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谨铺排中悟孟子论辩艺术

2020-08-13 07:29严致云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忧患逆境孟子

严致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缜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文章开篇就列举了六位出身于社会底层的人物经过磨炼而最终能担当大任的事例,论证了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以此类推,人成才如此,国之兴旺亦然,从而论证了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论证缜密;例证精当,无可辩驳;善用譬喻排比对偶,气势磅礴。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一、孟子及其思想

(一)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孟子早年受业于子思门人。中年以后,他力图将儒家的政治理论和治国理念转化为具体的国家治理主张,并推行于天下,于是孟子开始周游列国,游说于各国君主之间,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生活在诸子百家争鸣时期, 作为儒家的继承者, 儒家在孟子的雄辩中彰显活力, 在一个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的时代背景下, 在面对诸子百家的辩论、面对诸侯士大夫的对话中, 孟子常常以“浩然之气”力压群雄。

《孟子》由孟子及其门人所著,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面对现实中的百家争鸣, 为宣扬“仁政”“民本”思想,《孟子》更侧重于“辩”, 其排比多取材于民间流传故事或现实生活实例,善于叙述说理,善于运用类比归纳等方式宣扬立论,语言极具说理技法,充满了论辩智慧和理性光芒,并在论证时,综合运用各种技法,步步为营,层层推进,高明地架构出一个思想的九层宝塔。

(二)孟子思想中的忧患意识

李平先生曾在《中国文化散论》一书中提到: “儒家思想的要义可以概括为重和谐,重人本,重道德,充满着忧患意识贯穿着力行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贯穿于《孟子》一书。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了“仁”学说。孟子在他的理论中提出了四种道德准则,即仁、义、礼、智。徐复观发现,在孟子看来,“仁”的基本表现还是忧患意识。所以《孟子》一再提到古代圣贤对民众的关切,如“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孟子·滕文公上》)、“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谈及的都是古之圣贤的忧患意识。孟子的忧患意识最主要还是体现在对民生的忧患上,在孟子看来,忧患不但可以培育高尚的理想和志向,以此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还能够逐步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高度。充分体现了孟子对道德修养以及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独立的重视,及其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孟子宣扬先验的道德意识“良知”“良能”(《孟子·尽心上》),但也承认“良知”“良能”必须通过实践的锻炼。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聪明和才智,都是从艰苦和患难的锻炼中得来的。人之所以有道德、智慧、本领和才能,是由于他经常处于灾难逆境之中,时常提高警惕,考虑患害,所以他们往往通情达理。

安逸享乐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享受,但这往往是堕落的开端;忧愁祸患的确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但却是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辩艺术

孟子在这篇不到两百字的小短文中,扣住环境与个人、国家命运的关系,缜密而有力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这篇短文论证明晰,逻辑严谨,采用逐层推论法,又称“台阶术”,在具体论辩中,有正有反,开合自如,有不容置辩的说服力。

(一)论证层次清晰,正反主客观结合

从论证看,孟子在此文中实际上谈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人才造就”问题,另一个是“国家治理”问题,而作者在此文中要表达的论点即是“人才和国家”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层:通过人才的造就,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首先是客观环境对于人才的影响。

作者列举六个出身贫寒的人物,他们都在经历磨难之后成就了一番事业。并由特殊到一般,罗列分析所有人才必须要历经一系列的磨炼,论证了逆境出人才。

其次是主观意志对于人才的影响。

“人恒过”“困于心,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面对种种的困境,能意志坚定,并在这种与忧患的斗争中找到了“生”的方式与途径,获得了“生”的意义与价值,取得了“生”的信心与自由,这就是“生于忧患”的含义。

由此可见,孟子关于造就人才的观点,不仅重视客观艰苦环境的磨炼,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论证了“生于忧患”。

第二层:通过国家的灭亡,反面论证“死于安乐”。

一个最高统治者,内无“法家拂士”,就听不到逆耳的忠言,任所欲为。外无敌国,则会唯我独尊;外无外患,则会高枕无忧。这一切都会使国家自上而下都麻痹斗志,苟且偷安。在这虚假的太平表象下,就会使整个国家的人们放松警惕,国家一旦遇到内忧外患便土崩瓦解,顷刻间便走向灭亡。

论证思路清晰,层层推进,步步论证,使结论水到渠成。整篇文章,无论是思想还是艺术,都堪称鬼斧神工。

(二)巧述论据,例证使用恰当

首先,开篇例证。

一般议论文往往是开门见山,篇首树帜,彰显论点。而本文开头却是从容不迫地列举六个历史事例。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受种种艰苦磨炼之后,最终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这六个事例,都指向了一个观点: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業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加才干。

