较随意,缺少规范的采购程序。由于政府采购部门具有专业性知识的人才较少,导致采购的过程时而烦琐时而简捷,有时政府采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签字审批,手续较为烦琐,从申报采购到验收采购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政府采购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序。有些单位因为采购程序烦琐费时,往往会对政府采购进行规避。同时,招标的程序也不够严格完善,招标过程有时不按照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在评标与定标的过程中,民主评议不足,没有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除此之外,采购程序不规范、采购过程不透明,也留下了“灰色地带”,有一些采购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牺牲物资的质量为代价,从中谋取个人私利。这种行为既给行政事业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也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问题的对策

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当前采购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给予针对性改进对策。结合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特点,应重点把握好完善监督机制、培养专业人才、科学编制预算和精简采购程序这些内容。

(一)健全监督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体系,对采购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环节要做到严格的监督把控。(1)加强采购内部监督,将政府采购过程中的相关职责明确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工作人员定期轮岗,使各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2)对政府采购计划进行科学的分析,精准地判断政府采购的可行性,明确采购的具体流程。同时,对于资金的划转以及审核进行明确的规划。(3)要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相关教育及考核,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建设、道德建设以及工作责任建设,做好规避风险的工作。(4)利用外部监督,通过财政部门、審计部门、人大、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体对政府采购进行社会监督。只有形成了内外配合的完善的监督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杜绝采购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专项资金“跑冒滴漏”问题,让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得以高效利用,采购工作得以规范开展。

(二)加强人才建设

政府采购工作的专业人才缺失,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根据政府采购部门的实际情况,加强采购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具体的人员培训方案,做到定期培训、定期考核,必要时还可以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采购人员持证上岗,规范用人机制,提高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同时,可以建立岗前培训制度,通过岗前培训,帮助员工更好地掌握工作内容和业务技能。此外,还可以根据政府采购工作的需要,引进相关专业性人才,打造一支高质量、高水准的政府采购工作队伍。在政务电子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工作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网络上进行。因此,在人才培训中,也需要让采购人员熟练地掌握各类办公软件的操作技巧,为采购任务的完成提供帮助。例如,ERP系统已经在企业界得到了成熟应用,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将ERP系统应用于本单位的采购工作中。既可以避免物资短缺而影响工作开展,又避免了物质剩余、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三)科学编制预算

预算编制是政府采购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采购预算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好地掌握主动,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节约财政成本。所以政府采购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单位的采购部门在编制采购预算时,要与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沟通,避免盲目、重复采购,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必须根据集中采购的目标,严格按照采购限额标准等相关规定进行核算。各个单位在使用预算拨款以及预算外资金时,必须编制严格详细的政府采购计划,包含采购物品、采购数量、采购用途等详细内容。在采购预算编制完成后,同部门预算一起上报财政部门审核,审核通过以后才能进行相关的采购工作。另外,要树立起全过程的预算管理理念,除了在前期要编制预算方案、中期要严格控制预算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安排专人,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针对采购中发生的超预算行为,也要及时分析其原因。在今后的采购预算管理中,才能借鉴这一经验,避免出现超预算的情况。

(四)简化采购程序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如果能够精简采购的审批流程,一方面是可以缩短采购周期,保证各类物资的正常供应,进而支持行政事业单位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岗位设置,实现专人专管,对于降低人工成本也有一定的帮助。通过简化政府采购审批程序,设立政府采购工作的专职审批人员,专门负责对采购信息的审核工作。也可以应用互联网、信息库等现代技术,使采购的信息表格化、具体化,进一步缩短采购审批时间,消除行政事业单位对政府采购的抵触心理,做到高效采购。对于涉及民生的采购项目、需要改变采购方式的项目,财政部门应该做到及时审批,保证政府采购工作高效、顺利地实施。采购清单、物资费用、供应商名称等具体信息,也需要通过网络进行对外公示,方便相关部门及广大群众的监督,真正实现采购的透明化、规范化,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资金可以得到合理使用,这也是新时期预防腐败的一种有效手段。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工作日渐重要,需要在政府采购工作中不断健全完善监督体系,减少政府采购工作失误和腐败现象的发生,加强对政府采购专业人才的建设培养,打造高质量的政府采购工作团队,形成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简化采购程序,保证采购工作高效顺利地进行,节约财政开支,有效地解决政府采购中的各种问题,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丽莉.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4):32.

[2]陈艺军.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21):157–158.

[3]李姝.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智富时代,2018(6):63.

猜你喜欢
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解决对策
政府采购商业保险服务刍议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计量器具政府采购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