其次,选例精当。

这六个人物皆为上古到春秋时代的圣贤,舜为圣君,其余五位则为贤臣。因此孟子旨在警告最高统治者。如第一层客观因素的论证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是人”,即是一开头所列举的圣君贤相,他们一开始并没有尊贵的地位,是由小人物经历了刻苦磨炼而成了大人物。这些人,是作者为当时所存在的统治阶级树立的正面的榜样。

在主观因素论证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人,指的是一般人,可以指统治阶级中各阶层的人 ,这跟孟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有联系。在西周时代,贵族永远是贵族,永远处于统治地位,一般人是不可能取而代之的。而孔孟是言必称尧舜的,并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与人同”,认为普通人与贵族统治阶级之间有一定的共性。

第二层中“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者”指的便是警告的对象——统治者。

所以,两层三个梯度的论证运用了三类人作为例证,这样的论证是丰富而全面的,也更有说服的针对性和雄辩性。

(三)排比对偶造势,气势雄浑

《孟子》善用排比,往往采用一连串结构相同的句式,对于统一论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说明,这些排比多为进一步说理作铺垫, 富有“辩”的特质。

本文开篇,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构成排比,一个圣君五个贤臣,同类叠加展现论据,使人觉得“生于忧患”确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接着又极力铺排艰难环境给人们带来的磨难,苦、劳、饿、空乏、拂乱等,反衬了圣贤成功的不易;然后再运用排比历述圣贤面对艰难忧患的正确态度与处理方法,最终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这样的句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增强了文章的雄辩力。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几处内容理解的争议

(一)段落编排

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段落编排,许多学者对不同版本的教材的编排提出了质疑,质疑大致集中在两个地方。为了便于分析,先将原文附上。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⑤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一种编排(苏教版和人教版旧版):①//②//③④//⑤。

第二种编排(人教版新版和现行部编版):①②//③④⑤。

不同学者认为其段落编排不合理的缘由也有其不同的理由。

共识:

1.①②段都是论证人才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应该放在一起合成一段。

2.③④段分为一段也不合理。①②③谈的都是人的问题,而④谈的是国家的问题。

3.第⑤段“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是对全文的总结,应该单独成段。

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文本各段结构关系为:

文中的逻辑链没有浮出水面,结论之前的“忧患”也没有出现在文面上。 认为①②③谈的是 “在磨炼中人才形成与被发现”。④是说“有人才,国家才能富强,国力才能增强,国家才能获得安全”。所以本文暗含“忧患+磨炼培养人才+国不亡”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产生⑤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而⑤内涵已经拓展升华,已经不再单指人或国,也不再单指一人一事和一时一事,成了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极强的哲理命题了。

因此最恰当的分段法应是①②为第一段,③为第二段,④为第三段,⑤为第四段。段意可以这样概括:第一自然段,人的生存能力在磨煉中强化发展(或:人才在磨炼中形成)。第二自然段,人的生存能力只能在磨炼中被发现(或:人才在磨炼中被发现)。第三自然段,国家生存能力也只能在磨炼中才能得到强化发展(或:国家有忧患意识,才会磨炼培养人才,有了人才才能保国家不亡)。第四自然段,推出结论,所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另一种观点认为文段结构关系如下:

此种看法认为①②是强调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③强调的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孟子〉译注》、中华书局的《孟子》这两本书都是作为一段出现的。因此,不妨让本文作为一个自然段出现。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关于分段的分歧,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文章的逻辑思路和结构层次。

(二)“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释义

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大概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喻”的主语是其他人(人们)。

人教版教材的释义为:“征于色”表现于脸色。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现行部编版教材的释义接近杨伯峻《孟子译注》中的翻译:“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第二种,“喻”的主语秉承前句的“人”。

部编版语文教材仅对“征”字进行了解释,解释为:“征验、表现”。其《教师用书》的翻译为:(别人的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 吐露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两种理解大相径庭,不少学者倾向于第二种理解。从“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整句话的分析入手,这句话主要是说明人才的造就离不开主观的努力。而促使一个人发愤图强,修养德行,使其成为德才兼备之人,应该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内因就是造就遭受挫折磨炼后的自身积极反省,奋发——“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外因就是别人的言行中得知造就的不足后再反身修德——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因此,“色” “声” 应该是外来的,“征”与“发”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别人”。

由李鍌著的中国台湾中学生必修教材《国学基本教材:孟子大学中庸卷》一书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与第二种理解的分析一致。书中对这句话的解读为:从“人恒过”到“而后喻”八句,就是针对一般人来说的。一般人还未成为圣贤,自然难免犯过。当他们遭逢事穷势蹙的际遇,自然会心中郁结,思路不畅了。经过深思力索,终于想通了,于是奋然兴起,有所改善,有所作为。当他们犯了言行之过,别人的不满、怨怒之气,或者形于脸色和眼神,或者发于声音和言辞。察觉别人的辞色,于是心中有所警悟,从而知过、改过。

(三)为何用“举”不用“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罗列了六个人的史例,共用了六个动词,除了第一句用“发”,其余五句均用“举”,“发”和“举”的意思都是被选拔任用的意思,却为何不同用“发”或同用“举”呢?原因何在?

历史文献研究分析其原因,部分认为,是为了使句子有所变化,不单调。此种说法多被否定,因为第一句不用“发”字,句式也是有变化的。如第一句末尾用“之中”,第二句末尾用“之间”,第三句末尾再用“之中”。

更多的研究认为,其原因与孟子的正统思想有关。其一,孟子这一种对所列六人的排列顺序,当然是依据他们生活的年代依次排列的。但舜是儒家典籍中上古的贤明之君,而其余五人,充其量不过是人臣而已。舜以君之尊,冠以“发”,其余五人均用“举”,以示君臣有别。其二,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被后世的儒家学派推崇为“亚圣”。他当然对儒家学派的“礼教”思想也不会不无继承的。孟子的思想是复杂的,他的思想中确实存在着“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但另一方面,他又极力维护儒家的伦理纲常。

第二部分 案例设计综述(略)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一、依循文本体式选择教学点

教学点的选择要依据文体、学生的学情,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包括“言”和“文”,“言”指的是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等方面,“文”的内涵是文章、文学、文化。同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亦是一篇诸子散文的典范,诸子散文——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都通过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因此要想说服君主采纳意见,则要具有雄辩的气势。

综述中可知大多数课例的教学点都指向了“言”的部分,为了翻译和理解内容而解决字词解释的问题,或者将“文”和“言”割裂开来,而忽略了在对“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文”的把握和理解。以下就本文被忽略的教学点做举例分析。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这个排比句中连续用了五个“举”,而“舜”用的却是“发”,缘于舜是君主,而另外五人则是人臣,体现了孟子儒家思想中的伦理纲常,君的地位至高无上,直接关系一国存亡,因此国君需要有忧患意识。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苦”“劳”“饿”“空乏”均采用了使动用法,使动用法能使语言简化,还能变使令式为动宾式 ,使语句读起来和谐上口,加强了论辩时气势磅礴的语势。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这是一组对偶句,同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更值得关注的是两个“后”,揭示了这些句子前后都形成了因果关系,突出忧患对于造就人才的重要意义,体现其思维的缜密。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对偶句,关注“入”和“出”,这是一组反义词,“入”本无在国内的意思,只有在与“出”并用时,“出”言外,“入”言内。而这一组反义词则代表了所有范围和任何情况,在既无内忧亦无外患的情况下,国家会灭亡,论证了“死于安乐”。

5.“人恒過”“国恒亡”。

关注其中的“人”“国”。通过这两个字,可以梳理出本文的两个层次,“人”是对于人之成才的个体层面,“国”则上升到了国之昌盛的国家层面。孟子由逆境造就人才推进忧患成就国家,逐层推论,有理有据。

二、依据学情和教学点确定教学内容

本文是一篇论述性文言文,更是体现孟子儒家思想的经典,所以文言词句、论述思路以及语言特点是本文的重点教学内容。部编版教材将本篇文章调整到了八年级,八年级的学生并未系统地学习议论文文体知识。因此,可以不将论证手法作为教学内容,而通过朗读和关键字句分析能体会文章的雄辩气势,通过文意理解梳理论证思路,通过排比对偶等手法,体会孟子的论辩艺术。

根据文言文一体四面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层如下:

第四部分 参考教例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本注释和古汉语词典,疏通文意;掌握使动用法。

2.体会本文善用排比的特点和极具雄辩气势的论述语言风格。

3.理清本文的论证思路,感受作者层层推进的论辩艺术以及所传递的忧患意识观。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文言词的使动用法。

2.通过排比句感受本文极具气势的论述语言风格。

3.把握文章的论证思路并领会孟子的论辩艺术,感受儒家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三、教学难点

1. 动词的使动用法。

2. 理清论证思路及领会论辩艺术。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解决文言问题

1.一读文章,纠正字音。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é)拂(bì)士

2.二读文章,明确节奏。

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3.依据注释,疏通文意。

行拂乱其所为——种种行为使他做事不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吐发在言语中,这之后人们才能了解他。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忧患。

(二)情境导入

1.阅读以下两段文字。

(1)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员工都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微软公司还有三个月就要倒闭!”这似乎是杞人忧天、令人费解的。

(2)在日本,无论是政治家,还是老百姓,都经常说:“日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阳光和空气”“日本人一天不拼命地干,第二天就没有饭吃”。

2.教师提问:同学们自读这两段文字,说说看,这两段文字共同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

明确:比尔·盖茨这样说是要求员工都要有忧患意识,要不断进取 。在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举国一致的“忧患意识”,正是这种意识,给日本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因此,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要居安思危。以此导入本课。

(三) 深入文本,感受孟子的论辩艺术

1.分析结构,感受层层推进的论证。

教师提问:标题中的“忧患”和“安乐”在文中有哪些具体体现?

(1)“忧患”抓住三组词语:

①畎亩、版筑、鱼盐、士、海、市——举、发

②苦、劳、饿、空、拂亂——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困、横、征于色、发于声——作、喻

论证:逆境(内外因)→生

(分析:每一组词语都是人才所经历的逆境,却凭借个人努力在逆境中奋发。)

(2)“安乐”抓住一组词语:

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亡

论证:顺境(内外因)→死

(分析:这组词都是国家没有障碍,最终走向灭亡。)

小结:这说明志士仁人能有所作为,一方面是环境对其个人意志的磨炼,另一方面则是其个人对生命苦痛的认同及对面对困难坚持不懈、自我反省的意志。而国家之所以灭亡,恰恰是因为少了阻挠和危机。

文章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从个人到国家两个层次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层层推进,思路缜密。

2.品析事例,领悟例证精当的巧妙。

教师提问:开篇的六个例子能否去掉其中一个?(边读边分析)

(1)引导学生抓住“举”“发”两个字。为什么第一个例子要用“举”而不用“发”?

明确:舜是儒家典籍中上古的贤明之君,而其余五人,主要是人臣,这里涉及儒家的礼教思想,君臣有别,体现了孟子的伦理思想,也说明了举例的全面性。因此第一个例子不能删掉。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身份。

明确:六个人物分别是农民、工人、商贩、犯人、隐居者和奴隶。六种不同的身份充分论证了无论是何种出身都能在逆境中奋起而有所作为。所以不能删掉。

小结:六个人物代表两个阶层,六种身份,论证不管是什么阶层什么身份的人都能在逆境中凭借顽强的意志获得成功。充分体现了孟子在使用例证法时的思维缜密,举例全面。

3.聚焦修辞,体会铺排的雄辩气势。

出示任务:请选择一个你认为最具有辩论气势的句子并朗读。

(分析:本文排比和对偶的句子居多,这样的句子朗朗上口,学生大多数会选择这类句子进行朗读,可以边读边引导学生感受铺排对偶的磅礴气势。)

(1)开篇六个事例(排比)——六个事例,语气一贯,节律强劲, 一气呵成,从君王到人臣,从农民到奴隶,都能在逆境中奋发,论证有力,给人无可置辩的效果。

(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排比),行拂乱其所为。——这一组句子的结构共同点都是形容词作动词加名词,明确文言文中的使动用法。而一连串句子使用同样的结构,可以增强节奏感和论辩气势,论证逆境对人的磨炼。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对偶)——主观意志的坚定。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对偶)——关注两个“后”字,延伸到两个“然后”可以揭示前后的因果关系;“出”“入”的对应使用,以及使动产生的节律感,可以营造气势,论证了造成国家灭亡的安乐局面。

五、辩论感悟

1.要求:

(1)结合本文的内容,运用层层推进、铺排对偶、举例等论辩方法,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

(2)全班分为正反双方两个辩论队,每个队选出四名主力队员。

2.辩题:正方——顺境更有助于人的成长

反方——逆境更有助于人的成长

3.总结:

(1)要说服对方信服自己的观点,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论辩技巧——层层推进的结构、排比对偶的语言、精准得当的例证。

(2)现实社会竞争的残酷性注定我们获得成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逆境和忧患不一定是坏事,无论怎样经历曲折艰险,遭受挫折失败,我们都要坚持不懈地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六、板书设计(略)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宝安中学]

猜你喜欢
忧患逆境孟子
How adversity makes you stronger逆境如何让你更强大
画里有话
哲理漫画
青春1919:心怀忧患、担当奋斗的湖南青年
完形填空Ⅳ